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榕煒
【摘 要】新媒體的出現和發展給高校黨建工作帶來了工作創新的機遇和新的挑戰。一方面,在新媒體大環境中,日趨網絡數字化給高校基層黨建工作帶來新的機遇;另一方面,應用新媒體技術對傳統高校基層黨建工作造成了巨大的沖擊,導致存在一定滯后性。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安全學院利用學科優勢探索利用易班平臺建立“黨員之家”黨建網絡教育平臺,創建黨建工作品牌,主動占領網絡意識形態“新”領地,對高校黨建工作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關鍵詞】新媒體;易班;黨建;品牌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發展,人們的學習、生活和思維方式被新媒體日益影響和改變,新媒體成為人們尤其是高校群體了解外部世界的主要信息渠道,這給高校黨建工作也帶來了工作創新的機遇和挑戰。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提“互聯網+”行動計劃,意味著中國進入萬物互聯的大數據時代。高校應當順應新常態,創新黨建工作路徑,開辟新的工作陣地,努力探索創建大數據時代高校黨建的工作品牌。
1 新媒體環境下當前我國高校基層黨建工作現狀
新時期黨建工作的重要領域和難點領域在高校。新媒體環境下基層黨建工作存在以下現象:第一,新媒體技術在傳播效果和傳播范圍上的優勢給黨建工作帶來新的機遇,為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過程育人的實現提供了可能,為高校黨建工作者占領思想陣線提供了幫助。第二,新媒體背景下,網絡數字化日趨成為高校基層黨建工作的未來發展方向,但新媒體技術在黨建應用重視程度不足、效果相對較差,存在一定滯后性,黨建工作效果的發揮受到影響。第三,新媒體環境中,海量繁雜的信息給高校基層黨建工作帶去一定便利的同時,也對高校黨建工作對象造成巨大的思想沖擊,某種程度上容易造成信息泛濫和思想困擾,不利于高校意識形態教育工作的開展。
2 新媒體在高校基層黨建工作中的應用分析
2.1 新媒體技術為高校基層黨建效果的提升奠定堅實基礎
高校基層黨建工作取得良好的成效,從而促使基層黨組織內部煥發出一定的生機和活力得益于黨內黨員之間、各級黨員干部之間在黨內各項事務開展過程中的有效溝通和交流。在大數據背景下,新媒體技術作為當前相對快捷的信息傳播方式,可以在高校基層黨員的溝通和交流中發揮自身技術優勢,協調基層黨組織與黨員、黨員和黨員之間的關系,從而產生相應積極影響,為基層黨建效果的提升奠定堅實基礎。
2.2 新媒體技術為高校基層黨建工作的優化提供良好支撐
新媒體背景下,高校基層黨建工作可充分利用新媒體這一快捷而普及的社交工具,打破空間、時間上的局限性,調動廣大受眾群體的主體性和積極性。因此,在此技術背景下,高校基層黨建工作可以探索和搭建具有時代氣息和吸引力的新媒介平臺,引導校園輿論,進而吸引基層黨員群眾積極參與到黨建工作中,為高校黨建工作獻策獻計,為高校基層黨建工作的優化開展提供良好的技術支撐。
2.3 新媒體技術為高校基層黨建教育效果的凸顯提供保障
在網絡大數據時代,新媒體技術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高校教育理念和基本教育內容進行了適當的革新,形成了一種全新的、科學的教育模式,已經成為高校教育領域應用最為廣泛的教育手段。在高校黨建基層工作中,充分應用新媒體技術可以有效解決黨組織建設過程中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之間的矛盾,不斷促進傳統的黨建工作方式的革新,引導基層黨員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為高校基層黨建工作水平的提升提供堅實保障。
3 易班輕應用“黨員之家”平臺建設實例分析
易班作為新形勢下引領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陣地,為高校基層黨建工作的創新提供難得的機遇。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安全學院結合黨建工作實際,以打造學院黨建品牌為目標,充分利用易班個性化、移動化、互動性、主動性等新媒體特征,于2015年12月在易班平臺上打造創建集黨員教育、管理和服務于一體的網絡黨建平臺——“黨員之家”輕應用,截止2017年5月,發布黨建相關信息近300條,并在學院教師和學生中進行推廣,不斷豐富和完善輕應用平臺內容和功能設計,學院黨建工作吸引力不斷增強。
3.1 團隊建設
平臺運營的核心是擁有一支能力強、懂技術、會應用的管理團隊。在學院二級易班工作站團隊基礎上,學院黨委組建了一支由易班指導教師、學院黨務秘書、黨務助理、技術人員組成的管理團隊,全面負責“黨員之家”平臺版面設計、宣傳推廣、日常內容編輯和推送、信息意見反饋等工作,不定期進行業務培訓學習,不斷提高團隊整體競爭力。
3.2 模塊設置
計算機與信息安全學院“黨員之家”本著全心全意為全院黨員和師生服務為宗旨,開發創建了“易訊息”“易課堂”“易風采”“易生活”四大模塊。
3.2.1 “易訊息”
“易訊息”定期推送內容為學院黨建快訊,包括學院黨委和各黨支部的黨建新聞、公告、主題教育活動、線上線下結合的黨建活動內容,實現傳統黨建與網絡黨建教育的有效融合,讓學院師生黨員實時充分了解學院黨建工作,增強對時事政治的關注,不斷增強黨員的責任意識,達到對黨員在黨史與時政教育、黨建管理與思想引領等工作中的預期效果。
3.2.2 “易課堂”
“易課堂”主要推送最新、最具有時效性的黨建相關政策文件、學習資料、工作動態等內容,同時將入黨程序和條件等常見黨建問題規范化成文上傳到應用中,組織黨員利用網絡資源學習黨建理論知識和參加黨組織活動。模塊內容簡明、清晰,讓黨員、預備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和廣大同學通過易班平臺隨時隨地隨需下載查看入黨知識,增強積極性。
3.2.3 “易風采”
“易風采”主要用于展示學院各黨支部介紹、學院優秀黨員風采以及黨史上具有深刻教育意義的紅色故事、紅色人物的事跡等。黨支部風采展示除了讓更多入黨積極分子和師生了解支部信息,也能充分支部成員主觀能動性,提升支部建設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優秀黨員風采展示能充分發揮學院黨員先鋒模范和榜樣作用,促使普通黨員和同學向榜樣學習,為學院各項工作開展提供堅實保障。
3.2.4 “易生活”
“易生活”設置互動版塊,由學院黨委確定黨員活動主題,充分依托“黨員之家”開展線上線下黨員活動,為基層黨員提供有效的互動方式,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們可以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在線上平臺開展交流發言、咨詢、反映對開展黨建活動的思考、黨組織存在的相關問題,形成一對多、多對多的黨員組織生活新形式。“三會一課”是我黨的優良傳統,“易生活”的設置這是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對傳統的“三會一課”制度和黨建教育形式的補充和創新,是對組織生活的內涵豐富。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高校黨建工作者只有充分意識到網絡意識形態陣地的重要性,創新建立“黨建網絡教育平臺”,主動占領網絡意識形態“新”領地,建立黨建工作品牌,充分調動基層黨員對于黨建工作的參與度、關注度,才能達到潤物無聲的自我教育效果,高校黨的建設才能永葆生機和活力。
【參考文獻】
[1]王益澄,朱建良.高校基層黨建管理信息化的實踐應用體系研究[J].寧波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9(5).
[2]梁禮明,劉現鵬,翁發祿,等.新媒體視域下高校基層黨建工作路徑創新探索[J].江西理工大學學報,2014(2).
[責任編輯:田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