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軒
摘 要:隨著企業不斷地發展進步,企業的組織模式也有了更進一步的變化。從垂直的管理模式向扁平化組織形式發展。通過對新型管理模式的分析和討論,我們應當了解其所能夠適用的條件以及存在的問題。將它應用于礦山管理的實際過程中,應當需要做出哪些調整和變化。
關鍵詞:扁平化組織 管理模式 礦山
引言
上世紀末期,計算機、互聯網以及信息通訊等得到快速的普及,并迅猛的發展開來。信息網絡化的發展使傳統的企業管理模式受到了嚴重的影響,為了能夠滿足現代化的發展需求,企業不得不進行對應的改革措施以適應發展的大環境。在計算機、網聯網等現代化的技術逐漸的普及開來的同時。傳統的管理模式則顯得越來越無法適應企業的發展需求。因而無論是對企業的資源還是組織結構以及生產流程等具體問題都應當進行重新安排和構造。而在這一過程,是將傳統的科級制度轉變為層級結構的過程,通俗來講就是一種扁平化的組織結構模式。在這個結構下,人們的主體意識有了轉變,從過去的單方面的對上級負責,到對整個市場,整個層級的內容負責。因而在對礦山企業進行對應的扁平化組織改造時,我們需要引入先進的管理方式同時結合我國礦山企業的發展特點,不斷地探索和總結,為管理模式的轉變提供更好地服務。
一、關于扁平化組織
(一)扁平化組織
關于扁平化組織的概念我們通常是說在現代化的企業管理組織結構中,其主要的參與者分為管理人員和普通員工,而通過扁平化的管理模式的革新將垂直式的管理方式和結構進行了平行的分配,弱化了中間管理層的內容和數量,減少了各個層級之間的跨度。使管理具有了一定的寬度和廣度。這種扁平化的組織模式使整個管理組織結構實現快捷、靈活、方便以及創造性的運作[1]。企業在運營以及開發的過程中都是以小組的方式進行,以小組為單位的項目不僅是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還包含著一定的技術性能,能夠承受住市場的風浪,使整個項目得到快速的成長。否則就解散小組,重新依照需求再次進行分配[2]。因此,對于扁平化的組織模式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它能夠讓員工更好地打破現有的界限,不再以管理層為主要的負責對象。而是以直接用戶以及企業發展的總目標為發展方向,這種方式能夠更好地調動出團隊協同工作的優勢,并極大的滿足并符合市場發展的需求。
(二)特征
1、它始終圍繞著企業的業務流程而非部門之間的職能組織機構,同時具備一定的自主權,并具有一定的目的導向性。
2、扁平化的管理方式能夠極大程度的減少中間管理層的作用,優化管理組織,使整個管理、指揮鏈條變得簡單有效。
3、分權。扁平化的管理方式能夠有效地改善企業的資源以及權力的偏重。使權力的影響落到實處貼近基層。
4、拓寬了管控的幅度,管理者進行管理的最有效的方式并不取決于人的多少,而是其所采取的管理方式以及手段[3]。同時還與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知識層次、經驗水平相關。傳統的管理方式下,管理者是權利的主導者。而在現代化的企業管理中,管理者更可能是站在一個配合和調度的位置上的。
扁平化的管理組織結構,使管理層次減少,使信息傳遞的速度變快且并不會因此而失真,更利于管理效率的提升。通過組織機構變得精干而高效,減少了管理過程中所需要的費用。使整個組織結構中的各個層次之間的溝通更加流暢,使管理者能夠更加清晰明確的了解一線生產和銷售的具體情況。快速決策,由于管理層次減少了,因而在管理幅度上能夠更好地發揮其管理作用,同時有利于職工更加主動的參與工作并進行創新。總之,對管理結構進行改革,能夠使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更加的靈活和高效。
(三)產生的原因
