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鵬
摘 要:利用信息技術實施教學,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性,從而使初中數學教學變得更精彩。此外信息技術很好地解決了數學抽象概念問題,實際上降低了學習難度,極大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本文對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中的應用展開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信息技術
數學新課標明確指出:“數學課要重視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將其作為一項輔助教學工具,徹底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使數學課堂變得豐富多彩。”
一、當前初中數學教學中對信息技術的實際利用情況
(一)輔助教師進行教學的工具
就當前初中數學教學對信息技術的實際利用情況來看,當前教師主要是將信息技術當成是輔助教師進行教學的工具。一般來說,在正式進行課堂教學之前,教師會把教學內容按照一定的模式制作成課件,這樣在上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將這些課件當成是書本進行教學。但是很明顯,這樣的運用方式其實就是把信息技術當成是書本的替代品。
(二)教師的教學課件的質量有待提升
就當前初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的課件來看,其大部分都是從網上下載下來的。因為這樣比較省事,教師不需要花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就能夠得到質量比較高的課件。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的教學任務就比較輕。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這樣的課件是沒有辦法保證教師的教學質量的。這是因為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比較復雜,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班級的學生的實際特點和實際教學內容的進度以及其他因素等綜合來制作課件。而網上下載的課件在這些方面都存在有比較大的問題。如果單純地使用網絡上面的課件進行教學的話,其無法完全和課堂教學相匹配。在這樣的情況下,數學教學的質量必然會出現比較大的問題。
(三)教師的使用頻率比較低
因為傳統教學習慣和教學模式的限制,當前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仍然比較習慣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部分教師不愿意接受新的教學方法,所以其使用的頻率相對來說比較低。一般來說都是在有公開課或者學校領導視察的時候才會使用。這樣一來信息技術就成為擺設,其引入課堂的價值也就大打折扣。在這樣的情況下,初中數學教學的質量必然會出現比較大的問題。因為教師的實際行為的影響,學生對于信息技術也會產生一定的消極的印象。在這樣的情況下,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如何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就成了一個更大的問題。
二、提升初中數學教學中信息技術的運用質量的建議
(一)以信息技術為依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傳統教學中,“軸對稱”概念是比較抽象的,教師只能通過口、黑板教學生這個概念,生硬又難理解,使一些學生早早失去了學習興趣。而信息技術不一樣,它可以把抽象概念直觀化,比如學習“軸對稱”時,教師自己制作一個小小的Flash動畫就可以完美解決。筆者在教學中,制作了一個蝴蝶舞動雙翅的Flash動畫,當學生看到這唯美畫面時都非常高興,甚至期待到底會是什么樣的問題與蝴蝶有關。這個時候就可以向學生提問:“你們在蝴蝶舞動雙翅中悟出了什么道理,是否可以從教材中找到相關的學習內容呢?”其實每一位學生都很聰明,很快就有學生大膽指出與“軸對稱”有關,蝴蝶的身體是軸,翅膀是兩個對稱的圖案。通過學習學生漸漸對軸對稱有了一定理解。為了進一步鞏固,還可以將中國古代建筑的對稱圖片展示出來,甚至現實生活中在我們的周圍,有許多對稱圖形,這些都是很好的借鑒。學生腦海中對“軸對稱”有了理解,那么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自然而然就提高了。之后還可以與學生進行交流,讓學生自己尋找對稱的事物作為課余作業。知識步步遞進,最終讓學生了解對稱點、對稱軸、對稱線等概念,并清楚相互之間的關系。
(二)利用信息技術掌握數學知識
數學知識的理論性非常強,發現和驗證數學知識規律有助于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一般來講,數學知識規律都比較抽象,如果單純靠講是很難達到理想效果的。這個時候可以利用多媒體中的幾何畫板功能,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認知能力,發現數學知識的規律性,從而提高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利用信息技術將“聽數學”轉為“做數學”
在傳統教學中,數學理論知識多是聽來的,很少有學生自己去驗證。在信息技術條件下,聽數學變成了做數學,學生自己動手做數學實驗,在實驗中觀察、分析、歸納、總結,從而建立知識體系,獲得相應的學習能力。數學教師是引導者,要積極地調動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讓他們在愉快的空間中學習,充分發揮和發散思維,從而得到全面發展。數學實驗可以通過計算機來完成,通過完成仿真模型,并根據數學理論對模型進行再造,從而享受“做數學”的樂趣,并在其過程中發現數學規律。比如“一次函數的圖像與性質”,函數的抽象性將許多學生拒之門外,這時利用信息技術教學軟件,就能將函數以圖像形式表現出來,并且學生可以手動拖動圖像,觀察數據的變化規律,從而思考變量之間的關系。教學不能單純依靠教師的講解和學生的記憶,動手是最好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動手過程中觀察、推理、驗證,從而理解數學知識規律。此外,還有幾何畫板,在學到圓、切割線、圓周角時,利用幾何畫板更直觀地展示圖形,從而讓學生得到深刻的理解。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到展示臺上自我展示,也可以讓學生結合起來互相討論,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然后再用幾何軟件去驗證,這樣就慢慢掌握了數學規律和現象了。
總之,信息技術是一個時代的音符,它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就能調動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就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理論知識并擁有實踐能力。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要多引導學生自主探索數學理論知識,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趙文超.淺談初中數學與多媒體結合[J].新課程:教師(下旬),2012(3):73-74.
[2]邵志芳.初中數學中多媒體教學創新應用淺探[J].中學生數理化:學研版,2011(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