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綺夢
摘 要 作文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以來頗受語文學界和社會的廣泛關注,關于作文的教學和寫作研究成果也是碩果累累。但是,在農村初中教學過程中,作文仍舊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大難點,同時,教師與學生對于作文的教與學的過程都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教師的教學理論知識掌握程度不夠,作文命題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結合程度不夠,同時,考試評價方式不合理等因素造成了學生的作文遠離了生活實際,對生活認識膚淺,缺乏真情實感。
關鍵詞 農村生活 初中 作文教學 研究
中圖分類號:6243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中學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和重點,也是讓學生感到頭痛的一個問題。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初中教師與學生共同面對作文的改革,如何教作文和寫作文已經成為初中作文需要關注的重點。雖然《語文課程標準》中對作文教學有了明確的要求,對各學段的作文教學做了具體的規定,可是如何具體落實作文教學要求、用什么有效的方法解決作文難教、難學的現狀,是每一個語文教師要攻克的難題。所以,為了提高初中作文的寫作水平,我們應該加強對初中作文的生活化研究。
1生活化作文教學的特征
1.1突出學生寫作主體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生活化作文的教學中,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鼓勵他們大膽寫文,使之能得到充分自由發展。學生的思維是作文寫作的基礎,缺乏情感體驗的主體,將無法完成一篇作文的寫作。離開了兒童的生活真實,追求大而空的思想,往往使學生的寫作落入胡編亂造或者套用別人文章的境地,以至于造成說的、做的、想的不一致,甚至出現嚴重的人格背離現象。所以,教師在對初中學生進行作文寫作過程中,應該加強對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視,加強對他們獨立意識的培養,積極鼓勵他們勇于表達內心的真實想法。
1.2寫作過程真實完整
應試教育下的作文冥思苦想,東拼西湊,一篇作文的完成要經歷“坎坎坷坷”,寫完了這句,下句還沒有一點思路,“走一步說一步”的現象很嚴重,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學生在進行作文寫作過程中,思路不清晰、不明確,同時缺乏生活化的寫作素材。生活化作文教學不是專門的技巧訓練,是學生以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將作文寫作的各個環節相銜接,使學生對作文中的生活情節感觸更加深刻,同時,加強對人生價值觀、世界觀等的正確認識,將對生活中的感受融入到作文寫作中。
1.3作文寫作主題生活化
受應試教育的束縛,作文的命題大多是教材、學生圍繞已經確定的中心主題進行寫作,教師對生活素材進行預先編造,利用作文教學對學生進行指導。在“立意本源”的作用下,學生的作文寫作過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部分學生過于揣摩命題者的心思,同時,直接利用身邊書籍中的素材進行寫作,這不僅不利于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而且也不利于學生真實情感的表達。所以,教師應該組織學生用自己的記憶去采集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捕捉生活,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思想去表現生活。只有這樣,學生的寫作水平及寫作質量才有質的變化,學生才能夠真正的體會到生活化的作文課堂。
2農村初中生活化作文教學中教師的指導策略
2.1提升學生自主與合作能力
現在教材的寫作題目有好多是可以自己完成的,不需要合作探究,查找資料,學生在記憶中就可以找到材料,比如,在作文中對人、事、物的描寫,學生可以利用多種游戲或節目等提升學生的自主與合作能力,但是,由于農村孩子性格比較害羞,同時與他人分享成果的意識不太強、普通話水平不是很高等,都直接影響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與寫作能力的提高。在教學中考慮學生個體發展的不均衡性及個人特長,自由結組,并由教師合理調度,使整體上每組勢力相當,懸殊不要過大。組內也要合理分工,有人負責策劃方案,有人負責搜集材料,有人負責記錄等,使每個組都能夠人盡其用,發揮各自長處,順利完成任務。完成小組活動的整個過程也可以作為學生寫作過程中的生活化素材,從而提高初中作文的真實感。
2.2引導學生關注生活
用心體察點點滴滴的生活小事,蘊含著智慧與學問,用心體味絲絲縷縷的人情事故,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這樣才可以寫出文章。由此看出,在我們的生活中存在很多的生活素材,我們在對學生進行作文教學過程中,應該積極拓寬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加強學生對生活的關注,從而發掘、篩選、積累更多、更精彩的生活化的寫作素材,為寫文章打好基礎。
2.3引導學生關注人生
我們提倡作文教學要引導學生關注人生,作文具有正確引領學生在生活中學會做人、發揚主人翁精神的社會責任,作文要求學生認真思考自己精彩的生活。所以,在對初中學生進行教學過程中,應該正確引導學生積極面對人生,加強對農村生活的關注,增加對農村生活素材的積累,進而更好的提高初中學生的作文素質水平。教師安排學生對名人傳記、史實記錄之類的資料進行專題分類閱讀,間接獲得精彩的人生閱歷,學生在對名人的了解認識中,不斷反思自己的人生社會經驗,同時充實自己的人生。
2.4引導學生關注自我
作文中失去了自我,也就丟掉了自己的個性與思想,會迷失自己的精神家園。所以,學生應該學會對自我的關注。對自我進行關注的方式有多種,諦聽、反思或審視等都可以提高學生對自我的關注程度,尤其是寫日記能夠很好的加強學生的自我關注。寫日記既是學生進行關注自我的一種方式,也是鍛煉作文寫作的的良好措施。同時,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開展“說說我自己”、“小故事大道理”、“一句話評論身邊事”等活動,也可以讓學生有效地關注自我。學生通過寫日記和參加活動,在學生增加對自我關注的過程中,他們自身也就能夠更好的體會到生活的感覺,加強對中學生精神家園的構建,從而為初中學生作文的寫作提供更多的生活素材,提高作文寫作水平。
3結束語
本文通過對生活化作文教學的特征、農村初中生活化作文教學中教師的指導策略的研究分析,明確了生活化的作文素材對于農村初中學生作文寫作的重要性。為了更好的提高初中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初中教師應該從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人生等多個途徑加強學生對現實生活的感悟,從而為作文的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李晶.農村初中生活化作文教學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4.
[2] 井含祥.談農村初中生活化的作文教學[J].文學教育(上),2014(08):69.
[3] 崔書燕.農村小學生活化作文教學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5.
[4] 劉俊波.初中生活化作文教學策略探究[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3(06):44-4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