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院校教學大綱規定,學生需要熟練掌握并能書寫正確格式的應用文。但實際教學中,應用文寫作往往被忽視了。應用文寫作教學如何擺脫應用文寫作教學現狀的窘境,需要我們細細思索。
【關鍵詞】高職 應用文寫作 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8-0098-01
一、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體系不夠科學和完善
許多高職院校的應用文寫作教學課程體系設置不合理,使用的教材比較陳舊,甚至教材中的內容與現行的應用文寫作要求脫節。部分教師授課時采取“填鴨式”教學方法,機械性的把寫作方法和寫作要求死板地灌輸給學生,缺乏對學生進行應用文寫作的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許多高職院校學生僅僅只具備應用文寫作的基本理論知識,嚴重缺乏實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造成學生畢業后在單位總結不會寫,表格不會填,甚至連請假條都寫得不規范。同時,由于高職院校的特殊性,很多學校一味重視學生職業技能的提升和專業課的學習,從而忽視了應用文寫作這類基礎課程的學習。
(二)教學方法和教學方式單一枯燥
對于大部分高職院校學生來說,應用文寫作是一門非常困難的課程,同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方式和方法也比較單一,長此以往,學生逐漸失去了對應用文寫作的興趣和激情。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許多老師在授課時,一味機械的向學生灌輸課本上的知識,造成學生始終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老師始終處于主動講授的狀態,無法達到雙方交流互通的效果,這是許多高職院校應用文寫作教學水平始終無法進步的原因之一。
(三)教師和學生的重視度不夠
很多高職院校都在進行課程改革和教學改革,但是應用文寫作這門課程取得的成效并不大。一方面,應用文寫作授課教師被冠以“基礎課”老師的稱號,與“專業課”老師相比,“地位”不夠高,因此,不自覺的對學生的學習放松了,覺得學生只要專心學好專業課,基礎課馬馬虎虎過得去就行了。另外,在應用文寫作的教學與學習過程中,寫作訓練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必須要讓學生動手練習。很多學生對寫作訓練不夠重視,不愿意花時間去進行寫作練習,認為只要按照老師講授的內容照搬照套,應付考試綽綽有余。師生雙方對于課程的重視度不夠,直接影響了高職院校應用文寫作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四)學生基礎相對較差
高職院校的學生文學基礎相對于本科院校學生來說還是有一定差距。很多學生缺乏基本的文學寫作知識,同時,學識不足、生活經驗匱乏、學習重視度不夠,因此,在應用文寫作這門課程的學習過程中覺得難度太大,學習動力不足,導致高職院校老師在應用文寫作教學過程中也存在很大的難度。
二、教學策略
(一)提高教師自身綜合素質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體之一,在教學活動中起著引導和幫助的作用,教師首先必須掌握扎實的應用文專業理論知識,不斷進行教學手段創新;其次要不斷進行自我能力和水平提升,多了解學科前沿信息,多閱讀相關專業的書籍和論文;再次要根據應用文寫作教學的實際情況、學生日常生活以及社會的發展需求,綜合制定科學、完善的應用文寫作教學方案,不斷滲入創新求變的教學元素。
(二)根據學生實際因材施教
首先,要聯系學生的專業實際進行教學。應用文的寫作形式和文體多種多樣,而課堂時間有限,教學內容不可能面面俱到,學生也不可能掌握所有類型的應用文寫作方法,因此,要以學生的專業為導向,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以便學生能夠學以致用,教師能夠取得預期教學效果。其次,要根據現實社會需求開展教學。需要教師盡可能選擇學生比較容易掌握,同時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接觸到的文種進行教學,例如調查報告、通知、請示、證明、信函、計劃、總結等日常事務文書,讓學生熟練掌握它們的寫作方法和寫作要領。
(三)拓展豐富應用文教學內容
選擇學生思維的發散點,適當對教學內容進行擴展和豐富,使應用文寫作生活化。教師可以查找一些與教學內容有關的人物以及他們的相關事跡、視頻,音樂,文章等,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小說或者電影,讓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接收新知識。教師也可帶領學生進行課外實踐活動,定期帶領學生到戶外進行開放式學習,鼓勵學生根據實際發生的事物進行寫作,在實踐中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要采取多種方法與媒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可以找一些與教學相關的音頻、視頻教程,讓學生更加直觀的學習這門課程;定期舉辦應用文寫作比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應用文寫作能力的提高。
三、結語
教師在應用文寫作的教學過程中要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借鑒好的教學措施和方法,進一步探索更多、更好的教學方式和途徑,激發學生學習應用文寫作的興趣,提升學生應用文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欣.大學應用文寫作教學方法例談[J].教育探索,2011(01).
[2]楊丹娜.高職院校中應用文寫作教學的策略[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09).
作者簡介:
朱戀蕓(1982.11-),女,四川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