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冰
【摘要】在互聯網發展的大背景下,高校圖書館在發展中迎來了新的挑戰,在圖書管理及服務方式方面面臨新要求。高校圖書館要想實現與時俱進地發展,就要不斷創新管理的途徑,使圖書管理更加高效和合理。基于此,文章對高校圖書管理的創新性途徑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有助于目前高校圖書管理工作的進步。
【關鍵詞】高校圖書管理;創新性;館藏資源建設;管理服務;管理理念
高校圖書館是學校儲存文獻以及信息的地方,在學校發展中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同時,高校圖書館也是學校發展的支柱,具有倡導讀書、組織讀書以及服務讀書等方面的作用。就圖書管理而言,其主要指的是對現代化的管理學原理以及方法進行運用,在計劃、組織、指揮、協調等活動的作用下,對圖書館的資源進行配置與利用,在學校發展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潛能,最終實現高校圖書館管理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一、現階段高校在圖書管理中的現狀
(一)在圖書的管理職能上存在問題
一直以來,圖書管理中比較基本的職能是對文獻信息進行搜集、儲存以及傳播。21世紀以來,高校圖書管理這一職能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20世紀60年代到現在,特別是近30年來,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以及通信技術都得到了迅猛發展,并在現實生活中得到了綜合性運用,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在這樣的信息環境下,圖書的文獻信息生產和流通機構都面臨新的挑戰,文獻信息利用逐漸轉向平民化。這是高校圖書信息逐漸大眾化的體現,也是社會發展的進步。在這一環境影響下,高校圖書管理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就要不斷促進圖書管理職能的提升與優化。
(二)沒有比較先進的管理模式
很多高校圖書館采用的是封閉式管理模式,主要對書籍的質量、數量以及文獻數據加以重視,而忽略了讀者地位,采取的是被動式服務,導致部分信息資源并不能被充分利用。信息網絡化時代已經來臨,讀者在書籍方面的需求量也與日俱增。這樣單一簡單的服務模式存在很多的弊端。因為管理者不能對不同讀者在書籍上的需求有所了解,也就缺乏了個性化服務的基礎,導致一些文獻無人問津,有的讀者所關注的文獻卻出現無從借閱的現象。除此之外,該類型的管理模式阻礙了圖書管理者自身專業素質的進一步提高。很多圖書管理人員滿足于現狀,從來不進行自我學習,不提高自身綜合能力,不具備創新精神,嚴重影響了圖書管理工作的正常發展。
(三)沒有專業的圖書管理人員
這幾年來,科學技術發展的步伐不斷加快,很多圖書管理者自身的綜合素質嚴重不過關,不能與時俱進,也不能滿足社會提出的要求。因此,非常有必要對專業化的圖書管理人才進行引進。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圖書館的認識是“清水衙門”,薪資低,機遇少,沒有發展空間。這在一定程度上對專業的管理人才的招聘起到阻礙作用。
(四)沒有充足的圖書資源
現階段,人們對于圖書資源的態度是一味地追求數量,而對質量采取了忽視的態度。體現某一學科中比較嶄新的研究成果的一類圖書也逐漸被人們忽視。部分高校的圖書館規模較小,圖書資源相對分散,加之資金不充足,導致圖書資源嚴重缺乏。很多高校一味地對自身所收集的并無實際價值的圖書資源進行保存,或者對時間已經非常久遠的沒有加工的圖書資料進行保存,不能有效滿足高校師生真正的圖書需求。
二、優化高校圖書管理的創新性途徑
(一)加強對館藏資源的全面建設,促進館藏質量的提升
對于高校圖書館的發展來說,要按照本校學科建設的發展趨勢,對館藏結構以及布局進行調整,將自身專業的特色與文獻類型的特色凸顯出來,針對性地建立重點學科數據庫,從而實現對高校教學以及科研的服務。例如在高校圖書館中,對于教師所發表的論文以及專著的收集,應加強對能夠展現高校圖書館自身特色的資源庫建設,主要有博碩士論文數據庫和教學參考書數據庫等。高校圖書館要將關注重點放到挖掘知識、整合知識以及揭示知識方面,加強對知識的生產以及傳播,并能夠對創新型知識進行創造,不能僅僅局限于圖書的借還服務。要讓高校圖書館的管理人員成為信息知識的導航員,促進第二次文獻和第三次文獻與網絡專題的數據庫等方面的建設,不斷滿足讀者對新知識產品的需求。
