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璐
[摘 要]教師的愛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靈也能蘇醒;教師的愛是融融春風,即使冰凍了的感情也能消融。當今教育改革的新時期,我迫切感受到要想積極適應新的教育形勢,就必須努力創新改革,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教育學生講究方法,注重策略看到一個問題,就急切地想找出一個立竿見影的辦法,結果是欲速而不達。
[關鍵詞]創新;反思;成長;自我教育;轉型
著名德國教育學家巴特爾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教師的愛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靈也能蘇醒;教師的愛是融融春風,即使冰凍了的感情也會消融。”我很喜歡這句格言。時光荏苒,我擔當班主任已經近七個年頭。回想這幾年的工作,感慨頗多,同時也更覺得這句格言有道理。雖然班主任的工作操心,辛苦,但是也正是班主任工作很好的鍛煉了我。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教育學生講究方法,注重策略,下面我就這幾點談談感受。
一、“班主任一定要做一個快樂的人。”
這是全國優秀班主任鐘竺在會上說的,我很喜歡這句話。作為班主任,我們每天的工作是繁瑣的,除了正常的教學任務外,我們還要處理學校安排的各種工作,如果再遇到班級里有打架,或者違反課堂紀律的事情,難免的會有著急上火。那么,我們班主任首先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用愛的心態去理解,去包容眼前發生的一切。倘若一個成天冷若冰霜,滿臉抱怨的教師給學生的印象一定是可畏而不可親的,學生更不敢向其敞開心扉傾吐自己的衷腸。還記得這屆學生在剛上初一的時候,那時我還對班級里的學生家庭情況不全了解。班里有個性格靦腆的女生叫候芳。有一陣子,她上課常打瞌睡,走神,別的科任老師也有向我反映。事后,我把她叫到辦公室,指著作業說,你看這是上課講過的知識點,可是你還錯。還沒等我說完,小姑娘就委屈的哭了,下意識我知道我的言語傷著孩子了,我趕緊安撫孩子。后面通過耐心細致的詢問,才知道,候芳的父母由于下地撿棉花,把她還有年幼的妹妹都留在家了了。小姑娘平日里不僅要做飯洗衣,還得照顧自己妹妹,作業難免寫得晚了,影響了第二天的學習。聽后我感到很是慚愧,在表達自己的歉意后,事后我也利用平時閑暇的功夫給孩子把落下的功課補上了,在候芳父母不在的那段日子我也經常去她家里照顧孩子的生活。后來孩子考上了本市的重點高中,每逢節日,候芳的祝福短信一定會準時到來,我知道這簡單的問候中蘊含著深深的師生情誼。因此,教師只有把愛的種子播撒在學生的心田,才能在學生的內心世界培養出愛的感情,并使之升華。
二、在失敗中反思 在反思中成長
還記得剛參加工作那時,憑著年輕人的激情和干勁,我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心想:一定要做個好老師,一定要干好工作。每天早上一定是我們班的早讀聲最先響起,我守著孩子們晨讀、干衛生;中午或者晚上還把那些聽寫不合格或不守紀律的孩子留下來,單獨輔導、教育,時常忙到很晚……我干得很辛苦,很累。不過我認為,我的付出有一定收獲。同事開玩笑說郭老師成天和打了雞血一般,我們班的確也在我的付出下取得不小進步。然而,盡管我付出了全部的努力,卻仍然得不到理想的結果,現實與理想之間的差距太大。有時是個別學生的問題讓我心煩意亂:脾氣暴躁、動不動就出手打人的;不按時交作業、無論怎樣教育引導都不見起色的;成績優異卻人緣不好的……有時是班級問題讓我垂頭喪氣:自己守在班里的時候學生似乎都循規蹈矩,一旦暫離學校外出,班里簡直就是“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自己也因為壓力太大,心情不好,時常夜里失眠。最為痛心的是學生從我的“干”中得到的是“壓力”而不是“動力”。明白了這些,我萬分汗顏。
我開始積極思考一個問題,到底該怎樣才能快樂,高效的完成班主任工作呢?我開始留意并且主動去讀一些優秀班主任的書籍,借鑒他們的方法。
三、從監督型的管理者到服務型的教育者
1.“50個學生就是50個班主任助手,50個副班主任”——著名教育家魏書生的班主任工作經驗給我啟發,在我的班上也逐漸形成了一種習慣: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時時有事干。學校要求星期一人人都得帶桌套,以前為這事我傷透腦筋,總有那么幾個孩子記不住,學校檢查時這一項總是“良”。可現在我班再也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了,因為郭婷艷同學專門負責這事,她一到星期天晚上就給幾個愛忘事的同學打電話。我也不用再擔心課間檢查衛生時我班出現桌椅排列不整齊的現象,因為高小依同學一下課就以“桌長”的身分帶著各個小組的分管組員盯著每排的桌椅,并做記錄,每周二的晨會上小結,為做得好的小組掛小旗幟。路過的老師看到課下班里學生忙碌的場景,直夸他們責任心強,我則會自豪地說:“每個學生都愿意自己干事,愿意做班級主人,我何樂而不為呢?我干嘛大包大攬呀?”
2.“一日小班主任”:每天由一名學生擔任“小班主任”,和班主任一起開展日常工作,進行角色換位體驗。通過擔任“小班主任”,孩子們各有收獲。有的孩子發出感嘆:“我當一天班主任都覺得好累呀,我們郭老師天天做班主任就更累了。”這樣的孩子收獲的是對教師的理解;有的孩子興奮地說:“我給同學提意見,他接受了,感覺好極了。”這樣的孩子收獲的是盡責后的喜悅,讓孩子懂得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不也具有重要意義嗎?
有人說:“不變的老師,流水的學生。”走過了這幾年的教學生涯,我要說:“老師也要變,老師和學生一起成長才是真正的教學相長。”讓我們用心思考,用心感悟。讓教育智慧升華,煉就一雙慧眼,發現學生“那一點點光。”總會有那一瞬間,一顆流星、一點流螢,在廣袤的夜空,都是亮麗的風景,讓我們感受到每一個鮮活生命的獨一無二和與眾不同。
參考文獻:
[1] 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
[2] 勞凱聲《教育學》.
[3] 梁博《傾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