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松林++陳捷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推進背景下,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這使得從農村地區發展起來的民族傳統體育受到了新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文化發展模式等方面的影響,致使民族傳統體育的傳承空間、生存環境有很大改變。此種情況下,如若不能探究切實有效的措施來解決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與現代化社會之間的矛盾,那么民族傳統體育將被這個時代所遺忘,更無傳承可言。通過分析城鎮化加速發展對發展過程中民族傳統體育的影響,進而嘗試探究可以創造良好傳承發展空間的措施,希望對于傳承和發展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有所幫助。
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城鎮化加速期傳承發展空間隨著時代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以及城鎮化進程的加速,為民族傳統體育事業的傳承與發展創造了一個新環境與新發展趨向。當然,要想使民族傳統體育在新環境、新時代中朝著新的發展方向良好邁進,我們需要正確認識城鎮化加速發展給民族傳統體育帶來的影響,在此基礎上積極且努力的創造良好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能夠傳承發展的空間。那么,如何為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創造良好的傳承發展空間呢?這正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筆者將參考相關資料就此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與探討。
一、民族傳統體育
民族傳統體育是指由各國民族獨有的民族文化所孕育出的體育文化。它所包括的體育項目有世界各國都通行的體育項目,如體操、田徑等,也有本文獨有的體育項目,如太極拳、武術、拔河、導引等。從我國民族傳統體育發展歷程來看,其也逐漸形成了一門學科,主要是進行民族傳統體育現象及規律的研究,意在解釋和解決民族傳統體育中各領域的問題及矛盾。
那么,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如何形成和發展的呢?自然是中國特有的農村環境及生產生活方式所造就的。查閱估計,不難發現我國不同農村地區具有不同的生活習俗,如南方民族喜愛拋繡球、跳竹竿;北方民族喜愛騎馬、射箭等。不同的生活習俗,練就了古代勞動人民身體素質、心胸、氣度等。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發展,農村地區的生活習俗逐漸演變成民族傳統體育。這也造就了民族傳統體育特有的傳統性和地域性特征。
二、城鎮化加速發展對發展過程中民族傳統體育的影響
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今天,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給民族傳統體育帶來一定的影響。具體表現為:
(一)城鎮化的加速發展,改變了民族傳統體育生存發展的空間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背景下,為了順應時代、順應國情,城鎮化的推進是必然情況,而隨著城鎮化的加速發展,農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文化發展模式等方面將有很大的改變,給人帶來自由、活力、創新、積極的生活狀態,同時也給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挑戰。也就是在城鎮化進程加快發展的過程中,原生態的民族傳統體育,將難以保持原汁原味的狀態,而是受到新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響,使其生存、發展及傳承的空間有所改變。
(二)城鎮化的加速發展,為民族傳統體育的傳承發展創造了新平臺
當然,城鎮化加速發展給民族傳統體育帶來新挑戰的同時,也為民族傳統體育的傳承發展創造了新平臺。因為在新時代、新環境、新思想的影響下,廣大人民群眾更加青睞于新興體育方式,在積極參與體育項目運動的過程中也必然形成新的體育文化,將其融入到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之中,必然會剔除落后的民族傳統文化,使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更加凝練、更加與時俱進,使之上升到新的平臺上,為良好的傳承和發展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奠定基礎。
(三)城鎮化的加速發展,改變了民族傳統體育生存發展的環境
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植根于中華民族傳統優秀文化基礎之上,它既是世界體育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中國傳統體育文化的結晶。城鎮化加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農村環境,而置于農村環境之中的民族傳統體育必然要適應新的環境,也就是在現代化農業發展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進程中,民族傳統體育的結構及發展機制也要適當的予以改變,如此保證民族傳統體育不被這個時代所遺忘,繼續傳承下去。
二、在城鎮化加速期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發展措施
基于以上內容的分析,確定城鎮化的加速發展給民族傳統體育帶來的影響是較大的。此種情況下,如何良好的傳承發展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一個值得好好商榷的問題。筆者查閱了相關資料,提出以下建議,希望能夠有所作用。
(一)運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方式加以傳承、保護
為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創造良好的傳承發展空間,就需要確定適合的、有效的方式最為傳承和保護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介質。而符合這一要求的方式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方式,將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使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得到國民的重視,同時也可以保證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不受城鎮化加速發展的影響。而從非物質文化遺產要求來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民族智慧的結晶,其中蘊含著豐富多彩的文化理念與內容,是民族發展過程中的優秀文化遺產,將其設置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無可厚非。
(二)文化產業品牌的方式加以傳承、保護
除了可以采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方式對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加以保護、傳承之外,還可以借助文化產業品牌的力量。因為為了將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作為文化產業品牌,那么相關負責人將詳細了解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現狀、傳承狀況,進而利用的本地特殊的人文環境、經濟環境對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加以補充、包裝,使之作為文化產業品牌,進而輔助相關文化產品的推廣與銷售。這雖然賦予了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一定的商業價值,但也無疑是良好傳承、保護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最有有效的手段之一。
(三)運用博物館的靜態與動態形式加以傳承和保護
的確,在今時今日我們還有可取的手段來傳承和保護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那就是博物館的靜態與動態形式。也就是在城鎮化進程不斷推進的過程中,應當到蘊含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地區去了解當地經濟情況、體育事業發展情況,在基礎上開展豐富多彩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交流活動,將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盡可能完整的記錄下來。其次是積極收集與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相關的文物,之后將其運送到指定的博物館之中,展出文物并文字說明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以此來良好的傳承民族體育文化。
三、結束語
基于本文的分析,確定有農村地區生活習俗所造就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正在遭受這城鎮化加速發展的沖擊,致使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空間及環境發生了改變。此種情況下,應當通過運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方式、文化產業品牌的方式、運用博物館的靜態與動態形式等手段加以傳承和保護,如此才能為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創造良好的傳承發展空間,使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得以傳承、弘揚、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冰洋.城鎮化加速期民族傳統體育傳承發展的探索[J].當代體育科技,2012,(32):74+76.
[2]汪全先,萬義,宋彩珍.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當代困境與消解[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5,(07):51-57.
[3]郭艷華.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勢能形成策略探析[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16,(03):63-65.
[4]劉付新.論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機制[J].當代體育科技,2014,(22):130-131.
[5]彭進.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崇拜傳承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6,(04):48-51.
本文是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城鎮化進程中湖南省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發展研究(14YBA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