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生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不斷實施和發展的今天,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有效性的要求也越來越迫切。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直接關系到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對學生語文知識的儲備、人文素養的提高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師只有結合具體情況,合理地調整教學模式,適當地整合教學資源,才能構建出一個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
關鍵詞:初中;語文;高效
隨著現代教育教學的不斷發展,初中語文教師逐漸認識到,在當前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最大的阻礙就是課堂效率的提升。因此,廣大中學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狀況,在教學中積極進行研究實踐,為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而努力,從而全面提升中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研讀教材內容,精心設計教學
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課前的精心備課必不可少,所謂“有備而無患”,教師需要以學生的具體情況為依據,通過仔細研讀教材,輔以教學材料,形成自己的理解,以此為基礎,大膽地調整教學順序,反復地列舉課堂教學中可能出現的狀況,并準備解決方案,這樣才能在課堂教學中做到得心應手,同時讓學生擁有一次精彩高效的課堂體驗。
比如,在進行《臺階》的備課時,教師要首先通讀課文,然后借助教輔資料進行深入研究,確定教學目標:(1)理解并記憶“尷尬、煩躁、微不足道、大庭廣眾”等詞語;(2)把握父親形象的特點;(3)理解課文圍繞“臺階”組織材料,安排詳略的寫法;(4)感受父親性格中艱苦創業的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毅力,培養學生對待人生積極健康的心態。然后確認教學重點,在課堂教學中著重講解,最后使用導語設計、交流預習狀況、小組合作討論、拓展延伸、課堂總結的教學方法來進行課堂教學,充分利用好課堂的每一分鐘,讓課堂教學更加高效。
二、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
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對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作用是十分顯著的。在新課程改革已經普及的今天,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應現在教育教學的發展,教師需要不斷改進教學方式方法,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活躍的課堂氛圍,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讓學生輕松地學到知識,為課堂效率的提升奠定良好的環境基礎。
比如,在講解《智取生辰綱》一文時,教師在讓學生通讀全文后,可以選擇幾個學生來表演課文中的一些片段,畢竟文字表達只是片面的,當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將文章表達出來之后,學生才會直觀地去感受到文章中所描繪的畫面,再通過與教師和同學的相互討論,繼而充分理解文章結構和故事脈絡。在這種輕松的課堂氛圍中,學生的思維會更加活躍,對各種問題的反應速度也變得更加快速,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培養學習語文的興趣,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三、多媒體設備運用
多媒體設備是現在課堂教學的主要輔助工具之一,它可以將教師在教學中通過語言描述無法表達的內容用直觀的圖像、聲音或者視頻體現出來,學生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加快對知識的理解,再配合教師的詳細解讀,進一步加深印象,使學生在不斷的學習理解中發現語文的樂趣,從而愛上語文,提升語文學習的效率。
以《安塞腰鼓》一文為例,本文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使人讀來能感受到安塞腰鼓的那種雄渾氣勢,然而初中生由于年齡的限制和生活閱歷的欠缺,只能感受到其中喧鬧熱烈的氣氛,對安塞腰鼓所帶有的壯闊、豪放卻感受不是那么深刻,這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安塞腰鼓》的視頻片段,讓學生通過感官的刺激來體會安塞腰鼓所蘊含的力量,這樣再帶領學生朗讀課文時,學生就能感受到作者字里行間對陜北高原人們粗獷、豪邁、開放的性格特征的贊美,從而體會到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發學生對于人生的思考。
四、豐富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是鞏固課堂所學知識的一個重要手段。由于其所具有的自由性和開放性,學生在這種環境中會徹底放開心扉,思維活動也將變得活躍異常,不同于課堂教學必須學習知識的要求,學生在課外活動中的任務主要是玩,教師要做的就是讓學生在玩耍中學到知識,在快樂中獲得成長,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那么,怎樣設置課外活動可以使學生既樂在其中又學在其中呢?比如,教師可以舉辦成語接龍比賽,用課上學到的成語進行接龍的游戲,讓學生將課上所學靈活地運用在實際中,不僅獲得了快樂,更加深了對課堂內容的理解;還可以舉辦故事演講大會,讓學生通過朗讀的形式,通過對文章的理解表達出自己的感受,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也能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積極性大增;教師還可以定期組織學生進行野外郊游,讓學生在大自然中去感悟語文的魅力,通過感官的刺激去理解語文在生活中的作用,從而樹立正確的語文學習觀念,為之后的課堂教學鋪平道路。
綜上所述,要想提高初中生學習語文的效率,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地發現和改進教學模式,通過對教學中各方面的思考,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讓學生與教師一起努力,在提高課堂效率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參考文獻:
張廣君,王玉鳳,任輝.論課堂有效性[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07(2).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