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敏++楊雁鴻++孫嬋娟++張艷艷

摘要:目的分析蒼附益坤湯聯合針刺治療痰濕瘀滯型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癥患者的臨床效果。[KG(0.15mm]方法觀察60例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且符合痰濕瘀滯癥辨證標準,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用常規西醫療法,對照組在西醫療法基礎上并采用針刺和蒼附益坤湯聯合治療,[KG)]觀察2組患者治療后的排卵與妊娠狀況,進行療效分析。結果(1)治療組治療后排卵恢復正常23例,成功妊娠17例;對照組治療后排卵恢復正常19例,成功妊娠14例,2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2)治療組治療后子宮內膜厚度較對照組明顯改善(P<005)。(3)治療組治療后LH、T、LH/FSH較對照組明顯改善(P<005)。[JP]結論蒼附益坤湯聯合針刺治療痰濕瘀滯型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癥療效優于單純西藥治療。[KG)]
關鍵詞:蒼附益坤湯;針刺;多囊卵巢綜合征;痰濕瘀滯;不孕癥
中圖分類號:R271.1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7-2349(2017)08-0044-03
多囊卵巢綜合征(polycystic ovariansyndrome,PCOS)是一種最常見的婦科內分泌疾病之一。在臨床上以雄激素過高的臨床或生化表現、持續無排卵、卵巢多囊改變為特征[1]。雄激素水平升高,會阻礙卵泡的正常生長,造成稀發排卵或無排卵,是女性不孕因素中排卵障礙的主要原因。近年來中醫從宏觀辨證入手,采用辨證與辨病相結合的方法,根據患者體質、證候及舌脈辨證將PCOS分為脾腎陽虛型、痰濕瘀滯型、肝郁化火型、氣滯血瘀型等4型。筆者以痰濕瘀滯型不孕癥患者作為治療研究對象,應用蒼附益坤湯聯合針刺,按經后期、排卵期、經前期、經期等4期進行分期治療,取得了一定療效。現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選取本院門診2014年6月—2015年12月的60例符合研究條件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年齡25~36歲,平均年齡(302±18)歲,病程1~7 a,平均(22±09)a,采用隨機分組原則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30例。2組一般資料和基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JP]
12診斷標準
121西醫診斷標準采用歐洲人類生殖和胚胎學會(ESHRE)和美國生殖醫學會(ASRM)確定的鹿特丹多囊卵巢綜合征診斷標準[2]:①稀發排卵或無排卵;②高雄激素血癥或高雄激素的臨床表現(如多毛、痤瘡等);③超聲檢查在月經周期或黃體酮撤退后出血的3~5 d進行,顯示雙側卵巢均有≥12個且直徑2~9 mm的小卵泡,即卵巢多囊樣改變,和(或)卵巢體積增大(每側>10 mL,卵巢體積=05×長cm×寬cm×厚cm)。④上述3 條中符合任意兩項,并排除其他高雄激素病因(如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柯興氏綜合征、分泌雄激素的腫瘤等),即可診斷PCOS。不孕癥是指夫婦同居1年以上,有正常性生活且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而不能受孕。
122痰濕瘀滯癥辨證標準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制定:婚后不孕,月經后期,量少色淡,形體肥胖,胸悶口膩,帶多黏膩,苔白膩,脈弦滑。
13排除標準男方原因造成的不孕;排除其他不孕癥因素:盆腔粘連、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及免疫性不孕。
2方法
21治療方法根據西醫對PCOS的研究治療現狀,在月經的第5 d起給予口服炔雌醇環丙孕酮片(達英-35,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40114),每日1片,連服21 d為1個周期,連續3個周期預處理。
對照組患者于月經第5 d開始口服克羅米酚(氯米芬,上海衡山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1107)口服,每次50 mg,日1次,服用5天停藥,陰道彩超監測到至少有1個卵泡直徑達20 mm時,肌肉注射絨促性素(寧波人健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3021021)5000~10000U。