(二)加強對圖書資料的進一步利用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高校圖書館在發展中缺乏較為健全的管理制度,導致高校圖書館中的很多資料被個人長時間占用或流失。一些工作人員以及教師被調離學校,在圖書館中所借的圖書也被帶走。部分教師為了方便自己的閱讀和教學,所借的圖書和資料很長時間也沒有歸還。加之,學校在經費上存在嚴重緊缺的問題,每年所購買的書籍都非常有限,導致出現圖書和資料嚴重不足等問題。為了有效解決這些問題,要加強對圖書管理規章制度的重視,使得相關圖書和資料得到充分利用。例如,教師和工作人員調出之前,必須要及時歸還所借走的圖書和資料,還要出具圖書館所開的證明,然后才能辦理調離手續;學生畢業的時候,如果沒有圖書館所出的證明,那么就不能辦理離校手續和獲得畢業證。
(三)加強對圖書管理機制的改革
對于高校的圖書管理來說,主要是根據圖書館的客觀規律,按照管理工作的基本內容以及程序,在計劃、決策、組織、指揮等職能的作用下,合理地對人力、物力以及財力資源進行運用,能夠讓其發揮最大的效益,從而實現預期的管理目標。以往的圖書館管理人員能夠憑借自身的知識以及經驗,運用手工作業的方式,對文獻進行采集與整理,對文化典籍加以保存。目前非常有必要對現階段的管理方式進行轉變,實現科學管理,將藏書、設備以及人才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使高校圖書管理能夠進一步實現計劃性、合理化、規范化。圖書管理人員應該擁有先進的管理水平,為學生及教師提供足夠的圖書信息。
(四)加強對管理服務的創新
圖書館是讀者獲取知識的搖籃。就圖書館管理來說,要時刻遵循為讀者服務的理念,并向讀者提供信息資源,讓圖書館中的每一本書都有屬于它的讀者。所以,圖書館中所儲存的文獻資源在利用率上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就要求管理人員充分發揮導航作用。高校圖書管理已經對信息技術進行了普遍應用,對于管理人員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已經從簡單的借還和閱覽等方面的傳統服務轉向非常有效的、科學的和規范化的服務。例如,在網絡平臺的作用下對信息資源進行共享和互補,并提供專業化的導航服務,向讀者推薦好書,給讀者提供咨詢性服務、知識型服務以及個性化服務,創造一切條件給予讀者幫助,時刻以主人翁的身份為讀者提供服務。
此外,館員素質的提升也是高校圖書館管理服務創新的重要內容之一。注重提高館員基本信息素養、道德水平,為圖書館的全面建設提供充分的人力資源條件。這就要求管理者從新進人員的招聘工作入手,著重考查工作人員是否具備良好的思想品德、較高的專業能力等綜合素養,做好信息技術培訓工作,為圖書館管理提供有效服務。在人才的選用上,要能上能下,能進能出,堅持唯才是舉,堅決杜絕任人唯親和論資排輩的現象。各個崗位要實行競爭上崗,追求崗位工作的勞動數量和勞動質量,不搞“大鍋飯”。同時要認真做好員工培訓工作,鼓勵員工繼續深造,既要營造公平競爭的氛圍,也要增加投入,采取切實有效的激勵措施。
(五)加強對管理理念的進一步創新
高校圖書館的發展是否可以做到與時俱進,主要取決于圖書館管理理念能否實現創新。加強資源共享,對圖書館的管理理念進行創新,主要可以通過三種途徑來實現。一是逐漸由普通的建設轉向特色的建設。現代化的圖書館要時刻站在宏觀的角度上考慮自身建設,把對資源的建設放在合作與共建的前提下,并加強特色化建設。二是促進圖書館在發展中的創新。要想讓圖書館實現轉變和發展,就要樹立競爭和協作的思路,對以往圖書館的獨立與封閉管理進行改變,使得跨地區和跨部門協作得以實現,同時,還要加強對圖書館聯盟的建立,促進合作,共同進步。三是加強圖書館職能以及功能的創新。就圖書館的發展現狀來看,在管理過程中有很多問題,這就要求運用創新方法加以解決。只有讓管理人員主動地對管理方式進行探索和研究,高校圖書館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創新是推動社會進一步發展的動力和源泉,如果缺少了創新,就會出現因循守舊的現象,不能與時俱進,最終會被社會所淘汰。在高校圖書管理中要做到與時俱進,在各方面管理中都要做到創新,讓高校圖書館的信息資源能夠發揮高效的作用,推動高校圖書館管理工作的進步和發展。
【參考文獻】
[1]羅樺.高校圖書管理創新方法與途徑[J].科技展望,2016(16):220.
[2]沈文英.新形勢下高校圖書管理創新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11):207-208.
[3]馮毅.物聯網技術下的高校圖書管理創新[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3(08):174-175.
[4]周燕清,王超.試論高校圖書管理與文獻信息服務模式的創新[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0(25):45-47.
[5]黃瑤娜.高校圖書資料管理工作創新途徑探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33):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