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銳
摘要:創新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經濟發展的動力。大學生承載著國家的未來,大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已是當下轉型素質教育所刻不容緩的任務,面對目前高校創新教育中仍然存在著的一些諸如“重教學輕科研”、“填鴨”式的保守教學方式等等弊端,需要我們及時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改進和完善,才能使得大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培養得到充分的保障。
關鍵詞:創新思維;高校人才;素質教育
創新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經濟發展的動力。在信息時代的快節奏下,只有創新才能使國家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敗之地。人才是關鍵,創新是核心,21世紀的競爭已經不再是過去單純軍事和經濟上的競爭,已經延伸到了其他眾多諸如文化、科技等等領域。創新型人才成為新時代中十分緊缺的資源,而大學生正是創新型人才的主力軍,承載著未來國家復興和發展的重任。因此,如何更好的培養和發展大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成為一個十分有意義的課題。
一、 創新思維的概念
“創新”這個詞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常見到也提到的一個詞語,英文是invation。它最
早出現在拉丁詞根“nova”中,表示“新的”意思。而創新思維指的是相對于傳統思維,不受現有思維模式的禁錮,以一種發散型的獨特的視角來看待和解決問題,是一種富有創造力的開發大腦的思維。
二、我國高校大學生創新思維發展現狀和不足
首先,目前國內大部分高校仍然是以“重教學輕科研”的思維模式存在,沒有把對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任務放到日常的教學管理中來。普遍對于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價值認識得不夠深刻,這也就直接導致了師生對于“創新”不夠重視。本科、大專學生平時在校的科技活動極少甚至沒有,課堂上也是傳統的“填鴨”式教育,教師照本宣科講解書本知識,學生的獨立自主思考空間較少,創新思維得不到足夠的訓練。長期以往,大學生也就變得越發的模式化。
其次,大學生缺乏創新意識。當今社會大部分的大學生,想的都是如何能順利拿到畢業證,畢業后能順利找到一份工作,已經被社會所物化,自然而然也就失去了創新的欲望和動力。學生都忙著考前“死記硬背”重點和答案了,哪還有時間思考那些創新思維呢?創新還不如拿文憑和考證來得實在。大家做事之前都在考慮一個所謂的經濟效應,能夠帶來什么好處,這樣使得學生們忙于應付各類考試,也就沒有精力也沒有激情來進行所謂的創新了。
再次,教師們課堂的教學內容方式過于保守。普通高校的課堂,課堂氣氛大都不夠活躍,學生們從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早已習慣了這種被動式的灌輸式教育。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一言不發的聽,師生之間沒有一種有效積極的交流,沒有形成一種研討式、問題式、發散式的學習氛圍。久而久之,學生的想象力受到限制,知識面狹窄,導致畢業后也難以適應紛繁復雜的快節奏社會。
三、 關于大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改進措施
面對當前大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一些問題,需要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提升和改
進。
1.首先要深化教學改革,創造益于大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發展的體系和平臺。學生在校不
是只有考試只有學分,還要有學習創新思維的機會。教育部門、高校應加大推行素質教育的力度,更加深入的進行創新教育,多開展科技創新的課程和學術講座等活動,注重學生的個性潛能發展,使其成為日常教學的重要內容,從而促進大學生的全面協調成長。
2.要對課堂的理念進行更新,在第一線對學生進行創新思維的培養。課堂不應僅僅是老師灌輸知識的地方,更應該是學生們與老師交流專業和情感、健康成長的地方。老師們需要更加注重學生的情感反饋,而不能一味的“填鴨”,學生有疑問需要及時反饋給老師,有想法了就應與老師多討論和交流。這樣更有利于開發學生們的發散性和創新性思維,提高獨立思考的能力,擴寬知識面,也有助于科技創新校園文化和學術氛圍的形成。
3.建立一批高素質的有創新精神和探索意識的教學隊伍。教師是一所學校的靈魂,是大學生剛離開家開始看社會的啟蒙者,人生的導師。教師的行為舉止和思想修養最為直接地影響著學生,而教師又是大學生開展創新活動和學術科研的推動者和引路人。因此,加強高校教師隊伍的創新能力和探索意識,就從根本上使得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有了保障,從而更有利于高校成為創新思維人才輸出的根據地。
4.構建一整套完備的保障制度,來保障大學生進行科技創新活動。高校應為大學生營造一個和諧寬松的學術環境,制定一套合理的獎勵措施,鼓勵大學生來開展創新性思維科學活動。不僅要在大方向上對科學創新活動予以肯定,響應國家相關政策,制定相關規定;還要把創新培養工作落到實處,從細節入手,從小事抓起,不能光有大口號沒有實際行動。要注重培養大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創新從日常的一點一滴做起,從身邊做起。
總之,大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培養,需要我們從思想認識上、制度建設上、組織管理上、日常生活上、物質激勵上等等各個層面一點一滴抓起,一點一滴去完善,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把大學生的創新思維調動起來,才能做到有方可依、有章可循,使得創新活動健康、穩定的開展下去。
通訊作者:舒藝 畢業于河北大學 研究生學歷 研究方向邏輯與哲學
參考文獻
[1]曹一瑜, 肖嵐.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J] .湖南科技學院學報, 2008, 29(8)
[2]李忠, 陳明長.對培養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思考[J] .石家莊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