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少云
[摘要] 目的 探討心理疏導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的影響情況。 方法 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神經外科收治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66例臨床資料,依據是否實施心理疏導進行分組,心理疏導組36例和常規護理組30例。觀察兩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焦慮評分、抑郁評分、社會支持評分、神經功能評分情況。 結果 兩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護理前神經功能評分、社會支持評分、焦慮評分、抑郁評分均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常規護理組和心理疏導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神經功能評分、焦慮評分、抑郁評分低于護理前,社會支持評分高于護理前,心理疏導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神經功能評分、焦慮評分、抑郁評分低于常規護理組,社會支持評分高于常規護理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心理疏導在重型顱腦損傷患者中應用,可以恢復神經功能,改善焦慮、抑郁情緒,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心理疏導;重型顱腦損傷;焦慮;抑郁;影響
[中圖分類號] R473.7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7)15-9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guidance 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66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who were admitted to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6 were analyz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psychological guidance group with 36 cases and the routine nursing group with 30 cases according to implementation of psychological guidance. Anxiety score, depression score, social support score and neurological function score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in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Neurological function score, social support score, anxiety score and depression score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in two groups all had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 Neurological function score, anxiety score and depression score after nursing of patients in the routine nursing group and the psychological guidance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nursing while social support score was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nursing. Neurological function score, anxiety score and depression score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in the psychological guidance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routine group while social support scor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outine group,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psychological guidance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can recover neurological function and improv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guidance;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Anxiety; Depression; Influence
重型顱腦損傷屬于神經外科常見疾病,其發生后的發病機制比較復雜,病情容易反復發作,遷延不愈,尤其是可能對神經功能造成不可逆性的損傷[1-2]。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在心理上形成焦慮、抑郁情緒,影響患者恢復效果。本研究對我院神經外科收治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66例臨床資料進行匯總分析,現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神經外科收治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66例臨床資料進行匯總分析,重型顱腦損傷患者66例,依據是否實施心理疏導進行分組,心理疏導組36例,其中男18例,女18例,年齡22~74歲,平均(46.8±13.5)歲,重型顱腦損傷原因:高空墜落傷17例,車禍事故傷14例,重物打擊傷5例。單側瞳孔散大28例,雙側瞳孔散大5例,無瞳孔散大3例。GCS評分:(4.7±1.8)分。GCS評分:(4.8±1.9)分。中線移位(10.7±3.4)mm,血腫量為(50.7±12.7)mL。常規護理組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齡23~76歲,平均年齡(46.5±12.9)歲,重型顱腦損傷原因:高空墜落傷12例,車禍事故傷14例,重物打擊傷4例。單側瞳孔散大21例,雙側瞳孔散大7例,無瞳孔散大2例。GCS評分:(4.8±1.9)分。中線移位(10.5±3.5)mm,血腫量為(50.3±12.3)mL。兩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性別構成比例、年齡分布、受傷原因比例等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
1.2 方法
常規護理組采用常規護理措施在重型顱腦損傷患者中應用。