治療組西醫療法同對照組,并采用針刺和蒼附益坤湯的聯合治療。針刺取穴為腎俞穴、中極穴、關元穴、三陰交、脾俞穴、足三里穴等穴位。常規消毒后依據補瀉法給予針刺,有效保留20 min,10 min行針一次,每日開展1次,連續治療10次為1個療程,每個月經周期為1個療程。主方蒼附益坤湯藥物組成:蒼術15 g,香附12 g,半夏12 g,茯苓25 g,陳皮12 g,南星6 g,枳殼12 g,澤瀉10 g,女貞子15 g,旱蓮草15 g,懷牛膝15 g,川芎6 g,當歸15 g,每天1劑,由醫院煎藥室統一煎煮,每劑煎取300 mL藥液,分2次口服。共治療1~3個月經周期,期間正常性生活,并根據卵泡監測情況指導受孕,確定妊娠立即停止針灸治療,同時給予肌注黃體酮注射液20 mg每日1次,絨促素2000 U隔日1次,連續用藥至妊娠12周。
22觀察指標觀察2組患者治療后的排卵與妊娠狀況:采用陰道彩超監測優勢卵泡形成、成熟,直徑≥18 mm時排卵情況,排卵后2周檢測尿和血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為陽性,并B超檢查見胎心及原始心管搏動者為妊娠;并檢測排卵日子宮內膜厚度;檢測排卵后1周促黃體生成激素(LH)、促卵泡生成激素(FSH)水平,將臨床指標結果進行比較與分析。
23療效標準①治愈:用藥后月經恢復至正常,且成功受孕;②有效:用藥后月經恢復至正常,可正常排卵但未成功受孕;③無效:月經異常且未受孕。
24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開展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x[TX-*3/8]±s)標準差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3結果
312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322組患者的子宮內膜厚度比較見表2。
332組治療后血LH、FSH、T水平及LH/FSH比值比較見表3。
4討論
多囊卵巢綜合征是臨床常見的疾病,發病率很高。其病因至今尚未闡明,目前研究認為,其可能是由于某些遺傳基因與環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1]。近年來采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PCOS不孕癥患者取得了明顯療效,提高了妊娠率,針灸作為中醫臨床重要的干預措施,對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分泌功能具有良性調整作用,可使內分泌、性激素趨于正常,起到促排卵作用[4]。尚雯倩等[5]曾總結多囊卵巢綜合征致不孕的中醫治療提出3種方法:中醫辨證治療、中藥周期療法、針藥結合治療。
筆者根據患者臨床癥狀、體征等辨證分型,以痰濕瘀滯型不孕癥患者作為治療研究對象,以蒼附益坤湯加減,根據現代醫學對PCOS的研究治療現狀,應用中西藥聯合針刺治療PCOS,服藥期間結合中醫對月經產生機理的認識和對妊娠疾病的辯證施治原則,遵循女性月經周期存在規律性陰陽消長轉化的規律,腎中陰陽的轉化特點及氣血盈虧變化而辨證施治,結果顯示患者的排卵率、妊娠率均較西藥組明顯提高,同時患者的T、LH、LH/FSH等激素水平也顯著改善,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提示中西藥聯合針灸治療與單純西藥相比,具有遣方用藥靈活、體質辨識個體針對性強、毒副作用小及臨床效果好等優點。
綜上所述,針對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癥患者給予中醫藥聯合針灸治療,能充分體現傳統醫學的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針灸的良性調節效應和西藥的靶向性、針對性強特性,從而實現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的優勢互補,增效減毒效應,值得廣泛推廣應用。[KH*1D]
參考文獻:
[1]謝幸,茍文麗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359
[2]李美芝,李蓉多囊卵巢綜合征診斷的金標準:鹿特丹標準[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7,23(9):657-658
[3]衛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S].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357
[4]任朋娜,郭朋紅,馬文珠,等針刺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隨機對照試驗的系統綜述和Meta分析[J].針刺研究,201439(3):238-246
[5]尚雯倩,吳新華中西醫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所致不孕癥進展[J].河南中醫,2012,32(12):1723-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