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興支行,北京 102600)
營改增對金融業的影響分析
孫愛珍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興支行,北京 102600)
金融業推行“營改增”已有一年多時間,本文在分析相關政策的基礎上,以10家上市銀行2016年年報數據測算稅負的變化;最后分析“營改增”后稅負差異情況與原因,并提出相應對策,對商業銀行適應政策環境、調整經營方略、增強競爭能力具有現實意義。
金融業;營改增;稅負
經國務院批準,自2016年5月1日起,“營改增”改革在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及生活服務業全面鋪開,金融業由于客戶的特殊性和普遍性使其無法憑票抵扣,因此,大部分國家對金融業只有少量業務交稅,對金融業征收增值稅,是一道世界難題。本文旨在通過分析金融業“營改增”的稅負影響,為廣大涉足金融行業的人士提供理論和實務上的幫助。
根據財稅[2016]36號文,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金融服務指經營金融保險的業務活動,包括貸款服務、直接收費金融服務、保險服務和金融商品轉讓。其計稅依據按照交易性質的不同有所區分:貸款服務以提供貸款服務取得的全部利息及利息性質的收入為銷售額;直接收費金融服務以提供的各項服務的總費用為銷售額;金融商品轉讓,按照賣出價扣除買入價后的余額為銷售額。金融業從營業稅稅率5%確定為增值稅稅率6%;財稅[2016]46號關于進一步明確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金融業有關政策的通知,農村信用社、村鎮銀行、農村資金互助社及納入“三農金融事業部”改革試點的取得的利息收入適用3%簡易征收。
不征收增值稅的項目:①存款利息;②被保險人獲得的保險賠付;③在資產重組過程中,通過合并、分立、出售、置換等方式,將全部或者部分實物資產以及與其相關聯的債權、負債和勞動力一并轉讓給其他單位和個人,其中涉及的不動產、土地使用權轉讓行為。“營改增”試點過渡政策的免稅規定中,保險公司開辦的一年期以上人身保險產品取得的保費收入、金融同業往來利息收入以及符合規定條件的貸款、債券利息收入和金融商品轉讓收入均免征增值稅。
金融服務業增值稅稅率6%,提供有形動產租賃業務,稅率為17%。采用簡易征收辦法增值稅征收率為3%。總體來看,“營改增”之后稅率雖然有所上升,但是由于銷售額能夠抵扣進項部分,一增一減使得稅負變化難以簡單判定。筆者根據目前金融服務業增值稅改革的發展情況,以銀行為例計算“營改增”后的第一個半年度金融業的稅負變化。
現銀行收入主要分為三大部分:利息收入、手續費傭金收入和其他收入,“營改增”之后,利息收入部分不能抵扣進項稅額,增值稅計稅公式如下:
應納增值稅=計稅利息收入×稅率(6%)
而手續費與傭金收入和其他收入則可以抵扣進項稅額,增值稅計稅公式如下:
應納增值稅=(計稅收入-扣除)×稅率(6%)
本文選取了10家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商業銀行的數據作為分析的數據源,來源為最新的2016年1~6月半年度合并利潤表中利息收入、手續費傭金收入和其它收入數據,并計算了這三類收入占總收入(這三類收入之和)的比重。分析發現:利息收入仍然為銀行業收入的絕對來源,平均占比77.04%以上,而手續費傭金收入平均占比只有17.80%,其它收入占比5.16%(見表1)。這意味著“營改增”后能夠抵扣進項的收入只占總收入的22.96%。

表1 2016年1-6月十大銀行收入結構分類表 單位:百萬元
進一步分析各成本在其收入中所占比重,發現第一類利息收入中貸款利息收入(計稅收入)平均占64.63%,而其余部分如金融機構同業拆借利息收入按照現行政策規定免征增值稅。利息支出占計稅利息收入比均值為69.81%(表2)。

表2 2016年1-6月十大銀行利息收入結構細分表 單位:百萬元
而第二類手續費傭金支出占收入均值僅為6.67%,在“營改增”之后盡管支出部分能夠全額扣除,其減稅效果并不明顯。而第三類其它收入,雖然支出占收入比較高,達到26.66%,但是由于其收入數值本身太小,影響甚微(表3)。

