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仙保
在高中階段,正處于青春花季的少男少女,由于缺乏性教育、不懂性知識而出現的問題越來越嚴重。
作為高中教師和班主任,在開展性教育方面,是較有利的。在我所任教的班上,我會時刻不忘穿插些性教育的內容。在生物課上,我會結合相關內容探討艾滋病的預防及反歧視、男女生理的日常保健等問題;在班會課上,我有針對性的開展與青春期健康有關的內容講解,認真的回答課前學生反饋上來的問題。在班會課上滲透性教育內容是很常見的,我們班的學生一開始接觸時,每次見到我都會不懷好意的笑,但隨著我們之間了解的加深,這種情況基本就不會再出現了。
如果在中學階段,學生還沒有進入性教育領域,那么他們今后面對各種類似情況也會不知道該如何處理。而這也說明,在談性教育的同時也要談性別平等教育,性別平等不是要我們做到不同性別在生理上一模一樣。因為生理性別一般是不能改變或很難改變的。由社會形成的男性或女性的群體特征、角色、活動、責任等,稱之為社會性別,是一個社會化的建構過程。相對于生理性別而言,社會性別是可以改變的,這是性別平等教育的基礎所在。
其實,很多中學開設了性教育課程,不過由于制度和政策等方面的原因使他們沒辦法組織開展。在教師群體里,支持的教師認為,性教育對于高中生而言是十分必要的,如果能對他們有正確的引導和相應的預防措施,教師與家長也會不再那么擔心。當然也有一些教師表達了擔憂,他們擔憂的是如果開展了性教育,學生卻無心向學該怎么辦;還有如果部分家長反對、鬧事,媒體炒作,對學校的聲譽會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
在性教育課堂上,應以客觀的態度去講性、講性別。此刻,還有許多花季少男少女面臨著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根源在于家庭、學校和社會要有正確的教育和引導,賦予這些學生足夠的能力去辨別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