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寧
摘 要: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要從引導學生認識、理解、應用所學知識,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利用化學實驗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進行自學等多方面來進行。
關鍵詞:美術教學;興趣;樂園;鼓勵;欣賞
化學教學中教師應本著啟發、引導方式進行教學;學生也需要以主動、探究以及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習。只有將兩者進行有機的統一和相互的結合、滲透,才能夠達到新課標的要求。教學實踐證明: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要從引導學生認識、理解、應用所學知識,培養學生對學習化學的興趣,教會學生學習化學的方法,利用化學實驗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進行自學等多方面來進行。同時注重擴大學生的學習空間,讓學生愿學、善學;使學生由消極的聽講者變為積極的探索者、思考者,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盡可能發揮自覺能動性去發現、去創造。
一、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需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鼓勵學生自覺、主動地學習,學生的學習興趣必然能夠得到提升?;瘜W學科雖然比較抽象,但它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現實事物,進行化學情境的創設,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電解原理及其應用》這一章節,可以這樣創設問題:“同學們知道電池的發電原理嗎?電池是怎樣發明的呢?它的反應原理是什么呢?”通過對這些問題的創設,引發學生的主動性思考,然后教師再引導學生開展分組實驗,讓學生感悟到化學知識的獨特魅力,讓學生帶著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習,從而保證教學效果的質量。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也需要善于利用鼓勵性的語言,如你真聰明,你好棒,你進步很大等之類的語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主動性學習欲望的提升,教師也要鼓勵同學之間應該相互勉勵,相互進步。通過這樣的師生交流,學生之間的交流,可以大大提升班級的凝聚力,也有利于培養學生之間的團結合作精神。
二、突出學生主體地位,以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學生是整個教學活動得以順利開展的關鍵參與者,也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主體參與者.所以要想獲得一個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和實現有效教學都需要注意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進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習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對待新知識的學習,教師一般會要求學生進行相關的預習以更好地開展新課內容。其實高中學習時期正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學生不僅要對學習的內容有一個通盤的掌握,而教師更應該引導學生發現在新內容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例如,在對“金屬鈉”這個章節進行預習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發現問題的能力。教師可以在上新課之前告知學生下一節課我們將對金屬鈉進行有關的學習,希望大家在課后積極地進行預習并且在預習中注意鈉與不同物質之間發生的反應,并且對這個問題進行一些延展性的思考.希望在下節課中大家可以多多提問。學生進行預習,可能會提出的問題:①金屬鈉著火時可以用水撲滅嗎?為什么?②金屬鈉與氧氣和氯氣均會發生反應,但是這兩者分別是由什么造成的呢?這樣一種方式無疑幫助了學生更好地開展預習,而在教師的啟發下,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其自主發現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培養。
三、培養學生質疑能力
中學化學的特點是知識點較散,有些內容又很抽象,學習一段時間后有的同學就漸漸失去了對化學的興趣,所以作為化學教師,不僅要努力鉆研化學的教學方法,更要引導學生善于發現問題,不斷提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化學的激情。因此培養學生質疑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1.培養學生質疑能力是促進學生主動探究,推進課程改革的需要
新課改中學生學習方式的特征是“主動參與、樂與探究、交流與合作”,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主動參與到知識的形成過程中來,體驗科學家的發明過程,也就是給學生創造一種“在做中學、在嘗試中學、在體驗中學”等多種不同的學習方式。在學科課堂教學過程中改變學生被動的學習態度、改變學生機械的模仿習慣、幫助學生進行創造性的有意義的學習,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質疑能力,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感悟、豐富學習經驗,實現知識傳承、能力發展、情感興趣形成統一,是搞好課改的必由之路。
2.培養學生質疑能力是讓學生學會學習,促進學生發展的需要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是為學生的認知過程、為學生的發展提供各種有利條件和各種有效的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質疑能力”是幫助學生學會學習,讓學生在認知過程中大膽質疑和思考,使學生養成勤思善辯的學習習慣,充分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同時提升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和思維的深度,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葉圣陶先生說:“教是為了將來用不著教”。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對全面提高學生的學力,把握學習的規律、拓展學習視野、主動涉獵、激發學習的潛能是有促進作用和發展前景的。
四、利用化學實驗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瘜W實驗具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驗科學探究、訓練科學方法、學習化學知識、學會團結協作等豐富的教育功能,蘊含著極高的教學價值。實驗教學中應以學生為中心,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新精神。如:探究氯水性質實驗的教學,讓學生自學課本、查找資料、相互討論,然后分組進行試驗探究:第一組,在氯水中加入適量鎂條;第二組,在氯水中加入適量硝酸銀溶液;第三組,用PH試紙檢測氯水的酸堿性;第四組,在氯水中加入適量紫色石蕊試液;第五組,觀察氯水的顏色、氣味。通過五組實驗探索,學生的自學能力、創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總之,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要從引導學生認識、理解、應用所學知識,培養學生對學習化學的興趣,教會學生學習化學的方法,以學生為主體地位,培養學生質疑能力,讓學生學會學習,利用化學實驗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進行自學等多方面來進行。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才能培養出一代創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