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平
在8月中旬我有幸參加了在吉林省長春市舉辦的全國高中信息技術新課程研討會。這三天的學習生活,雖然時間短暫,但使我永久不能忘懷。三天中,我懂得了關于課改的許多知識,更重要的是,我還從中學會了如何分析問題,引深問題,把問題結合自身行動來解決,并可以從一堂又一堂的課中反思自己的不足,激勵著自己改正缺點。總之,我是受益非淺的。通過李文郁教授對五堂課的點評,使我在教學中又積累了許多經驗。通過學習并結合信息技術課的特點,我認為新課改下上好信息技術課大體要有以下三步:
一、前奏——尊重贊賞學生
"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為了實現這一理念,教師必須尊重每一位學生做人的尊嚴和價值,而且還要學會贊賞每一位學生。作為信息技術教師尤其要注意這一點,這是上好信息技術課的前提。學生初次接觸計算機,在上機操作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一會兒工具欄沒有了,一會兒輸入法打不開了,總之學生只要上機就會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耐心加以指導,往往有些教師大聲斥責學生,羞辱嘲笑學生,長次以往學生往往產生恐懼心理,厭學心理,由剛開始的爭先恐后跑向微機室,轉變成一種心理負擔而不愿上信息技術課,初始狀態的激情也被隨之消滅。所以教師上信息技術課時,一定要以平和的語氣,以朋友的身份與學生共同學習,而不是高高在上,做學生學習的指揮者、譏諷者。教師還要學會贊賞學生,贊賞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關于這樣的事例枚不勝舉,贊賞每一位學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極其微小的成績,贊賞每一位學生所付出的努力,贊賞每一位學生的興趣、愛好、專長,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自學能力。
總之尊重和贊賞學生,這是信息技術教師在新課程下必須具有的理念,在上課之前每一位教師都應當培養起這種理念,為下一步的教學打好堅實的基礎。
二、進行曲——任務驅動、先學后教
1.設置任務,明確目標
課堂教學目標應遵循實踐性原則、自主性原則、創造性原則,任務明確學而有趣。如在教WORD時教師先出示自己用WORD制作的一份黑板報,開始上課,就給學生展示本節課要用WORD完成的效果,學生看了很吃驚:"我們也能作出這樣的作品?"接著講述并演示本節課要達到的目標和任務,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2.任務驅動,達成訓練
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就是給學生布置相應難度的任務,要求學生在一定時間內完成,并組織學生之間相互交流、討論,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下是我教學中的實例:
在WINDOWS的畫圖軟件教學中,我不是向以往那樣先講解"畫圖"軟件的使用方法,再讓學生畫副美麗的圖畫,而是在介紹一下"畫圖"的界面之后,給學生布置了這樣的一個任務:
A.在WINDOWS中打開"畫圖"軟件。
B.用鼠標指向工具欄中的各個工具,了解個工具的名稱。
C.打開"菜單欄"中的"幫助",自學幾種基本圖形的畫法及填充顏色的方法。
D.用自學的畫法及填充顏色的方法畫出一副圖畫。
任務布置下去以后,同學們在生動具體的任務驅動下,積極地進行查閱、思考、探究,在探究過程中,學生之間積極開展了相互協作,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在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當中,教師應適時的引導學生查閱、學習和思考,鼓勵學生大膽嘗試、探索和實踐,及時的幫助學生解決操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3. 先學后教,逐步提高
經過一段時間的任務驅動訓練,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這種教學模式,一段時間后,教師上課不再提出教學任務,而是由學生先快速閱讀教材,理清教材脈絡,自己找出本節課任務,教師適當的加以補充,然后讓學生自己帶著找到的任務去完成學習,疑難點教師隨時加以指導,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學生的自學能力將得到極大的提高,為未來的學習,為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尾聲——反思、合作、學習
教學反思被認為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在教學中不斷進行反思,使教學成為自覺的實踐,使教學高質高效的進行,并且使教學經驗理論化。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要面對學生外,還要與周圍其他教師發生關系,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學會合作,不僅要和本學科教師加強合作,共同探討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還要和其他教師加強合作,以期達到深入了解學生的效果。學習,未來的教學,新內容層出不窮,作為信息技術教師更是這樣。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充電,不斷學習,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跟上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步伐。
總之,信息技術是一門新興學科,在新課程改革的摧動下,在廣大教師的努力下,一定會蓬勃發展,讓我們攜起手來,為信息技術的發展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