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惠忠
在越來越激烈的就業競爭的當今,提高職業能力有利于更好地就業,而高職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顯得非常關鍵。高職體育教學不但是講解基礎性的體育知識和基本的體育技能,而且是提高學生職業能力的關鍵方式。鑒于此,在高職體育教學中有效地體現體育教學的作用,有助于學生就業競爭能力的增強,也有助于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和發展。為此,闡述了高職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有效策略。
高職體育教學職業能力培養在社會越來越發展的當前,大學生的就業形勢日益嚴峻,怎樣確保成功地就業,這不但是廣大學生及其家長需要面對的一個問題,而且也是大學院校需要思考的一個問題。高職學校主要是培養生產型人才,因此尤為重視培養學生的就業能力。高職體育教學是結合學生將來面對的工作和專業,為學生進行心理、身體上的必備能力的教育,這會對學生將來的就業產生深遠和積極的影響作用。
一、實施滲入式的教學模式,增強學生的職業工作體能
學生專業素質的基礎保障是身體素質,身體素質也是學生以后工作務必具備的一個先決條件。學生在畢業進行就業雙向選擇的過程中,學生選擇職業以及企業選人的關鍵標準是職業性體能素質。在高職體育教學中,教師除借助投、跳、跑等經常應用的練習方式實現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還能夠結合以后的工作要求創新體育活動過程中的身體訓練方式,結合不同專業的培養人才的目標,對專業不同的人群需要具備的職業性體能進行挖掘,對有目的性和針對性的教學知識進行組織。其中,教師能夠借助滲入式的教學方式進行,也就是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在增強學生體質、增進學生健康、提升學生運動技能的同時,結合學生以后的職業崗位特點,有規劃性和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關于以后工作的職業性體育理論以及身體素質。
高職學校的體育教學應當結合不同專業的學生,研究一系列工作要求的勞動者的身體素質,以及分析各種運動項目對學生身體素質的推動功能,設計出避免職業病以及發展職業體能的體育運動項目;針對學生專業的不同,設置異樣的教學知識,結合專業的不同講解職業健康方面的知識,且根據學生以后的實際工作要求開展實用價值的運行訓練,進而實現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像是針對機電一體化、動力、電力等專業來講,職業體能需要全身性的體力運動,能夠選用有利于學生全身綜合體力的排球、足球、籃球等教學知識,且配以訓練腰腹力量、耐力、下肢和上肢力量等內容;針對安保、警察專業的學生來講,能夠借助拳擊、摔跤、散打等訓練內容,實現學生反應能力與協調能力的提升;針對汽修專業的學生來講,能夠借助滾動輪胎、搬動重物等訓練內容,實現學生力量素質的提升;針對酒店管理、旅游、市場營銷等專業的學生來講,職業體能需要較高的耐力、腿部力量、腰部力量等,能夠借助排球、健美操、形體等訓練學生。如此一來,在訓練的過程中,不但可以調動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而且還可以有效地實現學生職業體能的發展。
二、模擬職業場景開展教學,增強學生的職業觀念和職業能力
在高職體育教學中,應當有效地發揮體育服務于學生就業以及長遠發展的作用,改變或者是重組一些體育運動項目的訓練方式,且借助關于職業體能的體育訓練,持續地提升關于以后職業的身體素質、適應惡劣環境的能力、安全觀念、實用技能等。
模擬職業場景的體育教學是對職業工作進行模擬的一種教學方式,借助模擬教學平臺有效地統一以后的職業工作和體育教學,有目的性地提高學生需要的一系列職業能力,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像是立足于有著職業特點的體育項目,仿真模擬學生以后的職業工作,從而系統性和綜合性地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例如,在警察和公安專業的學生中,組織一系列模擬實戰的活動,讓學生學會實戰當中的防御以及攻擊動作;在商務類和服務類專業的學生中,設置形體訓練,進而實現學生儀態的修正;在農礦專業的學生中,設置攀巖和爬山比賽活動;在航海類的專業中設置負重游泳、水球比賽等活動。在選用體育教學知識和組織實施教學規劃的過程中,應當兼顧學生以后的工作性質,選用跟職業相類似,以及能夠推動學生職業性身體素質的訓練項目,且充當教學的主要內容。對以后工作模擬項目進行選擇的時候,不能夠生搬硬套和牽強附會。當然,并非所有的工作都對體育運動項目進行職業化工作模擬,也并非在職業模擬教學知識中設置全部的體育運動項目。然而,在高職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堅持靈活機動的原則,結合學生的職業特點,豐富教學知識,有效地統一職業工作以及體育運動項目。除此之外,應當實施多樣性與靈活性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這是由于教學對象的不同、專業的不同,需要不同的教學方法。總之,在高職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當重視有利于學生學習健康知識和儲備體育運動素質的教學內容,從而推動學生的健康發展和成長。
三、營造社會情景,培養學生以后的職業工作需要具備的良好品質
高職體育教學好比是社會的一個縮影,在體育運動比賽當中,存在競爭、合作、失敗、成功,學生在體育運動比賽當中的角色也存在差異性,隨時隨地地會跟各種人群展開競爭和合作。當然,他們會成為競爭者、失敗者、成功者、合作者,也會成為教練員、裁判員、運動員等。并且,在體育比賽和運動過程中的角色也存在差異性,這就需要對一系列的角色進行適應,承擔異樣的任務,有效地統一社會生活和體育教學,以及銜接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情感世界,從而有助于學生靈活機動能力、協調溝通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用人企業的工作制度常常類似于體育教學常規,為此,對體育教學常規進行制定的時候,教師需要盡可能地跟用人企業的制度保持協調性。用人企業需要員工言行規范、不可以早退和遲到、統一穿戴、遵守法律和紀律等,體育教學常規能夠對用人企業的這一系列標準進行模擬,注重訓練學生的課堂規范,讓學生統一著裝、尊師紀律、不可以隨意地曠課,以及根據教學的要求形成良好的訓練習慣,且制定相應的懲罰和獎勵措施,并在最終的成績考核當中納入。如此一來,借助訓練和教學,讓學生保持良好的精神風貌和行為規范,以使學生對模擬的工作狀態進行適應,從而奠定學生以后踏入社會的基礎。在高職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當實施富有藝術性的教學模式,盡量地營造一些社會情境,從而感悟學生的內心世界。例如,學生在比賽失敗的時候,教師應當實施挫折教育以及多激勵學生;在比賽的過程中面臨困惑與怯懦的時候,教師需要給予幫助;在鍛煉的過程中身體的“極點”出現的時候,教師應當進行精神上的支持,激勵學生堅持到底和永不放棄。總之,教師應當借助異樣的社會情境,讓學生在訓練和比賽中形成良好的品質,從而增強適應社會的技能。
四、結語
總而言之,高職體育教學務必跟以后的職業工作崗位需要相符合,作為高職體育教師來講,務必根據專業的性質以及學生的學習特點,重視實用性、娛樂性、文化性,有效地統一職業能力與體育內容。只有如此,才可以讓高職畢業學生適應社會的發展要求,才可以健康地成長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愛,于永光,劉剛.情感因素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作用及實施策略[J].陰山學刊,2016,(01).
[2]解趙輝.淺談高職體育教學與職業道德的養成[J].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1).
[3]余阿榮.試析高職體育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的價值及意義[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01).
[4]劉小斌.高職體育教學評價的現狀及發展走向研究[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