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華南師范大學大學城圖書館的“墨友會”和“圖書漂流角”的創新服務的成功經驗為高校圖書館創新服務帶來了以下啟示:切合讀者需求,結合實際,因館制宜,準確定位,通過某些特色服務項目的發展,形成本館的服務品牌,增強圖書館在新服務環境下的服務競爭力。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特色服務;實踐啟示
一、高校圖書館特色服務的內涵
高校圖書館的特色服務是為了契合大學生讀者閱讀需求的變化,高校圖書館即從原始的被動等待讀者服務工作狀態轉型主動宣傳服務工作類型轉變,常以“館員專業服務和資源特色服務”的完善與建立最為突出。鑒于多年的圖書館工作經驗,現以華南師范大學大學城圖書館的“墨友會”和“圖書漂流角”為例,闡述一下對高校圖書館館員專業服務以及利用資源特色服務的工作發展進行了深刻的探討。圖書館擁有充裕的館藏資源,利用豐富的文獻資源優勢,學生可以根據需要選擇豐富充實的書刊及電子資源閱讀內容。高校可根據廣大師生讀者的學習需求提供必要的特色資源服務幫助。合理采購與高校大學生學科專業、文化知識、思想教育等相關的書刊,豐富學生的課外優秀閱讀書刊,使高校大學生得到文學方面的藝術熏陶,從而提高了大學生的基礎素質教育內涵,同時也提高了圖書館全方位學科知識領域的文獻收藏質量和文獻品位,使高校大學生在校期間運用知識的海洋醞釀全科人才的可塑性教育,從轉型意識形態領域加強了高校圖書館紙質版書刊及電子網絡資源的特色建設發展。使高校圖書館在知識經濟時代發展中,不斷拓寬和創新圖書館的資源利用功能,使高校圖書館的書刊資源載體由傳統的紙張出版物向紙質與多媒體形式并存的轉型共榮期發展,結合網絡環境下的數字圖書館配合大學生教育教學工作,深刻展示高校圖書館全方位地為師生讀者提供豐富、優化的館藏特色資源,定期開展推介電子和網絡資源推新知識講座,即利用網上多種數據庫或電子刊物來輔助高校教科研教育教學工作,利用充分多元化的新型圖書館特色館藏資源為大學生教育、教學提供精彩豐富的知識保障。
二、高校構建特色服務創新的必要性
高新技術的發展,網絡環境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已經認識到21世紀是創新的世紀,創新服務將在社會生活、生產、經營、管理等活動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因此,高校圖書館只有不斷構建創新服務體系,為教學、科研,社會提供特色服務,才能適應時代需求,增強圖書館在新的服務環境下的服務競爭力。
三、華南師范大學“墨友會”和“圖書漂流角”特色服務實踐啟示
(一)“墨友會”和“圖書漂流角”特色服務情況簡介
“墨友會”,會成立于2012年,如今已有50多個會員。“墨友會”是館為了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營造圖書館文化氛圍,推動書香校園的建設,提高學生們的文化素養的前提下誕生的產物。近四年來,“墨友會”在圖書館黨政領導的大力支持與領導下,在墨友會成員的不懈努力下,使得圖書館墨友會保持高度的凝聚力,墨友會畢業書畫作品展水平得以逐年提高,進而創作出越來越多的優秀作品。墨友會的成功運行即是圖書館服務創新一個生動的例子。
華師圖書館圖書漂流角于2010年12月15日,以“分享·信任·傳播”為主題的“圖書漂流角”正式拉開帷幕,前期共有10個漂流書架投入使用,2000冊圖書和期刊投漂。“讓讀者更好地閱讀”一直是華師圖書漂流角努力的方向與目標。據悉,漂流角的工作人員會根據讀者的閱讀習慣定時對書籍位置進行調整。每月學生助理都會對圖書進行更新,再通過微博微信等公眾信息平臺把書籍更新消息傳遞給讀者。與此同時,圖書館圖書漂流角與綠色文明社團合作的教材漂流活動,也為華師學子帶來了便利的教材資源。為了給華師讀者提供更貼心周到的服務,漂流角正在逐步完善圖書自助投漂系統、投漂教材預訂系統和新書推薦系統等。到目前為止,圖書漂流,累計投票圖書12090冊,回漂率高達93.5%,毫不夸張地說,華南師范大學圖書館的圖書漂流角是國內現存的規模最大的圖書漂流角。“圖書漂流是善舉也是義舉。多年后如果我再回到母校圖書館參觀,一定也會為我今日為其付出的努力而感到自豪。”負責圖書漂流角工作的學生助理蔡逸航說。由此可見,圖書漂流角活動在學生中產生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也是得到廣大讀者的深度認可。
(二)“墨友會”和“圖書漂流角”特色服務實踐啟示
1.獨特的人文環境優勢
