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霞
【摘要】隨著卓越校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高職教學質量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教學質量不但關系到高職院校的未來發展,同時也是體現高職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以質量體系建設促進高職卓越校建設已經成為當前高職院校發展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塑造高職院校社會形象,增強其社會影響力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卓越校建設;高職院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構建策略
2015年,教育部下發《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針對高職院校2015-2018年的發展做出了明確規劃,同時也是高職卓越校建設的重要指導綱要。高職院校在教學目標的設定上與一般院校有很大區別,主要以專業化、應用型人才培養為主,因此在教學質量保證體系建設中也有其特殊性,主要需要構建兩大保障體系:一是高職院校自身的教學質量保障;二是社會、政府等相關部門基于高職教學評價所構建起的外部質量評價體系。通過師資配置、教學制度和設施建設,形成與教學質量相關的有機整體,以此為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必要的內部、外部環境保障,發揮自我激勵和自我約束作用,促進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的提高。
一、高職院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概述
(一)高職院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構成要素
高職院校與普通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有著較大差異。高職教育主要側重于培養綜合素質過硬、職業能力突出的技術人才,主要服務于生產、管理第一線。因此在其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設中,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一是院校自身所制定的教學質量保障標準;二是政府及社會用人單位對高職院校人才標準所構建的外部質量評價標準。通過教學師資、軟件、硬件配套建設等有利條件形成穩定的教學體系,以此保障教學質量處于穩定水平。該體系的運行有利于保證高職院校對教學質量的自我約束,進而發揮自我激勵和自我完善作用,實現高職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二)高職院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特征
教學質量并非一個固化的靜態概念,而是具有奠定基礎的動態變化特點,不但要需要滿足人才培養的各項需求,同時也需要在教學內容、教學模式上不斷創新??傮w而言,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特征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建立在文本規范基礎上的客觀保障體系;二是建立在教學實踐基礎上實施保障體系;三是以改革創新為基礎的、動態性創新型質量保障體系。
(三)高職院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作用
高職院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具有良好的激勵作用,能夠促使教育工作者對自身能力做出客觀評價,同時增強教育責任感和使命感。質量保障體系建設,有利于發揮良好的引導和完善作用,促使高職院校主動發現教學當中存在的不足,從而建立更明確的人才培養目標,不但可以優化教學手段,還能提高教學質量。同時其監督作用能夠得到充分發揮,有利于建立起針對高職教學質量的社會監督體系,而高職院校也能夠根據監督反饋對教學得失進行客觀梳理,并以此作為改進教學的基礎依據。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有利于對高職院校教學質量進行全面評價和鑒定,從而了解其教學質量是否保持在穩定水平。
二、卓越校建設理念下高職院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面存的在問題
從當前高職院校課程設置情況來看,主要由通識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以及實訓等課程內容組成。這一教學模式過于強調理論教學,學生獲得的實踐機會較少,進而造成學生崗位實踐技能不足。同時教學手法較為單一,考核方式缺乏創新性和靈活性,教學中很難體現出學生主體性,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而學習評價以筆試為主,對于學生專業技能的考核不足,尤其是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考核尤為缺失。院校與企業之間缺乏必要合作或合作的深度不夠,從而造成學生實踐空間不足,學生很難在實際工作崗位上去體驗,對其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操作模式、配合作業等了解不足,這些都會造成學生的實操能力難以得到充分發展。
(二)師資水平有限,教學資源缺失