表3 2016年1-6月十大銀行手續費傭金支出和其它支出占各自收入比 單位:百萬元
按照上述計算的各比例均值分析金融業營改增初次年報中流轉稅的變化,假定現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稅率6%),暫不考慮城市維護建設稅及教育費附加。其收入支出情況如下:總收入200萬元,利息收入154.08萬元(200×77.04%),其中計稅收入99.58萬元(154.08×64.63%);手續費傭金收入35.60萬元(200×17.80%);其它收入10.32萬元(200×5.16%)。利息支出69.52萬元(99.58×69.81%),手續費傭金支出2.37萬元(35.60×6.67%),其它支出2.75萬元(10.32×26.66%)。前提條件手續費支出和其它支出能夠全額稅前扣除。
2016年5月“營改增”之后,計稅收入為三類收入之和145.50萬元,應納稅所得額中不準予扣除利息成本,抵扣的進項只能包含手續費傭金支出與其它支出,計稅依據為132.43萬元[(145.50-2.37-2.75)/(1+6%)],應納增值稅額為7.95萬元(132.43×6%),相比改革之前的營業稅額(7.275萬元)上漲了0.675萬元。
測算結果總體分析,“營改增”后樣本銀行稅負水平上升有限,與“營改增”前基本持平,表明銀行業如果能做好稅收管理及增值稅發票管理,稅負應該沒有過大的變動,當然銀行金融機構由于自身的財務及稅務管理水平、成本結構、重大資產購建安排等因素變化也會影響不同時期的稅負水平。
(一)加強對“營改增”政策與實務的培訓
1.積極參加稅務局“營改增”納稅人培訓。
積極參加稅務局和相關單位組織的“營改增”納稅人培訓,認真學習現行政策、增值稅專用發票相關知識以及如何填寫申報表、如何進行網上申報、如何使用稅控開票系統等一系列辦稅操作。
2.組織開展本單位“營改增”專題學習。
各家銀行應組織開展本行的專題培訓,邀請專家針對銀行業屬性及工作要求舉辦實務講座,全面解讀銀行業“營改增”政策法規、增值稅相關核算制度及管理辦法,明確本行“營改增”落地實施的主要工作任務,以及傳授“營改增”財會系統功能操作等相關技術知識,為“營改增”工作順利實施打下扎實基礎。
(二)提高內控管理水平,增強稅務籌劃能力
1.梳理現有業務修改內控流程。
“營改增”后,銀行一定要對財務等內部控制實施改進與反思,不斷強化對內部控制的管理與監督,以保持經營的科學性。首先要加強增值稅發票的管理,強化財務人員及時領購、驗證、抵扣發票的意識。其次要對現有業務進行梳理,形成銷售業務稅種清單,列明業務名稱、稅種、稅率、何種情況下可以減免稅;列出各種成本費用明細,看哪些可以抵扣,對于可抵扣項目要求賣方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
2.合理進行稅收籌劃積極爭取政策優惠。
“營改增”中對商業銀行包含了很多稅收優惠政策,財務人員要形成稅收籌劃的意識,合理、合法的把稅額降低。在采購時利用增值稅存在進項稅額抵扣的情況,盡可能選擇可以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賣方。同時要合理安排固定資產和不動產投資進程,平衡銀行的稅負和利潤。
(三)調整業務布局,推動經營轉型。
1.調整業務布局適應改革發展。
為了降低“營改增”稅率和征稅范圍變化對商業銀行利潤的沖擊,可以通過調整業務模式來進行稅收籌劃,降低稅負。一是調整業務結構,加大國家助學貸款、農戶小額貸款、國債及地方債投資、金融機構拆借等享有免稅優惠政策業務的比重;二是對現有業務合同進行梳理,對原合同中未明確的價款是否含稅、開票時間、付款方式等內容逐條進行明確,減少合同的稅務風險,對目前政策不明確的項目也需未雨綢繆,充分減少未來稅收政策變化導致的風險和成本支出。
2.遵循市場趨向推動經營轉型。
在經濟進入轉型升級“新常態”、利率市場化改革加速推進、金融脫媒持續加劇的大背景下,銀行業中介功能逐步由傳統的信用中介向強化資產管理中介和融資顧問中介的方向轉變,而此次金融業“營改增”細則規定手續費及傭金支出和業務及管理費用的進項稅額允許抵扣,使發展中間業務的戰略價值進一步得到凸顯。銀行必須徹底摒棄過去“跑馬圈地”、外延式擴張的傳統業務老路,重新梳理發展戰略、業務布局和發展節奏,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切實轉變業務模式和盈利模式,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和專業化經營能力,走資本節約、創新驅動、內涵增長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1] 張十根,曹秀俊.金融業營改增的挑戰及應對分析[J].會計之友,2017,(04).
[2] 張英明.金融業“營改增”面臨的挑戰與風險應對策略[J].財會月刊,2017,(01).
[3] 徐達松.我國金融業“營改增”的難點及改革思路[J].稅務研究,2015,(05).
[4] 羅緒富.金融業“營改增”征收模式及稅率選擇[J].稅務研究,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