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全面推進以“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為重點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國有企業特別是老國有企業帶來了極大的壓力。如何在這一輪“大洗牌”中不被淘汰,本文結合企業自身實際,從崗位整合、人員分流等方面,對人力資源整合創新進行了探索、實踐以及思考,為老國有企業轉型發展時期人力資源整合創新積累了經驗、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老國有企業;轉型發展;人力資源;整合創新
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國有企業特別是老國有企業既面臨新一輪巨大的發展機遇和挑戰。如何在這一輪“大洗牌”中不被淘汰,老國有企業就需要通過淘汰落后產能、降低成本等措施,從自身尋找新的增長點。
一、人力資源整合創新的重要意義
人力資源作為企業成本管理的關鍵因素,通過對內部人力資源的整合與創新,發揮企業員工的不同優勢,從而使企業在經營的過程中將人力成本降至最低, 實現企業效益的增長以及人力資本的增值,從而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當前國有企業面臨嚴峻的國際競爭環境和內部改革發展的雙重壓力,想要在變革中求生存、謀發展,其關鍵就在于企業要具備符合當前形勢的核心競爭力,而企業最根本的核心競爭力就是人力資源管理。
二、老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狀況及存在的問題
1.組織架構的設置不合理,部門、車間設置太多。
2.人員老齡化,結構不合理,存在總體富余、結構性缺員的狀況。
3.人工成本高,是影響企業綜合競爭力的一項重要因素。
4.人均勞動生產率低,只有行業先進企業的五分之一。
因此,通過積極探索人力資源整合創新,形成一套積極穩妥、規范有序、科學順暢、具有可操作性的人力資源整合創新機制,是老國有企業轉型發展時期人力資源管理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
三、人力資源整合創新的對策
(一)頂層設計、落實責任
要結合企業實際,根據企業自身人力資源發展規劃,制定《人力資源整合創新實施辦法》、《員工分流辦法》等,對人力資源整合的組織領導、工作流程和時間安排提出綱領性要求。同時,要結合企業實際,理順管理流程,明確各級管理人員的職責,做到分工明確,責任落實,確保人力資源整合創新的順利有效進行。
(二)營造氛圍,宣傳引導
要通過開展公司、車間“兩級”宣貫措施,營造氛圍,做好整合創新工作的輿論引導和解疑釋惑工作。一是由公司領導班子成員對黨員干部、管理人員、職工代表和班組長骨干進行整合創新的宣傳動員;二是由車間黨政領導以點帶面口口相傳,為基層員工解疑釋惑,做好整合創新宣講。
(三)以人為本,確保穩定
人力資源整合創新必然會給員工帶來各種各樣的顧慮、抵觸和議論,有情緒在所難免。要坦誠直面員工的想法,通過面對面交流、心貼心的溝通,打消員工顧慮,讓員工真正理解、支持企業認識改革創新工作,確保隊伍的穩定。
四、人力資源整合創新的具體措施
(一)在組織架構上走好“整合、縮編、撤并”三步棋
1.整合區域崗位。以“崗位區域化”為原則,實施通用工種的區域化整合,如:對各車間的分析、檢修等崗位進行整合,從而盤活一批人力資源,解決系統人員緊張,消除工作量不平衡和人力資源浪費等問題。
2.縮編組織機構。按“精簡、高效”原則,對機關各部室的職能機構進行重新設置,按照滿負荷工作和減少職能交叉的原則,優化管理崗位設置,相同或相近的職能進行歸并整合;并通過簡化管理事務,優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能等方式,從源頭上減少管理人員的數量,解決機關部門多、管理人員多的問題。同時,對車間層面進行整合,由小車間整合成大車間,減少車間數,并取消工段,由車間直接管理班組,實現組織架構扁平化,提高管理效率。
3.撤并崗位。通過開展全員崗位競聘上崗,對企業所有的崗位重新進行定崗、定員、定編“三定”,減少崗位數量,促進員工崗位互學。同時,加快對現有裝置的技術改造,提高裝置自動化水平,改變傳統生產組織管理模式和崗位設置,實現“集中控制+巡檢配合”相結合的大生產組織模式,撤并部分小崗位,為人力資源整合擠干水分。
(二)在人員調配上唱好“轉崗、選調、自主選擇”三部曲
1.內外結合,轉崗分流一批。根據企業“三去一降一補”的實施情況,以及企業產品結構調整,裝置階段性開停車的要求,推行“一套人馬開多套裝置的大崗位整合”,實行“先分流后回援”的柔性化用工模式,做好內部員工轉崗分流。
2.技術服務,選調輸出一批。當前,西部地區新型煤化工發展迅速,但大多數新型煤化工企業內,具有煤化工生產、管理經驗的人才非常缺乏,對煤化工專業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因此,要充分發揮自身的生產經驗、管理經驗豐富,員工隊伍專業素質強的優勢,選調部分專業技術人員和藍領技工成立專業團隊,開展裝置運營管理或生產技術服務。
3.自主選擇,自謀職業一批。根據員工自主選擇自謀職業,由員工本人提出申請,經單位批準,解除勞動合同,享受一次性經濟補償金,補償金標準具體按相關法律法規執行。
五、幾點體會與啟示
(一)思想工作“先行”
人力資源整合創新必然會給員工帶來各種各樣的顧慮、抵觸和議論,有情緒在所難免,一定要做到思想工作先行,坦誠直面員工的想法,通過面對面交流、心貼心的溝通,打消員工顧慮,讓員工真正理解、支持企業認識改革創新工作,確保隊伍的穩定。
(二)結構調整是“主線”
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過程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是老國有企業的必由之路,其中產業結構、組織機構的調整優化是重點內容。在產業結構調整中,結合技術改造和創新、淘汰落后生產能力、關停并轉來減少產生的富余人員;在組織結構調整中,結合精簡機構、推行扁平化管理模式、解決“小而全”來顯化和減少富余人員。
(三)安全穩定是“保障”
化工生產企業安全環保壓力大,開展人力資源整合,必須堅持以人為本,通過技術創新、工藝改造,加快機器換人工程,向裝置智能化發展,提高裝置的安全保障度,確保安全和員工身心健康。
總之,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降低用工成本已經成為提高老國企競爭力的一條重要途徑,通過人力資源整合創新,必定能使企業的經營效益提升,員工收入增長,從而不斷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陳晨.國有企業人力資源風險與內部控制研究[D].齊魯工業大學,2015.
[2]葛桓志.戰略導向人力資源成本管理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0.
[3]胡八一.縱橫人心:中國企業十大管人難題[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作者簡介:龔紅深(1961.02-),男,浙江晉巨化工有限公司,本科。研究方向:國有企業黨建思想政治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