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國群
摘 要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多次對"中國夢"的論述引起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工作者的強烈共鳴和高度關注。將“中國夢”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是一項系統工程,可以通過發揮新媒體的作用,在專業課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進行灌輸,開展形勢與政策報告以及組織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等基本路徑,構建高校學習踐行“中國夢”的有效方式。
關鍵詞 中國夢 高校 思想政治
中國夢的提出,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的意義,是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契機。讓中國夢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現時代性、富于創造性以及提升時效性和針對性的本質要求,也是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務。
1解讀中國夢
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同志在參觀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時,第一次闡釋了中國夢的概念,“實現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第二次是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他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彼麍孕牛涸诮h一百年時,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的夢想。在建國一百年時實現“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國家目標一定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一定能實現。”
2中國夢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
讓中國夢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復雜而又系統的戰略工程,需要我們從多方面、多角度探索融入的有效途徑。
2.1以思想政治理論課為主陣地,將中國夢貫穿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全過程
把中國夢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當中,可以進一步豐富和發展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內容,強化它的時代性,提升它的趣味性,提高它的吸引力。首先,不僅要在課程中認真詮釋中國夢的歷史底蘊和時代內涵,又要根據各個課程的內容和特點將中國夢思想與課程進行有機滲透。例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課程注重于中國夢與共同理想、最高理想的教育;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側重于中國夢與個人夢想關系的教育等等。其次,在教學方法上,根據當代大學生好奇心強、思維敏捷、樂于探索等特點,應改變以往枯燥乏味、教師主導的傳統“說教式”教學,取而代之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參與式”的啟發誘導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轉變教師與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客體關系,調動大學生對中國夢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再次,應重視應試和平時能力的結合,使大學生對中國夢的理解和認識不是停留在死記硬背條文、機械識記字句上,而是外化為行為習慣,體現在日常的社會實踐中。總而言之,只有這樣才能使中國夢在入課堂、入教材的同時,能夠入腦、入心并有效外化為大學生的自覺行動。
2.2以校園文化建設為載體,大力開展中國夢主題宣傳教育活動
2.2.1大力加強校園環境建設
校園環境包括硬環境和軟環境。硬環境是指校園建筑、景觀建設。比如說可以在校園內增加一些書畫作品營造追夢的積極健康的人文景觀氛圍,也可以增加名人雕塑等,使學生在了解名人奮斗史和圓夢史過程中樹立夢想,激發斗志,堅定信念,幫助他們塑造積極樂觀的
生活態度和高尚人格。軟環境是指校園人文環境建設。通過利用校報???、校內廣播、宣傳櫥窗等媒介,加強對中國夢主題的挖掘和宣傳。同時注重發揮優秀校友的獨特作用,通過了解他們拼搏奮斗的光輝歷史、夢想實現的榮譽感和自我價值提高的成就感,激勵大學生立志成才,譜寫精彩人生。
2.2.2精心組織校園文化活動
校園文化建設是課堂教育的重要延伸和必要補充,是在實踐中檢驗課堂所學并加深認識、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有效途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要精心設計和大力開展形式新穎、內容豐富、主題鮮明、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融知識性、趣味性、實踐性于一體的校園文化活動。
2.3以社會實踐為抓手,搭建中國夢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平臺
2.3.1深入開展社會調查活動
各高校要組織大學生深入農村、深入西部、深入基層,緊緊圍繞著中國夢思想,從中國夢的科學內涵、中國夢的時代特征、以及怎樣實現中國夢等方面展開社會調查研究,并對社會調查進行加工、整理和總結,形成調研成果,從而獻計獻策,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2.3.2開展中國夢志愿者活動
大力開展各種中國夢志愿者活動,比如學雷鋒、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并且鼓勵大學生要走出校門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進行社會實踐。向人民學習、向實踐學習,培養大學生幫助他人、服務大眾、奉獻社會的精神。鼓勵大學生將自己所學的科學文化知識以及技能本領運用到為人民服務當中去。
2.3.3開展中國夢學習參觀活動
各高校應積極組織大學生到革命先烈紀念地、改革開放前沿陣地、歷史文化博物館等地方參觀學習,親歷親見中國夢的歷程,回首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體驗和感受中國的迅速崛起和快速發展,感知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奉獻精神和拼搏精神,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
2.4以制度建設為保障,建立中國夢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長效機制
2.4.1建立考核評價機制
建立科學的考核評價機制,通過合理的激勵表彰機制,在高校中營造積極深入學習中國夢的氛圍,激勵大學生深入認識中國夢,努力實踐中國夢。
2.4.2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相關制度文件
及時有效地更新、調整思想政治教育相關制度文件是思想政治教育增加科學性,體現時代性和提高實效性的必然要求,是更好地發揮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導作用必然選擇。只有思想政治教育相關制度文件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步伐,體現社會的要求,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導方針與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保持高度的一致性,才能培育國家所需要的人才,為實現中國夢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參考文獻
[1] 馬艷彬,徐望來,崔昌華.在實現“中國夢”中培養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