我們要進行結構組織扁平化的變革,首先要了解其產生的原因。要理清這一問題,就需要先了解“層級機構”的相關概念。
傳統企業中的組織所具有的層級結構一般分為:高、中、基三層,是一個金字塔形的管理組織結構。高層管理者如董事長等處于管理的塔尖,他們的決策或是命令通過層層管理級最終落入基層執行者的手中。而基層的信息內容也是通過一層層的過濾和篩選才能夠傳到高層管理者處。
這種傳統的管理模式隨著企業不斷地發展壯大也逐漸表現的力不從心,尤其是在一些超大企業集團。這種企業管理層次很難得到有效的運作;外部的市場環境不斷地發展變化,需要企業具備一定的適應性和快速反應的能力。而扁平化的多層機構所缺少的正是這種能力;分權管理已成為管理的普遍趨勢;現代技術的發展帶動著管理的幅度不斷地拓寬和深入。總而言之,傳統的垂直式的管理方式已經無法有效地滿足企業發展的組織結構需求,其產生的矛盾已無法有效地調和了。因而必須進行管理模式的革新,以便于更好的推動企業的發展[4]。
二、扁平化組織管理結構的適應條件
(一)扁平化管理結構的缺點
任何一個組織形式有氣優勢必有其劣勢,同樣扁平化的組織方式也具有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現在:
1、它使得整個組織的管理幅度發生了變化,使主要管理人員承受了較大的負擔,精力無法有效地集中,很難對員工進行分散式的管理指導。
2、.在于這種組織形式對于員工的素質要求偏高。
3、企業的素質要求也較高,企業要有一套相對穩定的管理體系,并具有豐富、可靠的信息資源。
(二)推進新型管理模式的措施
1、建立科學的、現代化的管理制度,以有效地提升企業競爭力。
2、加大科技信息化的開發和應用。減少溝通的中間環節和時間,更好地實現信息共享。
3、減政放權,培養人才,建立良好的人力資源的基礎。
4、對改制的方案進行整體化的考量,確保企業在管理模式的改革過程中能夠創建出符合自身發展需求的管理組織結構。
三、對礦山進行組織機構改革的方式
(一)未雨綢繆,進行危機化管理,營造出一定的緊迫感,強化改革的必要性。抓住礦山管理結構改造的主體,轉變工作人員的思想觀念。
(二)發動基層員工,充分調動他們的參與積極性和責任感。提出合理化的意見。在礦部建立對應的指揮住址部門,使員工能夠更具有目標和方向感。
(三)改革方案的選擇,任何一個方案的實施都應當建立在合理、可行、便于操作的基礎上。同時要具有一定的階段性和層次感。確保整個改革方案能夠符合公平、公正原則,使每一個員工都能夠感受到自己的主導意識。
四、應當注意的幾個方面
(一)建立良好的意識形態,對于企業管理組織模式的改革問題,應當建立起一個準確的認識,了解其變革發展的必要性。通過教育引導爭取企業員工對于扁平化組織管理模式改革的認可。
(二)實施技巧
企業結構的變革是市場與政策的共同作用導致的。因此在開展變革的過程中必須依托市場的發展需求。符合礦山企業的發展模式。同時開展變革不能一蹴而就,可以選用以點概面的方式逐步推廣。
(三)處理好社會問題
改革必然要打破原有的生活、工作環境。可能會導致職工下崗、失業。因此需要考慮到這部分人的出路問題。進而有效地降低改革帶來的不安定因素。促使扁平化工作順利進行。
五、結束語
礦山開展組織結構的改革是發展的必然要求和趨勢。在開展改革時必須依照企業的情況和市場發展的需求,進而更好地推進改革的落實。
參考文獻
[1]王榮祥,任效乾,張晶晶.礦山設備管理模式應該不斷創新[J].礦業裝 備,2014,(05):70-72.
[2]田永康,吳均平,劉愛華.礦山生產安全檢查閉環管理模式及其信息化技術[J].安全與環境學報,2012,(04):184-187.
[3]鄒偉霞,郭宇,龐奇志.我國金屬礦山尾礦庫安全管理模式的探討[J].安全與環境工程,2012,(04):93-96.
[4]王莉,高建軍.基于混合模式的礦山動態管理信息系統設計與實現[J].現代礦業,2012, (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