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德廣
(邵陽學院,湖南 邵陽 422000)
“互聯網+”在“電工學理論”教學中的應用
吳德廣
(邵陽學院,湖南 邵陽 422000)
隨著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互聯網+”的思維滲透到各個行業。針對電工學在教學和時下興起的微課存在的一些問題,文章提出了一種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具體實施流程包括視頻制作、自主學習、練習討論和總結反饋。實踐表明,以上4個步驟可以有效解決電工學教學中遇到的問題。
互聯網+;電工學;微課;翻轉課堂
從2010年11月佛山市教育局啟動了我國首屆中小學微課比賽[1],引起教育界的高度關注后,微課也被推廣到高等教育領域,如清華大學的“學堂在線”、上海交大的“好大學在線”和內地臺灣合力打造的ewant等,加上一些網上在線平臺,已經逐步形成了微課網絡,覆蓋了基礎教育、高等教育和社會大眾,吸引了諸多關注。另外,起源于美國的“翻轉課堂”[2]是化學教師喬納森·伯爾曼和亞倫·薩姆斯通過錄制PowerPoint演示文稿,并將視頻上傳到網絡,借此幫助不能按時上課的學生而發展起來的。到2011年,可汗學院發起人薩爾曼可汗提出“用視頻重塑教育”的演講。這種新模式教育引起國內的教育研究者高度關注,受此啟發形成了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要求學生將書本講解的內容在家以看視頻的方式完成,課堂上只需完成練習以及師生互動交流。這種教學顛覆了以往的教學方式,形成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3],這就是當下的翻轉課堂。
1.1 電工學課程的教學現狀
1.1.1 課程的內容多、難度大、學時少、學生興趣不高
電工學分為上下冊,是理工類非電類專業的一門基礎課程,在培養體系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該課程內容多,包括以下幾個知識塊:電路分析、電磁學、電機控制、安全用電、電工測量、模擬電子技術、電力電子技術和數字電子技術,雖然有些高校對個別內容有刪減,但教學內容還是偏多;并且各個內容模塊又相對獨立,對數學和物理學的掌握要求比較高,由此使得學生感到學習難度大;而這么多內容基本都是擠在一兩個學期,課時非常少;這樣一來使得學生的學習壓力大,學習的興趣不高,通常不及格人數較多。
1.1.2 教學的觀念守舊,方式單一,缺少提高學生興趣的教學方法
由于電工學上下冊屬于基礎課程,因此教學方式比較傳統,還是采用填鴨式教學,不能過多考慮學生之間的差異,缺乏對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鍛煉,更談不上創新;教學方式單一,依舊是介紹概念、例題講解、課后作業、疑難講解,缺少新的教學工具和方法,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教學質量不理想[4]。
1.1.3 學生多,教師少的情況
自大學生擴招以后,意味著大學教育的由精英化到大眾化的轉變,由此生源不斷的增加,導致班級的學生人數步步增加,從最開始的十幾人到現在的五六十人,在時下就業壓力比較大的情況下,工科又是學生和家長的首選,有的班級甚至到100人左右。由于社會和經濟的原因,學生人數的增加和高校的發展沒有同步,相應的教師配比和教學設施得不到同步的發展,勢必也會影響到教學質量。
1.2 微課教學存在的問題
(1)內容過于碎片化,不系統[5]。微課的精髓在于“微”,但每門課程又是一個整體系統,以現在學生的學習習慣,很少有學生會將學完的微課進行歸納總結。
(2)時空分離誘惑多,不適合長期教學。微課的學習是課下自行完成,學習自由靈活,這也就導致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電子產品的其他應用誘惑,從而放棄學習。如果要長時間學習,很少有學生會堅持到最后。
(3)微課的知識點淺顯,缺乏學生深度思考的鍛煉。由于微課是一個一個的小知識點,并且要求制作內容盡可能淺顯易懂,這會導致學生無法獨立進行深度思考,使學生失去鍛煉的機會。
(4)微課缺乏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和思維的碰撞[6]。課堂當中最重要的是師生之間的交流和相互促進,而微課使得老師對著機器講,學生對著機器學,課堂中最精彩的部分情感交流得不到體現,使得課堂變得乏味。
基于以上的問題,本文提出通過制作微課,以翻轉課堂的形式來解決電工學課程所面臨的問題。根據翻轉課堂的特征原則以及實際案例[7-8],可形成翻轉課堂的4個步驟,能很好地解決問題,具體步驟如圖2所示。

圖2 翻轉課堂的4個步驟
(1)微課視頻制作。微課視頻的制作是關鍵。首先收集資料設計課件,需在教學大綱的要求下,細分知識點,設計每個知識點淺顯易懂,時間不能超過15分鐘,最好能有具體學科的應用或者形象的例子,對學生有吸引力,使其印象深刻,并且每個知識點相應的留下部分作業和思考;其次是視頻的錄制,網上的錄屏軟件很多,每個學校應該也有相應的錄視頻的教室,條件好的有專門的工作室,錄制視頻時應注意畫面和音色的質感;最后將制作好的微課投放到公共教學平臺,以供學生學習觀看。
(2)學生自主學習。在課堂上課之前,學生應提前完成課堂內容的學習,這個過程是自主學習,只要有網絡和電子產品就能隨時隨地學習。為了監督學生,網站可以多設一個功能,用來統計班級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情況,比如有哪些學生沒來學習,有哪些學生沒有完整地學習。
