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田爽+許淑婉
摘要:中國畫是中華文明星空中璀璨的明珠,其不但代表著中華文明的發展歷程,同時也代表著各個時間段歷史的變革,因此中國畫在中國社會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現階段的中國畫正在逐漸趨于多元化、多層次的趨勢發展,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勢,但是在發展性及傳承過程中依舊存在諸多問題。本文主要對中國畫的發展歷史、現狀及趨勢進行分析,促進中國畫傳統文化健康傳承。
關鍵詞:中國畫;發展歷史;現狀;趨勢;探討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現階段人們對藝術的欣賞及評估逐漸趨于多元化,中國畫是中國繪畫藝術發展過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形式,其起源的年代及其表現的形式,均有著較深厚的文化底蘊,因此無論從藝術形式還是從物質價值其均具備寶貴的價值,但是在現階段的傳承過程中受到外部各種因素的干擾,使得中國畫在繼承與發展過程中產生阻力。筆者在下文就此展開分析,使得古老的中國畫藝術在中華文明長河中源遠流長。
一、中國畫發展的大致歷史過程
中國畫是中華繪畫藝術的典型代表,無論從其畫風及其藝術表達形式,其都是繪畫藝術的典型代表。在大約2000年以前,在秦漢時期,當時中國畫風靡一時,畫家們主要在綢緞上作畫,這則使得當時國畫的創作則成為身份的象征。再到魏晉南北朝時代,受到宗教信仰的影響,因此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作品大多以人物為主,同時山水畫在魏晉南北朝時期誕生萌芽,逐漸形成了“張家樣”為代表的流派。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隋唐時期,文化達到空前的繁榮,因此繪畫也達到了鼎盛時期,在創作過程中逐漸提升技巧,因此隋唐時期的作品栩栩如生,其為后期的中國畫向寫意方向傾斜。但是到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受到西方創作風格的影響,尤其是油畫傳入中國,使得中國畫的創作受到極大的沖擊,畫家在創作過程中更加注重色彩的搭配,使得中國畫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元素。
二、中國畫的發展與傳承現狀
(一)人們對中國畫沒有足夠的重視
中國畫作為傳統繪畫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整個國內乃至國際文化藝術中占有重要地位。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及其人們思想的逐漸解放,現階段國內的化作流派及類型逐漸趨于多元化,因此中國畫在中國的傳承與發展受到極大沖擊[4],這則造成現階段中國畫在發展過程中人們對其重視度不足的狀況出現。其主要原因則為中國畫的創作主要是毛筆與墨的完美結合,而現代人更加注重色彩搭配,因此這項傳統的藝術在現代的時代中難以被得到重視,這對于中國畫的發展極為不利,因此提高國民對中國畫的重視度極為重要。
(二)市場經濟的沖擊,導致中國畫失去應有的文化內涵
在傳統的中國畫創作過程中,畫家主要借助創作來表達自己內心深處的情感,同時也是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徑,但是隨著現代經濟的迅速發展,中國畫的文化內涵逐漸薄弱。一方面,受到藝術經濟市場的發展的影響,現階段的人們已經將作品的價值轉移至化作的經濟價值,而在評估過程中忽略了化作的藝術價值。另一方面,現階段畫家對作品的心態發生極大的變化,過去畫家注重的是整副作品的文化內涵,而現階段的作品大多過于脫俗,使得中國畫的藝術價值大大折扣,這些對于中國畫在中國順利的傳承極為不利[2],因此對于中國畫經濟市場的整頓刻不容緩。
(三)在發展過程中缺乏新意,創作過程中缺乏創新意識
在中國畫發展過程中,由于受到傳統思想的束縛,因此在現階段的中國畫創作過程中部分畫家對于作品的布局處于固步自封的狀態,無法做到與時俱進[3],因此無法將現代元素完美融合到自己的作品中。中國畫的主體倡導寫意,即為意境的抒發,但是基于此種情況,中國畫的發展受到阻礙,這對于傳統中國畫藝術的傳承極為不利。
三、中國畫的未來發展趨勢
(一)中國畫的市場占據量逐年上升
隨著古代文化文明的復蘇,現階段的中國畫在市場的占據量遠遠高于書法風藝術形式,據文化發展網統計顯示,在2016年中國畫在文化藝術市場的占據量增加23%,同時在近幾年保持5%的速度穩步提升,過去中國畫一度衰敗的局勢逐漸消除,這對于中國畫的發展與傳承有著重要影響。
(二)越來越多的學者投入到中國畫的創作過程中
在新中國解放以來,中國畫的創作一度陷入止步不前的狀態。主要原因是人們的思想得到解放,對待事物的看法均不相同[1],因此對中國畫的發展產生分歧。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國民文化素養逐漸提升,現階段人們對中國畫這項古老藝術產生興趣,同時中國畫的創作條件也逐漸成熟,因此在現階段越來越多的人已經參與到國畫的學習中來,部分學校在小學階段就開設國畫學習課程,這則在極大程度上促進了國畫的發展。
(三)中國畫的重視度逐年提升
隨著經濟迅速發展,國民對精神文明逐漸重視,國畫是一項傳統的古老藝術,是中華文明幾千年的沉淀。因此國民對中國畫的重視度在近幾年逐步提升,國家已經將國畫的發展納入藝術發展的重要項目,同時國家對中小學的美術教材做出極大改革,對偏遠地區配備相應的職業美術老師,從孩子的啟蒙教育階段就為中國畫傳承與發展的奠定良好的基礎,這些對于中國畫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
(四)中國畫的文化內涵逐漸濃厚
在傳統的國畫創作過程中主要借助毛筆與墨汁進行創作,因此創作的作品色彩學相對單一,難以高度表達畫者的思想感情。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現階段的國畫創作條件逐漸成熟,更多的人對國畫的創作與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同時在創作過程中借助現代化的設備,在整副作品中可以充分展現作者的思想感情,使得國畫的文化內涵更加深厚。則充分展現出中國畫的藝術價值。
四、結語
本文通過中國畫的發展歷史、現狀及趨勢進行分析,中國畫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繼承與發展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隨著社會的發展,比如在現階段中國畫受到經濟市場的沖擊,這都給中國畫的發展造成不利影響,但是在實際發展過程中依舊存在諸多優勢,比如創作條件的成熟等,這些都是的中國畫趨于蓬勃發展,給中國畫的發展注入新的生機,使中國畫充分體現出其藝術價值。
【參考文獻】
[1]姜陸,葛鵬仁.走向綜合――中國高等美術學院藝術論壇[M].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2013.
[2]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外國美術史教研室編著.外國美術簡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郭怡綜.觀第三屆全國畫展對中國畫發展的思考,第三屆全國中國畫展作品集[C].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4.
[4]周積寅.中國畫論輯要[M].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