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雙喜
【摘要】服裝工藝教學的發展是隨著服裝設計行業的發展而形成的,由于服裝工藝教學中更加強調學生的動手應用和實操能力,因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結合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模擬、訓練機會。文章在此基礎上,主要對信息技術在服裝工藝教學中的應用方法和應用效用進行了研究與分析。
【關鍵詞】信息技術;服裝工藝;教學;應用
【基金項目】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學改革研究立項項目。項目名稱:現代信息技術在服裝設計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項目編號:湖南省湘教通[2012]410號-371。
服裝工藝教學中,傳統的教學形式大多是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案例分析,按照課本思路對學生完成相關知識的傳授,但是這種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過于落后和刻板,學生能夠獲取的有效信息資源較少,直觀性較差,從而導致學習效果不理想。如今,在教學中,應用多種不同的信息技術,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服裝設計能力和服裝制作能力。服裝工藝教學要求學生掌握理論內容的基礎上,培養和提高動手實踐能力。在教學中應用計算機軟件能夠使學生完成不同服裝項目的學習操作。
一、信息技術在服裝工藝教學中的應用內容及原因
(一)課程綜合性要求
服裝工藝教學中,學生不僅需要掌握服裝設計和制作知識,還要了解專業素描和時裝攝影等相關內容,因而學生的課程學習具有綜合性和多樣性的特點。在這種學習背景下,僅對學生進行課本理論知識教學,學生大多是通過死記硬背的形式完成概念、方法等內容記憶,課堂學習效果不佳。服裝工藝教學中的主要內容包括立體構成、專業素描、平面構成、服裝設計、服裝美學、服裝展示和時裝畫技法等,對于不同內容的學習學生需要有自己的專業理解角度[1]。服裝工藝教學中,教師鼓勵和指導學生應用不同的信息技術軟件,能夠促進學生動手能力的不斷提高。例如,學生在服裝設計中首先需要確立自己的設計理念,繼而根據造型構思完成初步設計,然后需要對服裝細節部分進行精細化處理,包括服裝材料、用色和搭配元素等的選用,最后需要在服裝展示中整體觀察設計效果,做好后續的設計補充與完善工作。傳統的服裝工藝教學中,學生需要通過紙筆作畫設計,工作量大,修改頻次多,操作不方便;而借助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提高學習、操作效率。
(二)工藝技術性要求
Photoshop軟件的應用能夠完成平面構圖工作,實現服裝用色設計的對比處理。通過數字圖像編輯軟件的應用,學生能夠更加準確和便利地計算服裝設計尺寸,保證服裝整體比例安排、控制的合理性[2]。服裝工藝教學中老師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上予以改革和創新,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為學生示范不同服裝設計軟件的應用,使學生能夠更加充分地認識到現代服裝的設計流程、制造的流程、工藝、手法和基本要求,使學生能夠在自主練習中不斷提高軟件的操作水平。服裝工藝教學中常用的設計制作和畫圖軟件還包括矢量圖形處理軟件、PAINTER軟件、PAGEMAKER軟件等。在多種信息技術的應用下,學生能夠處理好不同服裝工藝問題,促使專業技能和水平在綜合性的實踐活動中能夠得到充分的鍛煉和提升。
(三)職業技能培養要求
信息網絡技術的應用與發展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生產、設計工作中應用不同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能夠提高產品設計、生產和制造的合格率。服裝工藝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教學,體現了現代職業課程的與時俱進,具有提高課堂效率和提升教學效果的作用。服裝工藝教學不屬于理論性課程教學,課本中的理論知識是為了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服裝設計和制作常識,在實際教學中以學生的服裝實際操作技能培養為主。在傳統的課程教學中教師主要是在案例分析的基礎上加以簡圖說明,學生思維結構不完善,難以對要點知識充分掌握。而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可以應用分部圖幫助學生細化服裝工藝流程中的各個關鍵點,更加深入地講解,同時還可以讓學生觀看視頻,使學習更加直觀、生動。在這種教學方法下,學生一方面能夠觀看教師演示服裝設計流程,另一方面又能夠對服裝工藝中用色處理、版型處理和口袋隙縫處理等能夠有更加詳細的了解。
二、信息技術在服裝工藝教學中的應用作用和價值
(一)提高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
