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鐵路改革發展的不斷推進,鐵路審計信息化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鐵路審計管理信息系統投入使用,有效提升了審計查證和數據分析的效率,全面提升了審計監督的效率和效能。本文就鐵路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有效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鐵路 內部審計 信息化 問題 對策
鐵路審計管理信息系統的運用,促進了信息技術與業務運用的深度融合,使信息化審計手段與日常監督檢查、重點事項的報告、過程監控等工作緊密結合。通過審計信息系統查閱資料、查找疑點,形成問題線索,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加大了對獲取業務、財務數據的綜合對比和關聯分析的力度,有利于及時發現問題,提高工作效率。但是當前鐵路信息化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不利于鐵路信息化建設的發展,因此必須要采取有效的對策進行分析處理。
一、鐵路內部審計信息化整體情況
為加強對鐵路企業的審計監督和經營行為的過程監控,提高審計效率和管理水平,實現審計工作的全面信息化管理,鐵路總公司通過調研分析,結合鐵路部門自身特點,建立了涵蓋審計工作全流程的審計管理信息系統。
鐵路審計管理信息系統將審計工作從計劃下達到問題整改的完整流程納入到計算機系統進行閉環管理,用信息化手段規范審計行為,控制審計風險,提高審計效率和管理水平,通過對審計對象財務以及主要業務數據的遠程監控、深入分析,推動了審計工作由事后監督向事中、事前監督轉變。
二、鐵路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內審人員還不適應審計信息化要求
一是思想認識還不夠。有的內審人員滿足現狀,認為現有的審計技術和手段已經能夠滿足內審工作需要,不能主動去學習和了解審計信息化,沒有真正認識到審計信息化在審計思維方式、審計作業方式和作用流程方面帶來的變革;有的內審人員由于年齡偏大,計算機知識知之甚微,更適應傳統手工審計模式,對于技術性較強的審計信息化感到陌生,從心理上不愿意接受。
二是內部審計人員數量和質量還不能滿足內部審計信息化工作的需求。由于鐵路內部審計人員大多是財務部門調入,雖然具備財會方面的專業知識,在工作中也積累了一定的審計知識和審計工作經驗,但內部審計信息化要求內審人員不但要精通財務、審計等專業知識,還要掌握一定的信息化技術和計算機審計技術,再加之鐵路內審人員數量上一直都存在著嚴重的不足,導致復合型審計人才匱乏,內審力量薄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制約了內審工作全面深入的開展。
(二)內部審計信息化增加了形成審計風險的新因素
內部審計風險貫穿內部審計工作的始終,在內審工作信息化環境下,審計方法的變革與創新,增加了形成審計風險的新因素。一是審計信息化使得其他系統的電子數據在審計信息系統內又進行了一次信息轉換,相應審計風險存在的環節增加了;二是因操作失誤、程序處理錯誤、非法入侵、網絡傳輸故障等均可能對電子數據造成破壞和泄露,也會增加審計風險。
三、鐵路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的有效對策
(一)加強內部審計隊伍建設
一是加大學習培訓力度,重視內審人員繼續教育,將信息技術專業知識培訓作為重點,使內審人員盡快適應和掌握信息化條件下的現代審計技術,全面提升內審人員的素質水平;二是注重內審人員配置,在實施審計項目前,要科學合理配置審計組成員,充分考慮內審人員的經驗程度、計算機應用能力等,盡量組成結構合理的審計組;三是加大引進人才,把既懂審計業務,又懂信息技術的復合型人才引進到內部審計隊伍中來,增強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發展的后勁,加快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的步伐。
(二)有效控制內部審計信息化風險
有效控制內部審計信息化風險是提高內部審計工作效率、保證審計工作質量的關鍵。一是審計信息系統實行授權訪問制度,系統用戶的新建和變更、使用權限必須進行審批,同時對登錄人員實行實名制管理,登錄人員須經常更換密碼,保證系統數據安全;二是審計信息系統應用和維護過程中,禁止以任何方式對數據庫內數據進行直接修改,只能運用規定的方法進行留有痕跡的修改,避免數據篡改風險;三是在進行審計項目時,內審人員應認真檢查審計系統數據,重點查看審計系統數據是否與審計時間范圍一致、是否是結賬后的數據、各會計期間數據是否連貫一致、是否真實,確保審計系統數據真實準確。
(三)加強內部審計作業標準化建設
充分利用鐵路審計管理信息系統,加強內部審計作業標準化建設,提高審計效率,優化審計工作質量。一是規范審前調查,在審計信息系統中建立審前調查模板,明確調查內容,有效評估審計風險,確定審計重點;二是規范審計實施方案,在審計信息系統中按照審計項目類別分別建立全面具體、便于操作的審計實施方案模板。在編制具體審計實施方案時,先調用該項目類別的審計實施方案模板,再根據被審計單位特點和審前調查結果調整實施方案,形成切實可行的審計實施方案,提高審計效率;三是規范審計分析模型,在審計信息系統中建立審計分析模型,對已獲取的系統相關數據進行篩選分析,標記審計疑點,查找問題線索,為現場審計提供支持和幫助,提高審計質量和效率;四是規范審計工作底稿,在審計信息系統中建立審計工作底稿模板,統一底稿格式和要素。在編制審計工作底稿時,直接調用審計工作底稿模板,做到要素填寫齊全、記錄清晰、層次分明、重點突出、結論明確,提高審計工作質量;五是通過審計信息系統,總結并積累相關經驗,形成具體的審計方案、審計方法和操作流程,以便在開展類似的審計項目中借鑒和應用,提高審計效率。
總之,鐵路內部審計信息化要實現良好的效果,就必須要積極推進審計的信息化建設,在鐵路內部審計過程中,使用科學的審計技術和方法,同時積極培養內部審計人員,使其掌握先進的知識和技術,切實發揮好內部審計工作的監督保障作用,為開創鐵路改革發展新局面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佘映華.淺談公安內部審計信息化風險的對策[J].江蘇警官學院學報,2014,01:79-82.
[2]楊興月.關于軍工科研單位內部審計信息化的思考[J].新會計,2013,10:56-57.
作者簡介:馮鵬(1981-),男,河南安陽人,本科,財務管理,中級會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