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見喜
文明禮儀是個人良好道德素養的重要體現,培養小學生講文明、懂禮儀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針對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如何進行文明禮儀教育才能更有實效地把文明禮儀常識、 規范內化成好習慣?
一、厚植文化,創設良好環境
荀子說:“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良好的環境,具有無形的教育力量。培養學生的文明禮儀,首先應創設整潔、雅致、文明的環境。可通過加大宣傳,弘揚講文明懂禮儀的良好風尚;明確要求,規范具體做法;善用空間,厚植文明禮儀文化等,營造濃厚的活動氛圍,讓學生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文明禮儀行為。
二、開發課程,延伸教育載體
1. 編寫文明禮儀校本教材。校本教材是學校開展文明禮儀教育的重要載體。有了校本教材,文明禮儀培養目標就有了方向,教師指導就有了內容,學生養成良好品行就有了參照樣本,家長就能更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監督。如編寫《文明禮儀常識》,設置禮儀課程,分章節學習、踐行。此外,還需做好一年級新生入學第一課的工作——學習《文明禮儀常識》,并且在新生家長會上指導家長督促小孩學習、踐行。
2. 創編文明禮儀歌謠。瑯瑯上口的歌謠學生既喜歡又容易熟記,把文明禮儀常識編寫成歌謠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記憶。學校創編的《禮儀歌》能使學生在歡快的歌謠中感受到了文明禮儀的魅力,從而自覺地去踐行,提高了實效性。
3. 創編文明禮儀操。根據學習金字塔原理,學生通過實踐操作練習,學習效率更高。創編《禮儀操》,從語言的禮儀延伸到肢體的禮儀,通過肢體動作體現禮儀素養,讓學生儀容儀態,舉手投足顯得更優雅氣質。
4. 踐行好習慣家校評價活動。規范要求內化為良好行為習慣才更有持久力。開展好習慣家校評價活動,能更好地將文明禮儀常識與日常生活結合起來,促進文明行為的內化。一至六年級學生分階段開展,活動內容以“每日說好三句話”“每日做好三件事”為主,分在校表現和家庭表現兩部分,以表格的形式跟蹤、記錄,做好家校合力共育,把文明禮儀知識內化為具體的行動,習慣才能自然養成。
三、拓寬途徑,踐行文明言行
葉圣陶老先生說:“習慣在于教師的訓練和指導。”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需要滲透在易于被學生接受的活動中,學生才樂于去實踐。學校應拓寬教育的途徑,開展形式多樣、內容充實、有針對性的活動,讓學生能夠自主地踐行文明禮儀言行。
1. 班隊主題活動。組織學生召開一系列“文明禮儀”主題班隊會活動,結合班級、學校、社會的禮儀案例,引導學生反思、交流,使“文明禮儀行為規范”養成教育在活動中得到深化。
2. 禮儀常規檢查。小學生年齡小,良好的行為習慣在形成過程中存在著不穩定的因素,加強檢查督導可以促進好習慣的保持。學校可制訂出“文明禮儀評分標準”,重點檢查衣著、頭發、指甲、文明用語和上課、課間、放學時的文明禮儀情況,使全校形成良好的文明禮儀風氣。
3. 禮儀專題展示。被欣賞是每個人的心理需要,創設機會讓每個人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更能強化自身的文明禮貌行為意識。學校組織教師、學生、家長、保安學習禮儀常識,并進行禮儀展示,激發了師生學習禮儀的積極性,提升了學校的整體禮儀形象。
4.“禮儀之星”“禮儀班級”評比。“禮儀之星”“禮儀班級”是良好班風班貌的反映,是學生良好形象的展現,評比活動促使人人積極行動起來,為自己添光彩,為班級爭榮譽,進一步強化學生的文明禮儀行為。
5.“小導游”特色活動。節假日,學生身穿“小導游”馬甲,在老師或家長帶領下,走向街頭,文化旅游景點為游客介紹當地人文、風景,展示文明禮儀風采。
6. 尋找身邊的禮儀活動。結合“春節”“母親節”“重陽節”等進行感恩、孝親教育,要求學生向親人說幾句感謝的話語,做一件體現文明禮儀的實事,尋找身邊的踐行文明禮儀的好榜樣,提高文明品行。
四、攜手家長,共筑教育網絡
培養文明禮儀好習慣,家庭教育是根本。家校攜手,才能形成禮儀教育合力,文明禮儀教育這棵大樹才能枝繁葉茂,生機勃勃。
1. 學校搭臺,家長唱戲。訓練是培養良好習慣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學校制訂相關活動措施,細化各項養成教育的內容,家長配合檢查落實。如“說一句文明禮貌用語”“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好事”“感恩成長中幫助過自己的人”,以21天為一個階段,要求家長做好過程跟蹤及督促。
2. 創新互通,提高實效。為讓文明禮儀教育常態化,可通過完善家校聯系制度,采取多種方法與家長進行溝通。如可利用互聯網通訊方式向家長推送學校開展文明禮儀知識信息情況,讓家長進行關注并點評。家校之間對孩子學習、踐行文明禮儀情況及時關注、反饋,提高了文明禮儀教育的實效。
3. 耕文明田地,播禮儀種子。家長言傳身教是最富情感的教育,最具示范的作用,對孩子的品行發展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可開展“家庭接待日親子活動”,創設條件讓孩子接待客人,讓孩子親身體驗作為主人應表現出怎樣的文明禮儀。在其他人際交往中,家長要鼓勵孩子積極參與,并及時總結、表揚,久而久之,形成習慣。如可讓家長經常參加社區、學校的公益活動,展示出良好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和樂施好善的道德品質,學校對家長的義舉大力表揚和宣傳,小孩在耳濡目染中,心田會播撒下文明禮儀的種子。
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只要積極厚植良好文明禮儀文化,堅持不懈把常識、規范內化為自覺行為,就能形成人人關心文明禮儀,人人踐行文明禮儀的良好局面。
本欄責任編輯 羅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