心理疏導組護理人員根據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自身心理特點給予相應的心理疏導,考慮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文化背景、心理素質等多方面因素,加強護患之間的有效溝通和交流,給予有效的心理疏導,誘發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盡可能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如聽自己喜歡的歌曲、玩棋牌游戲等,如果有需要可以向患者講解重型顱腦損傷治療成功的病例,促使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重新樹立起對于生活的自信心[2-3]。同時加強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家屬和護理人員的溝通,為患者提供最大程度的心理支持和社會支持,進而幫助患者放下心理負擔,從而以積極向上的心態接受臨床治療[4-5]。
1.3 觀察指標
1.3.1 觀察兩組神經外科收治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神經功能評分情況 主要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意識水平、凝視特點、視野變化、面癱發生情況、上肢運動狀態、下肢運動狀態、共濟失調情況、感覺特點、語言功能、構音障礙發生情況、忽視癥情況、遠端運動功能障礙情況進行評價,每項評分范圍為0~2分,總分0~42分,評價分數越低,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神經功能越好,分數越高,提示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神經功能越差[6-7]。
1.3.2 觀察兩組神經外科收治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社會支持評分情況 采用領悟社會支持量表(PSSS):量表包括12個項目,每一個句子后面各有7個答案,統計各項計分,選1計1分,選7計7分,得分<32分,提示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社會支持系統存在嚴重的問題,得分<50分, 提示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社會支持存在一定問題,但不是很嚴重[8-9]。
1.3.3 觀察兩組神經外科收治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護理前后焦慮評分、抑郁評分情況 焦慮評分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共計20個項目,通過相加合計,得到粗分,粗分×1.25,得到標準分,50分為焦慮臨界值,高于50分表示焦慮,分數越高焦慮程度越高[10-11]。抑郁評分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進行評價,共計20個項目,通過相加合計獲得粗分,粗分×1.25,獲得標準分,53分為臨界值,高于50分表示抑郁,分數越高抑郁程度越高[12-13]。
1.4 統計學分析
將重型顱腦損傷數據資料輸入SPSS19.0 軟件包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通過χ2檢驗,計量資料通過()的形式表示,通過t檢驗分析,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神經功能評分和社會支持評分情況比較
兩組神經外科收治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神經功能評分和社會支持評分情況(表1)兩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護理前神經功能評分和社會支持評分均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常規護理組和心理疏導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神經功能評分低于護理前,社會支持評分高于護理前,心理疏導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神經功能評分低于常規護理組,社會支持評分高于常規護理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和生活質量評分情況比較
兩組神經外科收治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護理前后焦慮評分、抑郁評分情況(表2)兩組神經外科收治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護理前焦慮評分、抑郁評分均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常規護理組和心理疏導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焦慮評分、抑郁評分均低于護理前,心理疏導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均低于常規護理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顱腦損傷患者存在創傷性心理障礙,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焦慮、煩躁的心理情緒,心理負擔太大,無法以平靜的態度面對疾病,容易失去治療的自信心,不能積極配合治療[14]。本研究通過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神經外科收治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66例臨床資料,依據是否實施心理疏導進行分組,心理疏導組36例和常規護理組30例。重型顱腦損傷發生之后,首先實施常規護理措施,患者可能有肢體障礙或者語言障礙,可能出現思維遲緩、少言寡語、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心理情緒狀態。觀察兩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焦慮評分、抑郁評分、社會支持評分、神經功能評分情況。結果表明,兩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護理前神經功能評分、社會支持評分、焦慮評分、抑郁評分均無明顯差異,提示兩組患者治療后評分具有可比性,護理后常規護理組和心理疏導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神經功能評分、焦慮評分、抑郁評分低于護理前,社會支持評分高于護理前,心理疏導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神經功能評分、焦慮評分、抑郁評分低于常規護理組,社會支持評分高于常規護理組,提示心理疏導對于提高臨床療效,改善抑郁、焦慮癥狀具有較好的改善作用。
綜上所述,心理疏導在重型顱腦損傷患者中應用,可以恢復神經功能,改善焦慮、抑郁情緒,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蔣華,周珠,肖捷.患者轉運的護理安全探討[J].基層醫學論壇,2014,18(3):110-113.
[2] 王麗芳,應莉敏.危重患者轉運執行單的設計與應用[J].醫院管理論壇,2014,56(2):223-225.
[3] 楊銀玉,孫莉,程慧玲,等.重癥患者轉運前核查程序的設計及應用研究[J].東南國防醫藥,2013,49(6):190-193.
[4] 劉瑞華.重癥監護病房顱腦損傷建立人工氣道病人院內轉運的護理[J].全科護理,2013,11(6):1510-1511.
[5] 武元麗,李俊325例重度顱腦損傷病人院內轉運的護理[J].全科護理,2014,123(7):652-653.
[6] 甘晚芳.饋控制在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院內轉運風險管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36):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