服裝工藝教學中學生掌握的知識內容較多,而服裝工藝流程多,內容復雜,同時又具有專業性強的特點,因而學生的總體學習難度較大,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學生需要同步調用自己的眼睛、耳朵和大腦等觀感系統完成教學信息的接收,從而保證學習效果[3]。有實驗研究表面,應用聽覺學習,三天后知識獲取量由原有的70%下降到20%,下降幅度大;并用聽覺和視覺學習,三天后知識獲取量由原先的85%下降到65%,總體下降幅度不大。因而在服裝工藝教學中,如果學生能夠手腦并用,結合聽覺學習和視覺學習,就能夠有效提高學習效果,保證較好的課堂學習效果。應用信息技術教學,學生能夠在新穎、生動的學習模式中積極思考,提高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服裝工藝知識掌握程度也得到提高[4]。
(二)提高課堂效率
由于服裝工藝知識內容系統化特征明顯,因而在實地講學中,教師需要根據不同教學單元中的課程要求,制訂不同的教學計劃。在常規性的課堂教學中,一方面教師要進行板書書寫,完善知識架構,便于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提取重點內容;另一方面,教師還要應用不同的圖例為學生進行服裝工藝細部知識的講解,保證服裝平面與立體結構的處理等。由于在課堂上書寫內容過多,占用的課堂時間較多,教學效率不高。應用信息技術教學,教師直接為學生播放電子課件,通過鼠標操作,隨時為學生進行知識點補充,對于服裝工藝作圖與展示細節也可以在設計軟件中為學生展示全部出來流程[5]。服裝工藝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實現學生課程學習的動態化、直觀化,具有形象、生動的特點,課堂效率得以提高。
(三)個性化教學,實操技能提升
服裝工藝教學中對不同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專業能力和水平選擇難度層次相對應的學習軟件。關于服裝設計,不僅需要對服裝造型予以構思,同時要在用色上做好基礎搭配,增強服裝設計的美觀性和實用性。在相關內容教學中,教師應用多媒體系統為學生完成分級教學,使學生能夠在不同章節內容的學習和掌握中逐步提高服裝設計操作技能[6]。實現信息化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在網絡條件和多媒體環境下獲得更多的學習資源和操作應用機會,開拓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職業素養。信息技術教學中模擬訓練增加,為學生集中創造了服裝工藝職業操作條件,使學生能夠充分認識到服裝專業學習的要點即專業性和技能性,教學個性化特征凸顯。
(四)形成互動課堂,實現專業技術交流
服裝工藝教學中學生需要學習和掌握的綜合性知識較多,但是服裝工藝學習不僅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動手實踐能力,同時還需要具有創新設計能力,在相關課程學習中學生由于個人的藝術理念和服裝工藝理解思路不同,學習差異性和服裝工藝操作差異性也較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用信息技術能夠更全面地展示服裝工藝全流程,使學生能夠在集體討論和課堂互動中加強學習方法和學習經驗的交流。例如服裝工藝中關于服裝版型和結構制作等問題,傳統教學中教師大多是根據課本中部分平面示意圖為學生講解,講解內容不夠連貫和系統,學生的服裝工藝學習較為籠統和抽象[7]。而在信息化教學中,可以整體展示服裝制作步驟,包括西褲后開袋設計、口袋嵌線位置處理等,學生均可以通過多媒體信息設備更加直觀、全面地觀看制作程序。學生還可以根據視頻內容,談論嵌線處理是先燙好寬度再縫合還是縫制時即對準壓腳寬度完成口袋方法,對不同服裝工藝予以討論能夠促使學生服裝設計和制作手法、經驗增長,奠定良好的職業技能基礎。
三、結語
服裝工藝教學中涵蓋的服裝結構性知識和服裝設計性知識較多,因而學生在專業課程的學習中既要能夠充分掌握和理解課本理論知識,又要能夠在深入分析的基礎上在服裝設計與制作中融入自己的創新概念或個性化內容。服裝工藝教學課堂、書本式教學,學生總體學習理論有余,實踐不足,專業實踐性較差。針對這種情況,在課程教學中積極應用多種信息技術和信息軟件,如服裝CAD、Photoshop等技術應用,能夠有效幫助學生完成服裝平面構成、專業素描和服裝色彩搭配等工作。信息技術在服裝工藝教學中的應用既能夠促使學生課程學習渠道拓寬,實現傳統教學模式改進與創新,又能夠促使學生在模擬訓練中不斷強化服裝工藝學習的概念,使學生服裝工藝課程學習不斷趨向于實踐性,有利于學生動手能力培養,對學生的職業發展和職業規劃具有重要作用,教學意義顯著。
【參考文獻】
[1]蘇軍強,萬里,金蕊,等.增強現實技術在服裝工藝類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紡織服裝教育,2016(03):245-247.
[2]胡娜.信息化教學模式下中職服裝工藝教學的創新與探索[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5(10):130.
[3]徐加娟.服裝跨界設計教學的思考——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服裝跨界設計教學模式探索[J].現代裝飾(理論),2015(10):280-281.
[4]常元,楊旭.服裝高職工藝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職業能力的探索[J].遼寧絲綢,2015(01):45-46.
[5]宋麗.信息化教學模式下中職服裝工藝教學的創新與探索[J].現代裝飾(理論),2015(03):275.
[6]朱云云,侯萌萌.現代多媒體技術在服裝工藝課程教學中應用的優勢[J].才智,2014(03):168.
[7]曹黃.市場需要高校培養什么樣的服裝設計師——服裝教學改革中如何適應市場的探研[J].現代裝飾(理論),2013(02):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