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培璇

現代化信息技術的發展,將有效地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提升中職計算機的教學水平,這是計算機專業建設的關鍵環節,將進一步推動計算機專業教學的發展。現行的計算機專業發展與專業理論相互結合,增強對信息數據的應用水平,優化教學內容,對于中職計算機教學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本文以中等職業教育計算機專業教學為研究對象,分析現階段信息技術在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學中的發展趨勢,結合現狀,指出相應的問題,再針對相關的問題,提出解決的對策。
創設信息教育情境,讓信息技術與專業教學相結合,有著重要的現實價值。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如大數據技術、物聯技術等,正在影響著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學的發展。重視現代化教育理念,創新教學形式,轉變傳統教育觀念,能促進中職計算機網絡教育的發展。與此同時,在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學的課程中,充分發揮信息資源優勢,增強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學能力,改變現有的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架構,改變人才培養機制,整合網絡信息教學資源,能進一步增強教學的能力,提升相應的教學水平。
一、信息技術在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學中的發展趨勢
1.以信息為載體
傳統的教學模式,缺少現代信息技術的指導,僅僅是局限于粉筆教學,一筆一字盡在黑板內有所體現。但時代在變遷,科技在發展,對學生的專業教學也應隨之而改變。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學多以軟件應用為主,輔以計算機理論,實現對數字的運算,統計不同數據組的變化,確定其載體的變化,因此,要強化對計算機專業的應用能力,鼓勵學生運用信息技術,主動學習先進科技,學會自主分析,增強對計算機專業的理解,以“互聯網+”思維促進中職計算機專業的發展。不僅如此,強化對計算機的應用能力,以數據為先,實現傳統教學模式的轉變,也有著重要的研究意義。
2.以教學目標為主
結合計算機專業的特征,確立教學目標,強化對計算機專業的教學,可以優化教學流程,讓學生能夠實時地理解專業知識的重要性。中職計算機教學的改革正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增強創新專業教學的意識,應用現代信息技術,諸如建模、仿真應用、專業體系建構等,將能夠確保中職計算機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作為中職學校的教育工作者,須以教學目標為重,著力建設信息量大、覆蓋范圍廣、服務功能強的專業教育平臺。通過教學軟件的應用,強化對學生的專業教學,將計算機技術融合到專業教學理論中,大力推動網絡平臺的建設。此外,通過課堂教學,應用現代信息技術,逐步強化中職計算機的網絡教育。
二、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學發展的困境
脫離現代信息技術的單一的理論教學課程,其教學內容必將維持在“填鴨式教育”的狀態。因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中職計算機專業對于教學的定位還不準確, VB、C語言等課程教學占比大,缺乏對實操技能的培訓,如廣告設計類軟件應用、制造設備運行的編碼等。
現在,很多教師沒有考慮到不同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均不同。不僅如此,部分課程的內容僅僅是停留在理論教學的階段,嚴重影響到教學質量。信息技術應用的相對滯后,將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學生對計算機專業學習的主動性。
此外,在教材建設方面,計算機專業的教學內容與現代信息技術結合程度低,更新時間長,如《計算機使用與維護》對于光驅動器的簡介、Window版本的發展動態介紹等,都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加上中職學生認知程度低、素質水平不一,難以學習到計算機專業的關鍵知識。
三、基于信息技術推動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學的發展研究
1.建立教師教學培訓績效制度
針對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可嘗試增設對教師的年度培訓考核指標,考核結果按照評議結果加以確定,予以特定的績效獎金。針對培訓的結果,建立對計算機專業教學的培訓反饋機制,以增強培訓效果,進一步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
在現行績效考核體系中,主要是依據崗位內容設置培訓考核的指標。為此,優化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建議選用關鍵指標管理法完成,其思路在于將整體的目標逐層地細化分解,最終落實到教師教學管理的目標,例如,將對學生實踐技能的教學列為其中的一項關鍵指標,結合計算機應用的狀況,針對某一項指標,如CAD應用,確定相應的內容,讓學生能夠熟悉CAD的應用技能。
與此同時,按照教學培訓的需求,對關鍵目標進行劃分,明確教師的崗位職責,將專業培訓目標劃分到相應的教學內容,在此基礎上,建立對教師教學的考核機制,將績效情況反饋至教師,以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例如,對于傳統的教學課程,改革現有課程體系,盡可能結合學校教學狀況,增設《安卓系統設計》《IOS系統設計》等,設置實踐類課程,為社會輸送符合企業發展需求的人才。
結合社會對計算機教學的需求,中職學校在現代信息技術應用的基礎上,可就計算機專業的教材內容進行開發,如計算機英語等,將其中的語言部分整合到機械設計或數控等內容中。
準確地分析計算機專業的教學需求,分析信息技術的發展動態,能夠改善下一步的教學成效。為此,在計算機教師專業培訓的方案設計中,可按照教學目標確定績效目標,實時地反饋計算機教師的教學狀況,確立不同階段的計算機專業教學要求,逐步提升學生的計算機應用水平,并以學生為主體,作為績效考核的關鍵指標,充分調動教師教學的主動性,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
2.強化對信息技術的教學應用
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的發展,增強計算機專業教學的水平至關重要。傳統的信息技術已不再適應現有的教學需求,迫切需要新信息技術實現教學知識體系的銜接,促進學生的發展。
在教學中,應強化中職計算機專業的應用能力,與信息技術加以整合,促使學生接受新的教育理念,轉變學習態度,化被動為主動,既能夠提高專業教學的質量,又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操機會。
與此同時,持續整合教學資源,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增加教學互動,讓學生與教師維持有效的溝通,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進一步提升教學水平。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創設高效的課堂,對于推動學生的成長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3.轉變傳統計算機教學模式
除了對學生基礎能力的培養,彌補不同學生之間的學習差距之外,中職教育須與企業項目相結合,將對學生的傳統教學轉移至以專業能力為先,項目訓練為主的教學模式。以專業理論為先,以計算機教學項目為載體,分階段分步驟地增強學生對于計算機專業的學習能力,如圖1所示。
學生分階段的學習,大致分為基礎理論、專業綜合能力以及工作崗位培訓。此外,建立完善的需求驅動體系,以項目為載體,以就業為導向,逐步增強學生的能力水平。如結合綜合理論知識,針對網頁設計和管理內容,分析對應崗位的能力要求,按照這個模式,從下到上設定基礎項目、仿真項目和校企合作項目,說明相應的教學內容,設立不同的課程,以助于學生能夠盡快熟悉這個項目的內容,增強對項目的勝任能力。還可和企業進行項目合作,針對某一網站的開發,設計專業課程,完善現行的教學標準,編寫可運行的程序。此外,對學生加以考核,劃分理論和實踐課程的成績比例,按照任務完成的情況,確定學生的成績。對于學生成績的評定,要分析不同學生水平差異的成因,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讓他們充分發揮自身的才能。
四、結論
現在,專業教學形式、教學方式以及教學模式均在不斷地發生變化,以現代信息技術為先,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促進教學模式的轉變,對于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教學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中職計算機專業的教學,分析了現階段專業建設的狀況,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如建立教師教學培訓績效制度、增強對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和轉變傳統計算機教學模式等,從而為中職計算機專業建設提供一定的參考。
責任編輯 陳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