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立國 王海萍
【摘 要】隨著我國農村環保事業的蓬勃發展和國家生態文明建設不斷深化,社會急需大量具有工程應用能力,能很快擔當起農村環境污染整治重任的應用型專業人才。開展高職院校“農村環境保護”課程配套教材《農村環境保護》的建設,對全面提高學生的工程和創新能力,使學生在畢業就業和今后的專業工作中擁有足夠的競爭力和發展后勁有這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農村環境保護;教材;高職院校
一、研究現狀分析
近年來,我國的農村環境狀況不容樂觀,農村工業化、城鎮化和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造成農村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村環境保護工作,將實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作為推進城鄉環境保護一體化、改善農村環境質量、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舉措。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強調,“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戰決勝時期。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以改善農村環境質量為根本目標,著力解決損害人民群眾的突出環境問題,提高農村環境監管能力,推進農村經濟社會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1]。2016年在實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方面,按照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工作部署,中央財政安排農村環保資金,重點支持南水北調沿線省份在工程沿線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保障調水安全,并支持《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中確定的13萬個建制村完成整治任務,實現全覆蓋。同時,會同住建部、環保部系統梳理當前支持城鄉垃圾治理的政策措施,提出了進一步加大農村環保“以獎促治”力度、支持國家環境質量監測網絡建設向鄉村延伸等建議[2]。
我國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安全飲水改造工程等農村環保事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蓬勃發展并已成為一個巨大的新興產業,同時也推動了相關環境科學及技術的快速進步,社會急需大量具有工程應用能力,能很快擔當起農村環境污染整治重任的應用型專業人才。
二、研究意義
結合政府和環保部門對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逐步開展和深化,以及目前各環保類專業尚未開設《農村環境保護》相關課程的教學現狀,加強在校企合作背景下《農村環境保護》教材建設的研究與實踐,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實用型環保人才的培養是與時俱進、勢在必行的。
(1)基于目前及今后我國農村環保事業的發展和要求現狀,加強培養環境保護專業人才在農村環境保護相關方面的知識和實踐有著現實的重要意義。
(2)隨著政府對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逐步開展和深化,開展《農村環境保護》教材建設的研究與實踐,有利于實用型環保人才的培養。
(3)對照政府和社會對加快教學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迫切希望,開展《農村環境保護》教材建設的研究與實踐,為服務職業教育辦學方針,提高本專業教學質量有著現實的重要意義。
三、研究目標與內容
1.研究目標
通過研究與實踐,旨在編制出一部適合“農村環境保護”課程教學的高職院校教材。通過使用《農村環境保護》教材開展教學,讓學生建立起初步的農村環境保護的概念。
2.研究內容
通過對我國農村環境保護相關的政策、技術等文件和資料的研究,研究編制“農村環境保護”課程配套教材。
(1)在教材結構編排方面:以項目或探究性活動為主線、采用理論知識和范例式實踐知識相結合的教材結構編排類型。
(2)在教材內容方面:編排內容的選擇力求堅持科學性、前沿性、實踐性、多元性、豐富性等原則。
(3)在專業課程內容方面:設計系列專題性或綜合性的農村環境保護工程和研究模擬項目配套練習,讓學生獲得初步的工程和設計能力。
四、研究方法
開展《農村環境保護》教材建設的研究方法如下:
(1)突破專業課程在教學過程中項目模擬實踐依附于單門課程的橫向模式的局限,研究“農村環境保護”課程與其他專業課程的系統聯系,實現專業課程之間的縱向聯系和貫通,形成縱橫交叉的網狀專業課課程體系。
(2)結合已有實訓資源,研究“農村環境保護”課程理論學習、項目模擬實踐一體化教學的課程分配模式,實現學生理論學習和項目模擬實踐的統籌優化。
(3)研究農村環境保護項目模擬實踐內容,設計接近項目實際、知識交叉的實踐內容,使項目模擬實踐內容體現實際項目的系統性和全面性。
參考文獻:
[1]大力推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全國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工作現場會召開.[EB/OL].http://www.gov.cn/guowuyuan/vom/2015-10/27/content_5001455.htm,2015-10-27/2017-07-29.
[2]財政部:中央財政大力支持生態文明建設[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7-03/09/content_5175585.htm#1,2017-03-09/2017-07-29.
作者簡介:
鄭立國,男,博士,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環境評價與咨詢服務;
通訊作者:
王海萍,女,博士,長沙環境職業技術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環境監測、職業教育課程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