教師是參與一線教學工作的主體,同時也是保障教學質量的核心要素。但是由于高職院校教學任務重,待遇偏低,因此使得教師數量嚴重不足,而且教師素質有待提高。不少教師教學理念陳舊,職業實踐能力不足。這些問題都會影響到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而教師教學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質量和職業素養水平。當前高職院校所使用的教材與普通高校相似,兩者很難體現出明顯區別,但是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與普通高校有很大不同,這一點很難在高職教材上有所體現,進而造成學生學習目標不夠清晰,難以體現專業特色。高職院校在圖書館、教學實踐基地、教學設備等建設當中也存在一些缺陷,與教學需求還有一定距離,這些都會影響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教學管理與評價缺乏民主性
當前,不少高職院校在教學管理中仍以傳統方式為主,在教學中追求整齊劃一的教學效果,同時對于學生的個體差異、專業差異卻有所忽視,進而造成學生崗位適應能力和職業創新能力不足。在教學管理中缺乏民主性,管理層與基層教學者很難展開平等交流,教學評價指標也局限于學生成績這一單一元素,對于學生實踐能力、崗位操作能力、職業道德的培養等僅局限于理論教學中,很少結合學生專業不同進行差異化評價。而且由于校企溝通脫節,高職院校管理對于教師意見反饋、用人單位評價等重視不足,很難形成及時反饋并在教學管理中加以完善。
三、基于卓越校建設的高職院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策略
(一)改變高職院校教學理念
卓越校建設首先需要高職院校積極轉變教學理念,不斷創新質量意識。首先需要高職院校具有清晰的教學定位,認識到高職人才的培養需要突出技能型特點,不能機械地復制一般高校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則需要結合產學研一體化發展,著力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在教學質量管理中要突出生本理念,突出學生的教學主體性,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為主導,全面提高高職教學質量。在教學當中要有鮮明的質量關,以面向學習就業以及專業性人才培養為基礎,找準自身定位,結合市場需求進行專業學科設計,為市場推送更多高質量人才。高職管理者需要認識到,只有構建全民的質量管理體系才能在社會競爭中站穩腳跟,實現教學質量的持續提高。
(二)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
卓越校建設需要以卓越的教師隊伍為基礎。高職院校要不斷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積極引進高素質教師資源,注重青年教師培養,使之成長為專業的教學骨干。也可以利用外聘形式吸引專家來校講課。在高職院校教師隊伍建設中,需要突出政府和學校的協調作用。政府需要結合高職院校發展需求制定科學的引導扶持制度,為人才流通打通道路。高職教師隊伍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需要對其資質進行嚴格審核。教師可以深入合作企業參與到生產第一線,參與企業技術研發,從而提高教師的專業教學水平。同時,高職院校需要積極引進高素質的專業化人才,在教師隊伍中形成良性競爭機制,從而提高院校的社會知名度和生源競爭力。
(三)完善教學過程
在卓越校建設中,教學流程的優化是一項重要內容,同時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在教學目標的設定上需要體現出多元化與可操作特色,針對人才需求、學生專業素質培養設定相應的教學目標,保障教學目標的可持續發展性和完整性。在專業設置上需要充分了解就業特點,尤其是對于熱門就業專業進一步加大教學力度。在教學管理方面則需要體現出寬松、靈活的特點,給予高職生更廣闊的發展平臺,促進實習、實訓教學的開展,以此作為評價學生專業能力的重要指標。建立起針對教學質量評價的科學體系,能夠主動查找自身教學不足,通過自我完善促進高職院校的自我發展。
(四)改善教學環境
教學環境對于良好的高職教學學風建設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有利于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建設,同時也為高職院校建設卓越校創造了良好的物質和人文基礎。良好校風、學風的建立,有利于增強高職院校軟實力。同時在硬件建設中進一步加大實施力度,購置先進的教學設備,建立健全實訓基地模式。在校外實踐基地建設上要引入高科技設施建設,提高學生實訓的直觀性和生動性。政府則需要針對高值院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建設出臺相應的資質評估和監督評價政策,做好教學資源的合理分配,進一步突出高職教學特色。
四、結語
高職院校建設卓越校已經成為教學管理創新的重要途徑和提升高職院校整體實力的必然選擇。其中,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有利于突破傳統教學弊端,以高職院校可持續發展為基礎,逐步提高職院校的社會影響力和生源競爭力。在著力提升自身教育水平的同時,還需要發揮社會與政府的協調聯動作用,通過多方努力構建起高職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為高職教育高效發展,培養高端應用型人才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榮華,許士群.高職院?!半p師素質”教師隊伍建設的有效途徑[J].成人教育,2007(04):67-68.
[2]王同坤,馬愛林.高校教育教學質量影響因素分析與保障體系構建[J].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1):7-11.
[3]范唯,馬樹超.切實解決提升高職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問題[J].中國高等教育,2006(24):40-42.
[4]丁金昌.實踐導向的高職教育課程改革與創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01):59-60.
[5]汪建云,王其紅.高職教育政校企協同合作的困境與突破[J].中國高教研究,2014(01):9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