高校圖書館不僅是輔助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地方,還是博覽群書充實其他知識的地方。相比于課堂,圖書館更具有自由學生的氣氛,在這種氛圍中學生們可以互相切磋、互相學習、互相比較、互相督促。因此,圖書館是一處獨特的人文環境,主要輔助高校圖書館文化的引導作用,例如圖書館各個閱覽室、大廳、走廊、過道等地懸掛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篇章書畫作品、弘揚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著名科學家、政治家的名言警句等,本著這些外部環境的因素時刻引導著大學生去積極思考和學習,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的三觀意識形態。圖書館開設的“墨友會”和“圖書漂流角”特色服務,借助著圖書館館舍場地的整齊清潔、舒適安靜,溫馨和諧的氛圍,除了培養大學生學習以外,還有助于培養學生自律意識和自覺行為。讓大學生在一種良好的氛圍中受到氣質和素養培育的熏陶,從而在潤物無聲中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審美觀。
2.有效的特色服務途徑優勢
圖書館服務的與時俱進,才能充分利用網頁、網絡數據庫和手機微信、微信公眾平臺等多元化形式加以宣傳閱讀,積極推送弘揚時代主旋律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將大學生在思想教育的同時也受到寓教于讀、寓教于樂、寓教于賞的審美教育。通過微信與學生讀者對話交流,加強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互動與溝通的方式。針對高校圖書館中出現的不文明現象,進行溫馨提示和批評教育;針對學生對圖書館提出的問題、意見、建議和要求,通過交流盡最大努力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為廣大學生讀書、學習、生活廣開方便之門,高校圖書館在轉型創新的過程中把交流互動作為重要的創新改革內容并予以實施。借助圖書館豐厚的館藏資源共享、空間共用的有利的場所。通過傾聽讀者的心聲與其在知識的海洋中漫步交流,開展華南師范大學大學城圖書館的“墨友會”和“圖書漂流角”等實踐活動,真正建立和完善圖書館與大學生讀者溝通互動的長效機制形式,促進圖書館與讀者的良性互動,這樣更有利于圖書館的服務創新活動。所以,互動、交流是創新的有效手段,互動和交流縮短了圖書館與大學生的距離,擴大了圖書館的影響力,使圖書館管理與服務工作能夠更加有針對性地開展。
3.利用特色館藏開展特色服務
高等院校有兩個基本職能:教育和科研。高校圖書館的一般性文獻服務主要針對的是教育職能,而特色文獻服務則主要針對是科研職能。如大學城校區圖書館六樓“歷史學與綜合學科館”所藏《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在2016年正式對全校讀者實行全面全開架閱覽,并設立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專架和專門閱覽區。這一舉動,大大提高我校圖書館古籍文獻資源的利用率,滿足我校高水平大學建設的需要,促進我校教學和科研水平的發展。
4.跟上信息科技時代,勇爭做時代的“潮兒”
隨著Web2.0新網絡模式的出現,博客、微博等網絡工具得到了廣大用戶的青睞,圖書館界也可嘗試著把這些工具應用到圖書館工作中,實現圖書館與用戶之間的交流互動。如“北大圖書館視界”這種出版形式就為用戶全面了解圖書館資源和服務打開了一扇全新的窗口。
四、結束語
總之,特色服務是提高圖書館服務質量的有效途徑,開展圖書館的特色服務可以盡可能最大限度地滿足用戶需求,實現對圖書館資源的有效利用與提供能力,才能高效率地推動圖書館的發展,增強圖書館的活力和競爭力,從而,提高圖書館的知名度。
參考文獻:
[1]李東林.試論高校圖書館的特色化建設[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09,25(4):133-135.
[2]李楯.百年清華:大學之道[J].瞭望,2010(17):47.
[3]余子牛.圖書館特色服務的研究與實踐[J].圖書館論壇,2007,27(4):103-105,133.
[4]李敬平.高校圖書館服務特色與人才培養[J].圖書館論壇,2008,28(6):260-262.19.
作者簡介:
王美婷(1981.12— ),華南師范大學圖書館館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