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年紅
【內容摘要】微寫作可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培養寫作習慣,可以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等,是培養學生寫作素養的基本途徑和重要方式。本文基于提升學生寫作素養的視角,從三分方面簡要分析初中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微寫作指導的教學方法和策略。
【關鍵詞】微寫作 初中語文 寫作素養
微寫作是用精煉的語言描述事物和場景、表達觀點、抒發情感的寫作。微寫作是短小精悍的表達,具有短(不超過200字)、快(即時寫作)和精準(合適的體式和語言)的特點,包括應用類寫作、描寫類寫作、說明類寫作、論述類寫作、續寫類寫作、感悟類寫作和圖文轉換類寫作等七大類型。2014年始,微寫作進入中考,成為作文考試的必考題型之一。
語文學科具有“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四大核心素養,在此基礎上的語文學科寫作素養,指的是在觀察生活、豐富經歷和情感體驗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思考與感受,并能夠結合不同的目的或要求,觀點明確的陳述看法、真實健康的表達情感的書面表達素養。微寫作作為一種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思考和書寫的書面表達寫作,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培養寫作習慣,還可以培養學生對語言的生活應用能力,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等,是培養學生寫作素養和語文學科素養的基本途徑和重要方式。
一、從“熟悉”入手,逐漸擴大和延伸
豐富多彩的生活是學生寫作的源泉,是寫作之本,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和感悟生活是學生進行微寫作的必要途徑,尤其對于應用類和描寫類的微寫作更是如此。但學生的生活經驗有限,因此在培養學生微寫作能力的初期階段,可以引導學生先從熟悉的身邊人、身邊事、身邊物寫起,讓學生有話可說,有情可抒,有內容可寫,夯實基礎,然后再逐漸擴大內容范圍,向多個領域和方向延伸,形成一個有序的系列化寫作訓練。
例如對描寫類微寫作的教學,可以先從描寫校園自然景觀開始,指導學生的日常觀察和記錄,并結合寫作目標,在必要時帶領學生詳細觀察校園的某個景色或場地,現場直接講解微寫作的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的景物描寫類為寫作能力。
二、重“結合”效用,形成過渡和互促
隨文練筆是基于教材課文或精讀文本,對精彩的語段而進行的模仿寫作或創新寫作練習,屬于局部訓練。大作文寫作練習就是日常所講的寫作練習,包括文章布局、選材、立意、擬題、潤色語言和點題幾大基本要素,是對語文學科學習的綜合考察,屬于全面訓練。小標題寫作訓練一般是將一個大的主題按照謀篇布局、起承轉合的設計切分成幾個相互聯系又各自獨立成篇的部分,并給每個部分配上最恰當的小標題,屬于點的訓練。隨文練筆、大作文寫作練習和小標題寫作訓練三者都屬于“寫作訓練”的范疇,與微寫作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因此,在進行微寫作教學指導時,應重視微寫作與這三者之間的相互結合和綜合效用。如可以將微寫作作為大作文寫作練習的過渡,也可以用大作文的練習促進微寫作能力的提高。
例如,將微寫作與大作文寫作練習的謀篇布局相結合,包括“并列式”結構、“總分總”結構、“時間順序”、“空間順序”、“倒敘”、“插敘”等的寫作思路設計與行文注意事項,有相同之處,也有想通之處。在微寫作練習時,可以用大作文寫作的思路去思考和設計,進行微寫作的精煉化謀篇布局。
三、抓“技能”訓練,進行剖析和演練
微寫作雖然短小,但要求明確,結構完整,需要語言精煉,表達清晰,因此,微寫作對寫作技能的要求是相對較高的,尤其對于倡議書、邀請函、建議書、啟事、廣告詞、標語、簡短評論等應用類的微寫作更是如此。在微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靈活應用多種教學方法,運用樣例剖析講解、寫作示范和實踐演練的方式,對學生的寫作技能進行專門訓練,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謀篇布局能力、聯想和想象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指導學生寫出符合題旨要求、符合語境的好作品。
例如,對應用類微寫作的訓練,教師需要指導學生掌握每一種應用類文體的基本格式和語言特點,如“書信”包括稱呼、正文、結尾、署名和日期五個部分,“啟事”重點在于陳述事情,包括啟事的名稱、啟事內容、署名和日期,如果是尋人啟事、招聘啟事等,內容中還需要具體明確的寫出聯系人、聯系時間和聯系方式等。對于微小說的訓練,則包括文篇線索、內容層次、反轉式收尾技巧等。
綜上所述,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最熟悉的身邊生活入手開始練習,逐漸擴大和延伸,形成一個完整的微寫作練習系列,夯實寫作的基礎,學習寫作技巧和方法,也可以將微寫作與其他類型的寫作練習結合起來,相互促進,綜合發生效用,并且,要運用樣例剖析、寫作示范和實踐演練的方式進行微寫作技能的訓練,發展習作能力。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微型影評寫作、海報廣告寫作、微小說寫作、記日記、寫讀后感等方式培養學生的微寫作能力,提高學生對社會的關注度和敏銳反應;或者通過帶領學生閱讀圖書共談體會或應用微寫作成果布置班級文化環境的方式,激發學生寫作的積極性,積累寫作素材,培養寫作能力,提升學生的寫作素養。
【參考文獻】
[1] 王雪. 初中語文微寫作教學研究[D]. 山東師范大學碩士畢業論文,2015.
[2] 郭素青.“微寫作”教學實踐的探索[J]. 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3(2).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毓龍路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