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當前科技的發展,智能手機的出現完全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其影響力不斷的擴大,而功能也在不斷的提升和完善,這對人們的學習和生活都產生了比較深刻的影響。而當前社會轉型期間,對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而對于手機媒體的特點進行分析,針對當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況進行研究,注重新科技對于大學生的影響,尋找相關的對策來將這些影響轉變成正面的。
關鍵詞:手機媒體;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當前,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成熟和完善,智能手機應運而生,這對于人們的生活和工作都產生了比較重要的影響。獲取信息和資源更加的便捷,但是當前社會觀念逐漸趨于多樣化,而大學生通過網絡也了解了很多的信息,這使得學校不再是權威,導致對于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的教育更加困難,但是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需要找出相關的策略,以此來根據新形勢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進行調整。
一、手機媒體的特點
1.普及比較廣泛
近些年,隨著智能手機不斷的更新換代,已經完全成為了人們工作和生活離不開的一部分,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智能手機已經成為了標配,手機媒體的普及程度比較高,對于人們的生活產生了比較重大的改變。大學生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對于其進行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無疑比較難以開展和進行。
2.便捷和及時性
互聯網的出現引起了現代社會的變革,而智能手機的發明和創造則是二次革命,這使得人們對于信息的交流更加便捷。由于智能手機攜帶比較方便,功能逐漸的多樣化,這是對計算機在很大程度上的彌補。
3.交互開放性
手機的出現和應用只是作為通訊的工具,這使得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更加的便捷,但是現在的智能機在通訊的基礎上不斷的豐富其功能,這使得信息進一步的開放,傳播和交流的速度也不斷提升,這打破了原有的單向性的傳播限制,實現了一對多的交流模式。
二、手機媒體給大學生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1.手機媒體帶來的機遇
當前的課堂教學是比較常用也是廣泛普及的一種教學模式,而一些講座、論壇等逐漸的趨于形式化,達不到預期的目標,沒有實際的效果。而當手機成為了標配,大學生也對手機媒體有著比較強大興趣,借助手機媒體,來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進行探索,會成為教育的主要方式。而智能手機與網絡平臺實現了無縫對接,這在很大程度上拓寬了信息的來源,而時效性也比較強,這能夠拓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平臺,借助這個平臺能夠實現師生之間的互動,幫助教師對學生的思想動向進行及時的把握。
2.手機媒體帶來的挑戰
(1)傳播信息多樣帶來的挑戰。當前,手機媒體接收到的信息逐漸多樣,其中信息的質量良莠不齊,很多學生會受到很多負面信息的影響,這使得對于大學的思想政治教育極難開展,增加了工作的難度。
(2)教育工作者的素養問題。當前手機媒體日新月異,而青少年在這個時期,求知欲和好奇心都比較強烈,他們對于手機媒體的運用比較頻繁,操作也比較熟練,是智能手機最大的受眾群體,而教育工作者對于新事物的接受沒有那么快,相關的意識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得到提升,所以沒有辦法能夠了解到大學生的內心。
(3)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傳統模式的沖擊。傳統的教育模式主要是“說教式教育”,而手機媒體的教育發展逐漸多元化,使得大學生的交流和溝通也逐漸的多樣化,這與傳統的教育模式相沖突。
三、手機媒體環境下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應對策略
1.深化對手機媒體的認識 正確的把握大學生的心理特點
在當前的手機媒體影響下,大學生的心理特征以及交流方式都隨之發生了比較大的改變。教育工作者在開展相關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應該著重抱我手機媒體環境下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對手機媒體環境下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進行積極的探索。重要的是,教育工作者要增強對手機教育的意識,對手機的操作流程等要進行全面的了解,這是開展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礎。第二,就要在相關部門間進行宣傳和配合,對手機的信息進行監管,將一些負面信息的傳播壓到最低。
2.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團隊的建設
對于開展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來說,其難度有客觀和主觀的因素影響。但是打造一支素養比較高的團隊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基礎工作。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團隊建設的工作核心應該放在對手機媒體帶來的發展和變化的適應上,培養出一批對于政治理論的內容掌握比較優秀的同時又比較熟悉當下的手機媒體的隊伍。在進行教育工作的同時,能夠將這些進行廣泛的傳播,在學校內形成比較良好的校風,傳播出自覺獲取健康優越信息的新風尚。
3.充分發揮手機媒體的優勢教育功能
對于當前大學生推廣的手機溝通平臺,如QQ、微信、微博等進行學習和了解,更加準確和全面的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制造與學生交流的機會。例如用微博微信來關注學校的公眾號,對一些熱門話題進行探討,讓學生能夠展開討論,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充分的進行參與,并進行相應的指導。對于校園媒體的資源進行全面的整合,對多媒體設備進行充分的利用了,制作出思想性和人文性都能夠涉及到的手機媒體新平臺。使得整個平臺能夠成為當前手機媒體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娛樂場所。
四、結束語
當前,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這使得信息技術不斷的發展,對人們的生活和學習都產生了比較大的改變。而智能手機在這種時代背景下應運而生,由于其可攜帶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對計算機設備的補充。而當前,信息的獲取來源比較多,大學生又是手機媒體最大的受眾群體,對于手機的使用和操作都比較熟練。但是我國目前處于社會的轉型期,這個過程中思想逐漸多元化,而其中的質量會參差不齊。一些負面的信息會對大學生的發展帶來不好的影響,這也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意義所在,所以就要采取相應的措施,將這些負面的信息影響降到最低,從而保證大學生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徐斌.以手機媒體為主的新媒體在高校學生思想教育中的應用[J].人才資源開發,2014(22):140-140.
[2]童建奇.新媒體的教育影響對大學生思想教育的意義研究[J].讀與寫(上,下旬),2015(21):29-30.
[3]張忠.基于手機媒體的高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實施路徑探討[J].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5):111-115.
作者簡介:
林彩燕(1979—),女,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黨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