(3)課堂練習討論。課堂練習討論對教師的要求比較高,任課教師要對課程內容和學生情況要有較好的把握,比如知識點在課程中的重要程度以及和其他知識點的聯系,學生的難點疑點會在哪里出現,如何通過練習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點,并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課之前可以先對學生學習的情況摸底,接著針對摸底情況進行答疑講解,然后通過分發典型例題給學生練習,最后分組討論知識點和解題方法,并與學生交流他們的一些想法。
(4)教學總結反饋。根據課堂的學習、作業和互動過程,教師對教學進行總結,然后反饋到前面3個步驟當中去,使整個教學模式更完善。最終以最好的教學方法呈現在視頻中,用最典型的例子給學生理解知識點,以最好的方法來引導學生探討問題,以更好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這種教學模式很好地利用了微課和傳統教學的優點,使得教學模式變得更多樣化,學生變得更自主,提高了教師教學的效率;增加了課堂的互動討論環節,也有了更多的時間來幫助學生解決難點疑點,使師生之間交流和思維碰撞的機會更多;有效解決了電工學課程內容多課時少和學生多教師少的矛盾。
綜上所述,文章在分析電工學教學和當下流行的微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利用“互聯網+”的思維,提出了一種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從而提高了教學質量,使電工學的課堂展現出了一種新氣象和新面貌。
[1]楊滿福,桑新民.對MOOCs浪潮中微課的深度思考——基于首屆高校微課大賽的分析[J].教育發展研究,2013(23):1-5.
[2]盧海燕.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分析[J].外語電化教學,2014(7):33-36.
[3]RANDALL S, DAVIES, DOUGLAS L, et al. Flipping the classroom and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ntegration in a college-level information systems spreadsheet course[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13(4):563-580.
[4]侯艷斐.“電工學”教學過程改革的探索[J].無線互聯科技,2016(14):98-99.
[5]宋其江,吳鵬,尹力. 電工學基于“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研究與探索[J]. 高教論壇,2016(3):48-50.
[6]茉莉.慕課、微課、翻轉課堂的優缺點—學習筆記(一)[EB/OL].(2014-10-06)[2017-07-11].http:blog.sina.com.cn/s/ blog_4b584c950102v22e.html.
[7]李海龍,鄧敏杰,梁存良.基于任務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與應用[J].現代教育技術,2013(9):46-51.
[8]劉銳,王海燕.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和實踐[J].現代教育技術,2014(5):26-32.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 in “Electrotechnology Theory” teaching
Wu Deguang
(Shaoyang University, Shaoyang 422000, China)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Internet +”thinking has been in fi ltrated into various industries. Aiming at some problems of“Electrotechnology Theory”teaching in micro course nowadays on the rise, a new teaching model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speci fi c implementation processes include video production, autonomous learning, exercise, discussion and summary feedback.Practice has shown that above 4 steps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teaching of“Electrotechnics Theory”teaching.
Internet +; Electrotechnology Theory; micro course; fl ipped classroom
吳德廣(1987— ),男,貴州從江,碩士,助教;研究方向:新能源系統的建模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