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燕
摘要:在職業教育深化改革的時代背景下,中職學校傳統的舞蹈教學模式難以適應新時期社會發展對舞蹈的發展需求。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將其應用到舞蹈教學中能夠改變傳統舞蹈教學以教師為核心的教學模式,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進而提升中職學校舞蹈教學效果。文章結合舞蹈教學合作學習內涵、原則、重要性,結合舞蹈教學實際具體分析合作學習在中職學校舞蹈教學中的應用與教學設計。
關鍵詞:合作學習;舞蹈教學;應用設計
在職業教育深化改革的時代背景下,人們對中職學校舞蹈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十一世紀是新知識經濟時代,這個時代的發展注重合作共贏。因此,為了能夠提升中職學校舞蹈教學效果,需要加強合作共贏理念在中職學校舞蹈教學中的應用。中職學校的傳統舞蹈教學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生舞蹈學習能力的發展,也不利于提升學生舞蹈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中職學校舞蹈教學發展。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注重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能夠彌補傳統中職舞蹈教學的局限。為此,需要結合合作學習內涵,探究合作學習在中職舞蹈教學中的應用。
一、舞蹈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概述
(一)合作學習內涵
合作學習是一種具有創造性和實效性的教學手段和理念,通過有效的合作學習能夠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綜合起來,合作學科可以被定義成為達到某一學習目標,通過合理化、明確化的分工來在互相幫助的氛圍中提高學習效果。合作學習和傳統學習模式不同,是一種雙邊、互動的新型教學方式。
(二)舞蹈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教學原則
第一,實用性原則。舞蹈教學活動的開展以舞蹈教學目標的實現為一切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開展實際教學的時候要充分體現教學的有效性和實用性特點,不能形式化教學。在開展舞蹈教學的時候,教師需要充分了解學生的舞蹈學習能力和認知發展,結合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舞蹈教學。第二,循序漸進原則。舞蹈教學最終要在實踐中進行檢驗。具體的舞蹈實踐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生理特點選擇適當的教學方式,逐步提高學生的舞蹈能力,切忌急于求成。第三,互信互助的原則。合作學習要注重成員之間的相互信任,保證學習小組成員之間的平等關系,在有益的交流合作基礎上提高舞蹈教學效率。第四,競爭共贏原則。舞蹈合作教學要注重體現學生間的合作和競爭關系,從而實現合作雙方的互利共贏。
二、合作學習在舞蹈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第一,有助于發揮學生舞蹈學習潛能,吸引學生更加主動的參與到舞蹈學習中。在學習舞蹈新知識的時候,一些舞蹈基礎較差的學生會對自己的學習產生畏難、焦慮的情緒,無法全身心的投入到舞蹈學習中。采取合作學習能夠在彼此的交流中放松、舒緩各自的學習緊張情緒,通過交流解答各自的學習疑惑,并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第二,有助于實現學生之間的相互指導,加深學生對舞蹈知識技能的理解。結合心理學知識理論,想要加深學生對舞蹈知識技能的印象,最有效的方法是在交流中獲取。小組合作學習中,舞蹈學習者具有雙重身份,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結合體,在指導他人和向他人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更深入的理解舞蹈知識技能。第三,有助于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舞蹈創編能力。舞蹈創編涉及到的內容、主題眾多,受學生個人學習知識面和所擁有經驗的限制,學生往往無法充分展現出個人舞蹈創編的能力。通過合作學習,在相對輕松的環境中能夠激發學生的舞蹈創編能力。
三、合作學習在中職舞蹈教學中的應用
(一)充分發揮出學生在舞蹈教學中的主體作用
中職學校教學不僅要重視學生知識和技能的教育,也要注重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在中職學校舞蹈教學中需要堅持“以生為本”,舞蹈作為一種融合了情感和動作的藝術形式,舞蹈教學不能過度重視學生的舞蹈學習成績,應該通過舞蹈學習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的思想觀念和情感價值。為了能夠更好的發揮出舞蹈教學在促進學生個人全面發展中的作用,需要教師采取合作學習的方式來開展教學,在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思考、自主解決問題。
(二)積極構建積極、相互依賴的學習小組
合作學習以小組為基本學習小組,內部成員之間存在相互依賴的關系,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基于共同目標的相互依賴。即合作小組成員為了完成某種目標會共同合作進行舞蹈排練。第二,基于共同獎勵的相互依賴。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展舞蹈教學,在參與學校組織的活動中一旦獲得獎勵,小組成員之間是可以平分獎勵的,彼此在開展舞蹈合作學習的時候配合會更加密切。第三,基于信息資源共享的相互依賴。每名學生舞蹈學習的精力是有限的,通過合作學習能夠在集合各成員力量的基礎上更好的實現舞蹈教學目標。鑒于合作小組成員間良好的互促作用,教師應該積極構建合理的合作小組,在分組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學生的特點進行有針對的分組,對小組成員的舞蹈學習做出恰當的鼓勵和引導,在統一的學習目標和學習指導下提高學生舞蹈學習成效。
(三)構建新型師生關系
在開展舞蹈合作學習的時候還包括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合作,通過師生之間的合作能夠拉近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在更輕松的氛圍下學習,提高學生舞蹈學習的積極性,也提高學生舞蹈學習的成效。在合作學習中,教師應該充當指導者的角色,將學生進行合理分工,在學生合作學習之前先對學生進行基本技能的指導,在學生合作學習過程中適當給予指導;教師也應該充當觀察者的角色,在學生合作學習過程中更多的是從旁觀察記錄;教師還應該充當評價者的角色,在學習結束后,對學生進行評價、組織復習,讓學生更加清楚認識到自身掌握知識的程度,明白需要改進的地方和方法。
總之,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型學習模式,強調學生之間學習的互補互助,是關注學生個性的一種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在素質教育的深化發展下,合作學習對實現中職學校舞蹈教學改革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為此,需要結合中職舞蹈教學實際和學生的舞蹈學習情況,將合作學習有效融入到中職舞蹈教學中。
【參考文獻】
[1]孫曉劍.合作學習在高校公共課體育舞蹈教學中的實驗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03):153-155.
[2]熊文俊.合作學習在高校體育舞蹈教學中的應用——評《體育舞蹈的理論與實踐》[J].中國教育學刊,2016(05):109.
[3]丁潔,吳修林.“程序—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在獨立學院舞蹈選項課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市場,2016(22):220+228.
[4]李海革.論合作性學習在高校舞蹈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觀察(上半月),2016(08):96-9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