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英
摘 要 研究基于CIPP的應用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評價的理論模型、評價體系,選取一些代表性高校,進行實證研究,在驗證科學性和合理性的同時,證實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創新創業教育的特色與差異,最終形成咨詢決策報告。
關鍵詞 應用型高校 創新創業教育 評價體系
0引言
所謂應用型本科院校,是指在堅持大學培養的特點的條件下,適應我國經濟現代化建設的發展需求,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發展背景下,產生的一種新型本科教育高校。這類院校不同于傳統的學術型高等院校,和高等職業技術院校存在本質差別。其特征是: 從人才培養角度來說,更適合社會的多方面需求; 從專業設置角度來說,該類院校專業設置更加貼近社會實際需要,和生活緊密相連,有著較強的靈活應變能力; 從課程與教學角度來說,該類院校在教學內容上更注重和生產實踐的結合,在教學模式和方法上更豐富多彩,不僅學習理論,而且還有相應的實踐課程,將產學研更好地結合在一起。此類院校在培育青年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和意識方面能力更強,能夠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出更加適合的人才。
伴隨著中國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的轉變,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能力評價和提升策略已成為現今教育理論研究、實踐探索的熱點難點問題。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能力評價和提升策略是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管理的重要手段。
自美國教育評價學家斯塔弗爾比姆提出以背景評價(contex evaluation)、輸入評價(input evaluation)、過程評價(process evaluation)和成果評價(product evaluation)為評價要素的教育評價模型(簡稱為CIPP模型或CIPP)以來,已廣泛應用于各國教育發展評價而顯示其普適性。
以基于CIPP背景評價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新創業環境基礎能力為前提,以基于輸入評價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新創業資源配置能力為保障,以基于過程評價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新創業過程行動能力為核心,以基于成果評價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新創業成果績效能力為關鍵。同時,這一理論模型具有相應的應用功能,包括構建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能力評價指標體系與開展實證分析的功能,提煉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模式與剖析能力提升策略的功能,即選取一些代表性的應用型本科院校作為評價樣本,釆用因子分析、熵值法分析、聚類分析的方法,對各校創業教育能力進行實證研究,驗證基于CIPP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同時證實這些高校開展創業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創業教育能力的特色與差異,為管理部門提供決策咨詢報告。
1研究思路
1.1基于CIPP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評價理論框架
將CIPP模型引入我國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評價研宄,搭建基于CIPP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評價理論框架。具體而言,在厘清基于CIPP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內涵與構成的前提下,構建基于CIPP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評價理論模型。這一模型貫穿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背景、輸入、過程和成果的評價要素,以基于背景評價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業環境基礎能力為前提,以基于輸入評價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新創業資源配置能力為保障,以基于過程評價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新創業過程行動能力為核心,以基于成果評價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新創業成果績效能力為關鍵,實現對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計劃、行動和結果評價焦點的關注,整合診斷性、可行性、高效性、形成性、總結性的評價類型,從而為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計劃決策、組織決策、實施決策和重復決策服務。同時,這一理論模型具有相應的應用功能,包括創建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評價指標體系與開展實證分析的功能,提煉創業教模式與剖析能力提升策略的功能,為后續一系列研宄提供理論依據。
1.2基于CIPP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評價指標體系
依據基于CIPP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評價理論模型,遵循過程與結果指標、教學與實踐指標、客觀與主觀指標相結合的原則,建立了基于CIPP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評價指標體系,包括集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背景評價、輸入評價、過程評價和成果評價于一體,由創業環境基礎能力、創業資源配置能力、創業過程行動能力和創業成果績效能力個主指標、富于應用型本科院高校所在城市創業活躍程度、創業教育論文發表數、創業教育論文被引數、發明專利授權量、技術轉讓簽訂合同數、創業教育授課教師數、髙級職稱創業教育授課教師比例、高學歷創業教育授課教師比例、國家級創業計劃項目財政撥款數、國家級創業計劃項目應用型本科院校撥款數、創業咨詢指導服務中心數、創業教育課程幵設數、創業教育講座沙龍的多樣性、省級創業計劃項目立項數、省級創業計劃項目大學生參加數、科技園、創業園、孵化器數、“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獲獎分數、大學生創業個性心理特征的提升、創業率就業率之比、大學科技園在孵企業數、大學科技園累計畢業企業數、杰出創業校友數個子指標構成。
1.3基于CIPP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評價的實證分析
選取我省14所應用型本科院校作為評價樣本,釆用因子分析、熵值法分析、聚類分析的方法,對各校創新創業教育進行了實證研宄,既驗證了基于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評價指標體系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又證實了所試點應用型本科院校開展創業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創新創業教育的特色與差異。
1.4基于CIPP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業教育模式與能力提升策略
通過對14所應用型本科院校進行綜合評價和聚類譜系分類,提煉出基于CIPP的試點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業教育的模式。并針對各種模式,有針對性地剖析相應的提升策略,進而,依據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評價結果,提出對我省應用型本科院校普遍開展創業教育的啟示。
2創新特色
首先,引入對教育發展評價具有普適性的CIPP教育評價模型,構建基于CIPP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評價理論模型。其次,建立了基于CIPP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業教育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并通過對14所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實證評價而驗證其科學性和合理性,也證實高校開展創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差異性。最后,在實證評價的基礎上,提煉出幾種創業教育模式,并依據評價結果的不同特點,有針對性地剖析提升創業教育能力的策略。
3技術路線
項目所采用的技術路線如圖1。
4結論
本文討論了基于CIPP的應用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評價研究方案,有助于開展相關研究。但由于時間的限制,相關的研究情況及結果,有待進一步討論。
參考文獻
[1] 高希.商業銀行中小企業信用評級指標體系優化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學,2014.
[2] 高苛,華菊翠.基于改進 AHP 法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評價[J].現代教育管理,2015(4):61-64.
[3] 蔣德勤.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質量評價體系建設[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5,6(6):1-4.
[4] 羅堰.高校創業教育評價體系探究[J].時代金融,2013(12):307-308.
[5] 馮艷飛,童曉玲.基于模糊層次分析法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評價研究[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4):137-140.
[6] 王焰新.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反思與模式構建[J].中國大學教學,2015(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