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敏
摘 要 高校是人類文明的傳播者和建設者,高校教師職業與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的關系十分密切,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對社會文明程度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教師職業道德修養,不僅是理論問題,也是實踐的問題。
關鍵詞 高校教師 教學實踐 職業道德修養
教師是一種神圣化的職業,常被比喻成“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園丁”、“孺子牛”等等,教師在常人的眼中是甘于奉獻,以培育優秀的事業接班人為己任的人。然而,現實社會是殘酷的,教師首先是人,人就難免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有各種各樣的需要,在現今物質極化的潮流下,教師這個職業正在遭受形形色色的挑戰,特別是道德層面的。在高校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中,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存在以下幾種誤區。
第一,僅僅是教書,無視對學生道德的培養。由于對教書育人的片面理解,有些教師認為只要把書本知識傳授給學生,就是教書育人。事實上,這只是教書,并沒有育人;還有一些教師因為個人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或者個人遇到的困難,在課堂上隨意發表一些不滿學校、社會的言論,無法傳遞社會正能量,學生不僅連知識都學不到,思想、觀念受到了不好的影響。
第二,在崗不敬業,治學不嚴謹。有很多自認年齡比較大的老師,上課時,不認真備課,照本宣科,講課內容空洞乏味,信息量極少,難以確保教學質量;無科研項目,無專業論文發表,教師自身學科研究發展緩慢。對教學馬虎應付,對科研更是敷衍了事。自己專業不精,治學態度馬虎,甚至覺得混一天是一天。
第三,有些高校教師的自身道德修養不高。有的教師以自我為中心,缺少團隊協作精神,同事之間缺乏必要的信任和尊重;有的教師言行舉止粗暴、穿戴禮儀怪異。有的教師弄虛作假,學術抄襲;有的教師甚至以教謀私,以職務之便謀取學生財物。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教育工作需要與時俱進,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需要進一步加強,以更好地應對社會發展中出現的新的教育課題,應對高校學生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更好地傳道授業解惑。嚴格遵循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要求,時刻不忘學生道德素養的提升。在信息化大背景下,高校教師應進一步加強職業道德修養,注重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刻映入學生腦海中。高校教師的德育修養要常抓不懈,這是國家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的客觀需要。
有一句話這么說:“思想有多遠,我們就能走多遠。”這句話本來是來勉勵處于思想搖擺中的人,鼓勵人們為自己的理想而奮斗的,但是,從其深處來講,我認為這句話告訴我們的是:思想決定了人的行為。作為教師,以教書育人為任,思想道德問題是其最重要的問題,方向第一,努力第二,有道德而又有專業能力的人才是人才。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我們不僅要多讀書,從書中獲取豐富的理論知識來提高自身修養,更要把掌握的理論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提升職業道德修養。我認為還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實踐中努力來提升職業道德修養。
第一,敬業愛生。“熱愛是最好的老師。”教師這一職業決定了我們需要付出,付出我們的智慧,付出我們的勞動,倘或我們不熱愛教育,我們將無法將精力集中在教學上,無法全身心的去愛護我們的學生,無法去維護和發展我們的教育事業,教育也將會逐漸黯然,學校不在成為培養人們的搖籃。這與教師甘于奉獻的本色背道而馳,所以教師必須是熱愛教育這一事業的,這是最基本的要求。同時,教師必須要熱愛生活,關愛生命。
第二,教書育人。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培養人才,教書育人也就是教育的最本質特點,作為教師,這個也是我們必須要具備的道德責任。在教學的過程中,知識的傳遞,不是簡單的技能傳授,而應該飽含著教師對于社會、對于歷史、對于未來的正確理解,飽含著教師對于人存在于世界上的意義的積極思考,飽含著教育是為人類做偉大貢獻的強烈責任心,應該將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傳授給學生,指引學生想著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
第三,嚴謹治學。教師教學必須以真誠負責的態度來對待,將教學和育人作為人生的大課題來進行探究和發展,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在這一點上,首先要做到的刻苦專研教學業務,開發靈活的教學方法和方式,積極研究教學,分析教與學的辯證關系,探究學生學習的特性,有計劃的去改善教學,提高質量。其次,要極力去追求新的知識,用最新的技術和理論來武裝自己,做到與時俱進,提高創新能力。教師對于教學的態度,在大多情況下,是學生的一個榜樣,嚴謹的治學態度,必然會帶領出嚴謹治學的學子。
第四,為人師表。師者,率也。作為教師,我們首先要以身立教,德識統一,坦誠為人,表里如一,以寬懷的心胸去教誨學子,以精深的知識去感化學子。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就像一面鏡子,回想以往學生時代,自己當學生時對于教師的看法,以此警示自己,學生的知識和品德是在不斷的觀察和模仿中獲得的。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師的一切言談舉止都深深的影響著學生,如果要想做到“桃李天下”,那么請端正自己的言行,為人師表。
第五,服務社會。高校是專門人才的培養基地,是社會精英的搖籃,科學技術從這里得到發展,社會法制在這里得到跟新。高等教育對于社會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良好的教育環境是社會賦予的,但是良好的社會確實由高校學子們一磚一瓦搭建的。社會主義社會要求我們開闊視野,創新觀念,統一義與利,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保持團結協作,共同以發展社會為目標,其心合力。
教育是事業,事業的意義在于忠誠;教育是科學,科學的價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藝術,藝術的生命在于創新。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義不容辭地為自己的事業付出畢生的精力,不斷地努力提升自己的職業道德修養,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真正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