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艷
摘要:就業是民生之本,當前國有企業壓減產能和轉型升級行動不斷推進,中小微民營企業發展動力不足,社會整體對高校畢業生的宏觀需求小于畢業生供給量。在高校畢業生總量日益增加、供需結構性矛盾仍未緩解的情況下,大學生就業所面臨的形勢更加復雜嚴峻。面對新形勢、新問題,推動高校職業指導工作更好開展的對策包括:樹立與時俱進的就業理念、成立全方位的職業指導機構、搭建一體化的就業創業平臺、形成全程化教育指導模式、注重特色和優勢專業引導。
關鍵詞:高校職業指導;現狀;問題;對策
引言
隨著近年來中國的高等教育快速發展,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也逐漸地凸顯了出來,并且成了影響高等教育發展和畢業生就業的一項重要阻礙。在大學教育期間應當對學生進行全面的針對性的就業指導工作,以便于能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
一、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的不足
(一)大學生就業指導信息化渠道單一
即使新媒體技術得到了越來越迅猛的發展,但是高等院校的就業指導信息化建設渠道仍存在與時代脫節的情況,對大學生就業指導信息化建設產生較為不利的影響。網絡運營工作主要交由專業的技術人員負責,在過去信息傳播還較為落后的時期,技術人員只需要負責網站建設的完善即可,但是在當前信息傳播方式越來越豐富的背景下,傳統的工作已經難以滿足當前的工作需求,網站的設計工作、信息發布工作以及線上互動交流工作均需要高等院校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在原網站的基礎上探索新媒體應用方式也需要時間和精力,所以大學生就業指導信息化渠道單一也是制約大學生就業指導信息化的重要因素。另外,雖然一些高校的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信息化建設中應用了新媒體技術,然而,這些高校中大多以網站建設、開發為主,難以擺脫單一化的局限。隨著信息化進程的逐漸加快,因為缺乏明確的目標以及科學的規劃,導致硬件建設與軟件建設存在失衡的情況,致使成本投入比例嚴重失調,造成信息審核機制存在漏洞。
(二)指導教師專業化建設滯后
從理論上講,要有效地做好大學生就業指導,指導教師應具備多領域知識,主要涵括教育學、經濟學、社會學、管理學、心理學及人力資源管理等多學科的相關知識。但從實際來看,指導教師主要是從事學生管理工作的輔導員,沒有專職人員,而且人員配備也嚴重不足。許多高校將職業指導看成是行政管理活動,就業指導中心更多彰顯的是行政管理職能。但實際上,職業指導應該是一個系統的教育輔導活動,并非單純的行政管理;更多是指導服務,并非簡單的數據統計和信息發布。此外,許多職業指導教師和工作人員對職業指導的理論和實踐還缺乏比較客觀與系統地了解,甚至自身都沒有求職的實踐經驗,難以勝任學生職業教育工作。
二、高校就業指導工作創新
(一)搭建一體化的就業創業平臺
目前高校根據來校舉辦宣講會、招聘會的企業來判斷需求,是“守株待兔”的做法。在國際金融危機的背景下高校應進一步加強就業服務網絡建設,組建全國范圍統一的大學生就業信息網絡;并廣泛開展人才培養合作,積極探索符合大學生實際需求的社會實踐以及社會實習(見習)。依此做好錄用備案、就業登記、失業登記等信息系統建設,提高地區間高校勞動力市場一體化程度。例如非典期間,一些高校主動到“長三角經濟圈”城市“推銷”大學生,既有效解決學生“就業難”問題,同時也緩解企業“用工難”問題,高校就業率也上去了,有效緩解就業緊張局面。據不完全統計,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極低,不足3%;在大學生創業的群體中,98%的大學生在創業失敗后,不得不重新回到勞動力市場上找工作。這就要讓大學生樹立創業意識,學會尋找投資,并利用好國家的扶持政策,也需要知進退。此外,社會和高校也可以加大對大學生創業的扶持力度,成立相關的創業基金和企業贊助以及智力資助等,提高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
(二)強化就業指導內容的系統化建設
高校的就業指導本身就是系統性比較強的工作,需要學校方面給予高度的重視和認可。在進行就業指導課程的開展過程中,首先應當遵循科學性的原則,這也是教育當中的本質要求。就業指導課的內容設置、教學時間安排等都需要進行全面的統籌和思考,從而提升就業指導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在就業指導工作體系建設當中主要包含了教材建設、教師隊伍建設、教學環境建設和實踐環境建設等多個部分。在教材建設方面則需要關注到兩個不同的方面,第一是要將就業指導工作全面的貫徹到學生的大學生活當中去,從大一到大四,當中的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忽視,要根據學生的特點來進行不同的教育內容安排,保證在每一個不同的時期都有著不同的側重點。第二,在教育當中大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意識培養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因此在進行就業指導內容的強化過程中重視其階段性特點,可以嘗試將四年的本科教育在實踐中分為四個基本階段,從而將就業指導工作融入大學的全過程中當中去。
(三)加強新媒體視閾下的軟件建設
在新媒體視閾下,應當在加強硬件建設的同時,兼顧軟件建設的強化。國家政府有關部門與高等院校應當加強軟件系統的研究與開發,以滿足各方的個性化需求。首先,可以根據大學生的就業需求開發就業指導應用程序,在新媒體時代下,各類應用程序以其自身多樣的功能受到人們的歡迎和青睞,所以,可以借助開發就業指導應用程序、建立手機求職客戶端,促使大學生更加快捷、便利的就業。其次,應當制定統一的就業信息平臺接入標準,加強對就業信息的規范化管理。現階段,國內各大招聘網站、高等院校、社會用人企業在信息平臺接入標準方面存在一定差異,不利于就業信息資源的整合利用,對大學生就業工作產生不利影響。所以,應當建立統一的應用系統和信息平臺接入標準,借助統一的身份認證方式實現對就業信息的規范化管理。
結束語
在當前的社會形勢下,大學生就業局面十分的嚴峻。高校在當前一定要對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加以重視。在進行就業指導的過程中應當遵循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原則和科學性的原則,要在學生實際情況基礎上進行就業指導,從而促使學生能得到知識和能力的全面提升將。此外要對學生的就業觀念進行進一步的指導,通過正確的思想觀念引導學生就業發展,從而推動學生得到進步和提升。
參考文獻:
[1] 鄭志偉. 論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重心前移的必要性及對策[J]. 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2(2).
[2] 吳蓉蓉,王寧. 微信公眾平臺在畢業生就業促進中的價值分析[J]. 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2):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