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慧明
摘 要:初中數學學習在初中學習中的地位舉足輕重,而且數學知識內容繁多,需要識記和理解的知識也很多,許多學生對數學學習感到恐懼,不知道如何才能把數學學好,更別提創新能力的提高了,再加上教師的教學方式存在一定的問題,導致學生無法有效發展創新能力。新課標對初中學生的數學創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無形中也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采取有效措施全面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那教師應該如何做呢?下面的內容會做出簡要解析。
關鍵詞:初中數學;全面發展;創新能力;途徑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全面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可以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數學知識,發現數學知識的精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全面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可以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學到更多的數學知識;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全面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可以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素養。下面通過三個方面,介紹一下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全面發展學生創新能力的途徑。
一、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全面發展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
學生的創新意識是全面發展創新能力的前提,學生只有意識到創新的重要性,才能在牢固掌握數學知識的過程中進行創新,發現其他學生無法發現的知識,提高創新能力。在傳統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認為學生只要理解了數學理論知識就達到了教學目標,很少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導致學生的數學學習缺乏創造性,與新課標的要求不符。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摒棄傳統教學觀念,引導學生認識到創新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讓學生隨時都能產生與眾不同的想法,并對自己的想法進行探究,從而提高創新能力。比如,“平行線的性質”這節內容,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解一個平行線的性質“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這兩條直線平行,那么同位角相等”,講解完這一性質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探究兩直線平行還有什么性質,學生會想到直線平行的判定定理,對內錯角和同旁內角進行研究,學生研究的過程就是培養創新意識的過程,以后學生遇到數學問題也會從多方面考慮,不局限于教師所講解的知識,創新能力得到發展。
二、激發學生的創新靈感是全面發展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
學生的創新靈感是全面發展創新能力的基礎,學生只有擁有了創新的靈感,才能在教師的帶動下進行創新,可能因為教師或者其他學生的某句話就可以產生不同于他人的想法,教師要支持學生的想法,不要急于否定學生的想法。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采用一定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創新靈感,就算學生的想法存在一定的問題,教師也要給予學生一定的肯定,否則會打消學生創新的積極性,在教師的鼓舞下,學生會思考所學的數學知識,形成自己獨特的觀點,發展創新能力。比如,“作軸對稱圖形”這節內容,教師可以用語言激發學生的創新靈感:“同學們用什么方法可以作一個軸對稱圖形”“作出的軸對稱圖形有什么性質”“生活中又有哪些軸對稱圖形”,通過教師的這些語言刺激,學生再結合所學過的數學知識,就會產生新的想法,找到簡便的作圖方法,搜索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從而對軸對稱和軸對稱圖形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并深入挖掘其中的內容,形成自己的見解,創新能力得到發展。
三、提高學生的創新水平是全面發展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
學生的創新水平是全面發展創新能力的關鍵,只有提高了學生的創新水平,學生才能進行有效創新。有的學生喜歡有另類想法,但是想法不切合實際,與數學知識相脫離,這就失去了創新的意義。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不注重提高學生的創新水平,導致學生只停留在現有的水平上無法提高,很難突破數學學習的瓶頸,不能有效學習數學。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提高學生的創新水平,讓學生以一個高的水平進行創新,形成自己的思維,發展創新能力。比如,“全等三角形的判定”這節內容,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判定三角形全等的便捷方法,不必拘泥于判定定理,要具體問題具體對待,有時候全等三角形的定義也許是最簡單的方法,通過平移、翻折、旋轉使前后兩個三角形的位置改變,但形狀、大小不變,學生要把知識學活,才能有所創新,提高創新水平。
以上內容通過三個方面闡述了教師全面發展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這只是其中的幾個方面,全面發展學生創新能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提高自身創新水平,不要因為自身水平的不足影響了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不斷關注學生的創新效果,根據學生的創新效果及時調整自己的策略,爭取提高學生的整體創新水平。教師更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積累、不斷探索、不斷總結,找到更多可以全面發展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切實提高學生的創新水平,讓學生在數學方面能有所造詣。
參考文獻:
[1]趙文強.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途徑[J].理科考試研究(初中版),2015.
[2]霍珍花.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幾種途徑[J].速讀,2015.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