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冬晨+勞漢平+龍錦才
在班級德育文化建設工作中,班級管理者、學生、家長三方面組成了重要的整體,三者之間互動和交流的成效體現了班級管理者的工作藝術性和思想創新性。班級管理者充分利用現有的網絡信息技術手段,可給班級德育文化建設提供一個平臺支撐,輔助實現德育文化建設過程中家校溝通的信息化。
一、微信公眾平臺簡介
隨著移動互聯網絡的快速發展,以微信公眾平臺為代表的信息傳播工具逐漸被應用到校園德育文化建設領域。微信公眾平臺是在個人微信的基礎上新增的功能模塊,具有方便操作、高效交流、形式豐富、精準推送等特點。微信公眾號的運營者可以通過公眾號為微信用戶提供資訊和服務,而公眾號API開發接口則是提供服務的基礎,在微信公眾平臺網站中創建公眾號、獲取API接口權限后,第三方網站可以通過API接口來接入,加強微信公眾號的應用功能。班級管理者可以隨時隨地提供校園資訊和服務,家長可以充分利用空余時間來了解學校文化、班級活動等信息,掌握學生在校表現情況,滿足家校溝通的需求。
二、班級德育文化建設基本功能的實現
在實踐中,我們借助微信公眾平臺的二次開發,利用相關功能架設班級管理者、學生、家長三方互動交流的高效平臺,實現了班級事務的管理、各類學習信息自助查詢以及班級德育文化活動的動態宣傳。
1.微信公眾平臺構建德育文化的窗口
微信公眾平臺的核心功能是溝通和交互,使用微信訂閱號每天都可以發送一組信息到每一位訂閱者的手機端。利用這一功能,可以拓展實現例如各類班級活動的通知以及學生美文推送等功能。微信訂閱號也可以根據關鍵字推送信息。利用這一功能,可以實現班主任對班級德育文化建設中各種信息的查詢、任課教師和學生對教學信息的查詢和咨詢、家長對學生信息及校園后勤業務的查詢和咨詢等功能。例如:輸入“課程表”,學生每一天的課程表都可以查閱,甚至把學生上課的圖片和視頻情況也可以作為信息來查看,圖文并茂。輸入“一周評價”,可以查看學生每周的操行報告及班主任評語,便于家長進行了解和對比。輸入“實習”,可以了解每一學期的實習課程安排,還可以借助微信第三方平臺進行課程的學習情況調查和學生的教學測評,在不斷的互動中發現學生最喜歡的課程內容,讓學生參與到課程建設中。班級管理者、學生和家長都在公眾平臺上進行互動,共同參與班級德育文化的建設和管理,關注學生的學習活動,加強彼此之間的聯系,有利于校園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
如果申請的類型是微信服務號,那么除了具有以上功能,還可以利用微信公眾平臺的API函數接口進行二次開發形成交互菜單。例如,可以把每次考試的成績輸入后臺數據庫,通過API接口連接微信用戶界面,學生輸入學號和密碼查詢自己的成績,了解自己在班級里的總體狀況。這樣既方便學生及時知曉成績,又避免了在班級公開排名,保護了學生的隱私權。還可以做成學生的成長檔案,學生每一學期的學習成績、身體素質、獲得的榮譽、在校的表現、班主任評價等都可以納入微信公眾平臺,而這一切,就不僅僅是簡單的文字呈現了,而是以圖文并茂、聲音加視頻元素方式呈現的逐年積累的海量數據。大量學生數據可以形成班級數據云,若干個班級數據連在一起就形成了學校數據云,而海量學校數據可以形成更大的教育數據云。
如果申請的類型是微信企業號,那么除了具有以上功能,還可以利用微信公眾平臺的實時消息功能,強化班級內部信息的交流與管理。通過認證的微信企業號,需要學校統一部署,連接學校教學、生活、管理、服務的各個方面,可以實現一鍵查成績、查課表,還有實時成績推送,查看校園新聞,獲取圖書館、校園一卡通信息,在線充值,其中企業號的投票功能,能保證參與者全部為在校人員。
2.微信公眾平臺構建學生表現的舞臺
身為家長,都很想了解學生每一天在校的表現,班級管理者可以利用微信公眾平臺,讓家長一起見證學生的成長。
例如,班級管理者可以借助微信公眾平臺加強學生德育文化建設,通過宣傳“每周之星”等形式,用以鼓勵各方面表現優秀和進步快的學生,樹立榜樣,促進班級學生共同進步,這些都會得到學生家長的極大關注。同時也要把家長的評價和反饋告訴學生,并且告知學生,家長很在乎他們在校的表現,為了不讓家長擔心,一定要好好表現。
通過多途徑展示班級的活力與校園的文化,把現實的校園生活與虛擬的網絡世界相結合,創建“信息化”班級。每當班級和學校開展活動時,可以用手機拍下學生活動的視頻和照片上傳微信公眾平臺,再配上說明文字發出去,讓家長瀏覽、下載和保存。
學生還可以把自己有特色的CAD、手繪等電腦作品,通過整合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各種元素制作成文章放在微信公眾平臺上,能夠讓全班同學、家長們都看到,并可以得到有效的支持、反饋和鼓勵。如果做得好,更多社會人士也可以加入微信公眾平臺收看學生的新媒體作品,這樣可以極大地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創新能力。
3.微信公眾平臺構建班級工作的資源庫
在平時的班主任和任課教師業務培訓中,許多資深班級管理者有很多豐富有效的班級德育文化建設經驗。為了讓這些優秀的班級德育文化建設經驗得到繼承和發展,使用微信公眾平臺手段,把班級管理的工作經驗通過公眾號的關鍵字慢慢地積累起來,這些經驗在累積的過程中是靈活可變的,可以進行討論和修改,可以給正在進行的班級德育文化建設的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們提供參考,加以交互,從而使口口相傳的經驗演變成了持續發展的、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可繼承形式。實踐證明,這種形式不僅效果好,而且過程性的思考都能夠被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們及時地記錄下來。在逐漸積累的過程中,班主任對于進一步的校園信息化建設會有更深層次的感受和潛移默化的認可。
4.微信公眾平臺構建學生移動學習的平臺
班級微信公眾平臺在應用過程中可以充當學習資源平臺和學習工具的角色。例如通過開發微課程,任課教師可以將文本、圖片、音頻、視頻等多種適合移動學習的材料通過微信公眾平臺推送給自己的學生,也可以通過相關頁面將問題的答案發送給特定的學生,而學生只要擁有手機或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就可以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里充分利用空余的時間隨時掌握自己想學的知識。完成從預習、自主學習、復習、答疑、檢測、評價等完整的學習流程,從而實現翻轉課堂的教學效果。
三、結束語
校園信息化越來越貼近我們的班級德育文化建設工作,緊密的聯系會讓班級管理者、學生、家長感受到保持關聯的踏實,校園信息化更會和學生們的學習教育活動相疊加,實現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師生互動交流及自助查詢?;谖⑿殴娖脚_,可繼續深入探索,實現更豐富有效的管理和交互功能。 例如,可衍生搭建學生工作、教務、圖書館、頂崗實習跟蹤等多個平臺,在微信開放平臺下,實現學校微信集群功能,搭建綜合性的學校微信公眾平臺。隨著微信公眾平臺的日益成熟,它在德育文化建設、教育教學和校園管理等領域一定會擁有非常廣闊的前景。
責任編輯 陳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