周家棟
摘 要:農村沼氣建設的后續管理與維護問題日漸突出,加強農村沼氣網點建設、提高鞏固使用率是確保沼氣池正常使用并充分發揮效益的重要基礎,沼氣的運行管理已步入物業化的軌道,如何提高鞏固沼氣使用率、建立健全農村沼氣服務體系,探索出一條有效的沼氣服務管理模式,已成為當前農村沼氣發展中的一項重要工作。
關鍵詞:沼氣網點;成效:現狀;存在問題
一、鄉村沼氣服務網點建設勢在必行
1.建設的必要性。農村沼氣服務體系建設滯后問題越來越突出,一些地區沼氣配件供應難、沼氣池出料難、沼氣池維修難;一些地區沼液沼渣綜合利用率低,沼氣池質量合格率低;新技術推廣利用率低;一些地區病池率高、廢池率高、農戶不滿意率高,存在的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農村沼氣事業的健康發展。
2.建設思路和原則。以方便群眾、服務體系建設與沼氣建設協調推進為建設思路,堅持“政府引導、多元發展、服務高效、建管并重”和“服務專業化、管理物業化”兼顧“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循序漸進、務求實效”的原則,建立以縣級服務中心為依托、以鄉村服務網點為基礎、以沼氣技工服務為支撐的沼氣服務體系,為沼氣用戶提供優質、規范、高效、安全的服務,鞏固農村沼氣建設成果。
3.服務網點的職責任務
(1)鄉村服務網點是為農戶提供建池施工、進出料、配件更換、日常培訓、綜合利用方面的服務。
(2)縣級服務站是對鄉村服務網點實施管理,開展技術輪訓、巡回檢查、應急處理、配件供應、大修服務、試點示范、循環利用。
4.發展的意義。使得沼氣生產工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管理經驗日趨成熟,逐步實現了沼氣建設走專業化施工、物業化管理、產業化發展的路子,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經濟、生態效益,促進了永勝縣農村沼氣事業的持續穩定健康的發展。
(1)引導農民發展以沼氣為紐帶的有機生態農業庭院經濟,服務重點放到沼氣的綜合利用上。一是沼氣發揮的經濟效益十分顯著,增加了沼氣戶的收入;二是解決了出料難的問題,提高了沼氣戶管理和使用沼氣池的積極性;三是不但提高了作物產量,同時減少了農藥和化肥的投入量,有利于提高地力,改良土壤,有效改變了作物品質,切實保障了百姓的身心健康。
(2)加速了沼氣建設管理和建后服務:在維修服務中,上門服務,就地清理沼液結殼、管道積水、灶具堵塞等問題,解決了農民生產和生活用能的后顧之憂,增強了農民建設沼氣池的信心,促進了我縣沼氣建設持續健康發展。
(3)網點除按“六個一”要求配置設備和物資外,其余資金由網點自籌,所得的施工和其他管理費按勞分配、多勞多得,建在家門口的服務網點為他們創造了一個就業環境,不用走出家門一樣可以賺到錢,不但增加了農民的收入,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而且有效解決了當地農民工“勞務輸出”的問題。
二、鄉村沼氣服務網點現狀及特征
結合永勝縣農村沼氣建設實際,按照《云南省農村沼氣鄉村服務網點管理辦法》“六個一”的要求,“服務專業化、管理物業化”的原則,采取“國家統一招標,省級集中采購”的方式,探索沼氣后續服務管理模式和機制,認真開展農村沼氣鄉村服務網點項目建設工作,在推進沼氣發展的同時,網點的生產工實行持證上崗,推行就業準入制度,全縣自2007年以來共建成鄉村沼氣服務網點56個,持有國家沼氣生產工證書125個。建設內容為根據全省出臺的中標產品篩選目錄,再經過各州市項目縣的采購意見簽訂采購合同,按相關程序進行,并給每個網點配置了進出料設備、維修設備、檢測設備、相關零配件等物資,實行市場化運作,自負盈虧的運作方式。同時將各個服務網點的服務人員全部組織進行沼氣生產工技能培訓,旨在保證沼氣的使用率和使用效果。為我縣的農村沼氣等項目建設、配件更換、沼氣池進出料安全措施、技術指導等服務,初步實現物業化。
三、存在的諸多難點及問題
1.建設資金投入不足。近年來,沼氣服務網點項目建設雖然安排了中央預算內投資資金用于農村沼氣后續服務管理建設,但沒有后續投入,省、市、縣未配套資金,資金扶持力度不夠,一些網點收入遠遠不能維持網點的正常運轉,制約了網點建設工作的開展。
2.建池戶對沼氣服務網點認識不夠,參與的積極性不高。沼氣后續服務是農村公共服務形態的創新,對農村來說是一個新生事物,農民花錢買服務的意識還比較淡薄,部分農戶對沼氣的綜合利用認識不夠,認為建沼氣只是為了解決做飯不燒菜的問題,對沼液沼渣綜合利用率低。目前農村一些青壯年外出務工較多,在家留守的多為老、弱、病等人群,對沼氣的認識比較片面,僅局限于提供生活用能,沼氣綜合利用的巨大效益沒有充分發揮。
3.沼氣商品化程度低。大多農戶愿意選擇使用起來快捷、方便的商品能源煤氣或電而停用沼氣,部分沼氣處于閑置狀態。2007年,我縣開始在沼氣池集中的鄉村建設沼氣服務網點,累計建池5.3萬口,按每個網點服務300-500戶的要求,目前我縣網點數量還遠遠不能滿足現實的要求,農村沼氣涉及千家萬戶,點多面廣,發展模式各不相同,要建立覆蓋全面、深入具體、管理規范、運轉高效的服務網點和優質、高效、安全、規范的服務機制,這些網點人員、經費、服務水平、服務能力遠遠不能滿足現實服務需要。沼氣后續服務模式市場化條件還不成熟,只能以公益性為主,市場化為輔的模式。
4.網點自身運行困難。由于國家對網點沒有后續投入,網點收入不能維持網點人員的基本生活,各網點人員都需要開展其它的工作來保證日常的正常生活,不能專門從事農村沼氣服務工作。網點運行收入微薄,無法滿足沼氣生產工的基本生活,運行存在困難,效果不甚理想。農戶家中發生故障的多為技術方面,需要更換配件和設備的情況較少,即使出現有需要更換的情況,用戶往往認為不劃算,干脆不進行更換,直接讓沼氣池閑置。因此,網點無法實現盈利,技術員的積極性遭遇打擊。
四、結語
總之,隨著我縣沼氣覆蓋率的不斷擴大,沼氣的利用率和綜合效益日益提高,鄉村沼氣服務網點的建設和發展,農村生態環境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為國家節約了能源,為農村改善了環境,為農民增加了收入,減輕了農婦的負擔,為我縣的農業環保工作和節能減排的推進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李健,李玉忠,孫曉麗.建立鄉村服務網點,促進沼氣建設穩步推進[J].吉林農業,2010(2):46-47.
[2]席江, 陳子愛,王超,等.農村沼氣村級服務網點現狀調研與問題分析[J].中國沼氣,2011, 29(4):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