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摘 要:為了讓孩子們學好英語,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很多老師都會絞盡腦汁,想出各種各樣的記單詞、學英語句子的小游戲以活躍課堂氣氛。只有課堂氣氛活躍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會增強,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真正打造英語高效課堂。
關鍵詞:英語教學;高效;游戲;氣氛;效益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就像擁有了一把開啟知識寶庫的鑰匙;有了興趣,就能產生無窮無盡的學習動力。相反,如果沒有興趣,學習就猶如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然而我個人認為,學習興趣和活躍的課堂氣氛之間有著必然的聯系。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老師應該努力打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氣氛。現就如何打造活躍的課堂氣氛,發表我個人的幾點看法。
一、充分有效地利用肢體語言
我們都知道,小孩子的天性就是活潑、好動。所以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準確、適當、自然協調地運用體態語,藝術地運用表情、手勢、眼神,能有效地幫助組織教學,達到增進師生感情、激活學生學習情緒、突出教學重點、提高教學效果等作用,以無聲勝有聲。
在課堂上,老師帶動學生有效地運用肢體語言,可以起到很好的活躍課堂氣氛的作用,而且小學生對肢體語言的運用會很感興趣。比如,四年級英語下冊,在教學naughty shy cool cute等單詞時,可以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根據所學單詞擺出相關的pose,這樣以來不僅可以有效的活躍課堂氣氛,而且孩子們還可以很輕松的掌握本節課所學的新單詞。
除此以外,課堂教學中,教師還可以用手勢語來表示教師所想要的學生參加活動的性質。如:在教英語句型時,指著自己帶有的教具,來教“This is a banana...”或者在教“He is not...”時就搖手,“He is tall.”就用手量高處,在教“She is two.”時,就伸出2個手指。另外,簡單的手勢還可以表示如“Come here!”,“Its OK!”等。再如在教小學生“car”時做開車的動作,教“watermelon”時做抱西瓜的動作,教“doll”時做抱著娃娃睡覺的動作……這些,都使小學生覺得特別容易理解并牢固掌握,同時增進了學習英語的興趣。不但很好的活躍了課堂氣氛,最重要的是真正的做到了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二、采用游戲教學法
愛表現是孩子的天性,運用比賽,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潛能,開發學生的思維。蘇姆林斯基說過“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動力,它可以促進兒童更好學習的愿望。”競爭為學生提供了獲得成功的機會,讓全體學生參與競賽,調動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樂學、善學,可以給課堂充滿無限的生機和活力,從而提高了英語課堂效率。項目可以有多種:朗讀比賽、字母、單詞書寫比賽、賽拼讀音標的速度和能力、講故事比賽、口語交際比賽等。
在英語教學中,最令教師頭痛的問題是:為何學生對所學知識遺忘得如此快。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有些教師還沒有改變自己滿堂灌的教學方法,以自己的認識結果取代了學生的認識過程。學生只是暫時記住教師傳授的知識,而沒有形成自己的理解,因而對所學知識記憶不牢固。心理學上認為,人在精神亢奮時,對外界的刺激體驗最強烈,對外部信息的接受也是最快的。教師在教學中采用游戲教學法,可以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玩一玩,練一練、聽一聽、看一看,從游戲中探索并學會知識,使所學知識記得更牢固,比如在教學食物名稱時,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以圖片出示唐老鴨逛街場景導入,教師問“:Who is he? What does he like?”憨態可掬的唐老鴨一下子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兩個問題既滿足了學生的表現欲望,又為新課學習埋下了伏筆。
2.繼續出示圖畫,唐老鴨來到十字街口,想要吃東西,這時看到肯德基便要走進去,教師學唐老鴨自言自語道:“Id like some hamburgers and hot dogs.”這樣引出了食物名稱hamburger hotdog等,妙趣橫生的圖片,使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學生學習情緒高漲。
三、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
教學過程既是知識傳授的過程,又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教師要熱愛學生,友善地對待學生,放下師道尊嚴的身架,融入到學生中。用愛心去呵護、啟迪每一個學生。教師親切的目光、期待的眼神可以使學生產生安全感,消除恐懼感,從而在寬松的心理環境中,縮短教師與學生的感情距離。教師熱情洋溢的微笑、友善慈祥的面容可以使學生獲得最直觀、最形象、最真切的感受。馬卡連柯認為:“凡是不善于模仿,不能運用必要的面部表情或者不能夠控制自己情緒的教師,都不會成為良好的教師。”可見非語言手段在教師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有了良好的師生關系才能構建和諧的課堂氣氛,古人云:“親其師而信其道。”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助于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因,誘發學生的認知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四、優化課堂教學活動設計
1.活動設計要與本節課的教學目的和內容緊密結合
英語課堂教學活動必須有計劃,有目的,有一定的目標。活動的設計是要求學生通過教學活動將所學的語言知識達到牢固地掌握和熟練運用的程度。因此,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要緊緊地圍繞本節課的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而進行。
2.活動要以興趣為主,貼近生活實際
學生興趣與學習效果及教學效果密切相關。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而設計的活動根本喚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達不到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目的。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應盡量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點。例如:小學英語教材三月年級Dinner time一課的教學目的是聽、說、讀cake、bread、milk、juice等單詞和聽、說Have some...,please.Thanks,I like等句子。教師在設計活動時可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和要求把教室布置成肯德基快餐店,讓學生猶如置身在肯德基快餐店里,所設計的活動都圍繞著肯德基快餐店里的顧客和服務員之間可能會發生的事情。幾乎每位學生都有去過肯德基快餐店的經歷,而且大多數的學生都喜歡吃肯德基。所以在學習新授知識時,學生會表現出很濃厚的興趣。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角,通過親身參與活動,使其口頭表達能力有較大的提高。
總之,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的不同層次,對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安排不同的練習,確定不同的教學重點,激發各個層次的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求知欲,增強所有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盡可能得到充分的發展,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真正打造英語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