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雙保
摘要:新課程的推進使素質教育的重視程度日益加劇,我國各高校為了實現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良好銜接,一直在努力深化、確立體育教學的發展理念和發展力度。近年來,雖然收獲了一些成果,但仍舊存在諸多弊端和缺陷,這些因素直接影響著高校體育教學的發展。文章就此展開重點分析,并提出解決這些因素的對策。
關鍵詞:高校;體育;教學發展;因素;對策
我國教育教學的宗旨是為國家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綜合性人才。因而,在高校教育教學中,體育教學是其中的重要構成分子。我國各高校強化體育教學的發展,不僅能保證體育活動的有序開展,還能讓學生強身健體,同時能推動我國體育事業的進步,最終能為國家輸送高素質的人才[1]。
一、國內高校體育教學發展的因素
1、體育教師的素質和能力。我國各高校的體育教學活動是在體育老師的引領下開展的。作為高校體育課程的引領者,其專業素養水平的高低會直接影響體育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進而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成果。可以說,體育老師的專業素養是教學發展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專業素養涵蓋教師教學的思想、方法和能力[2]。倘若體育老師的教學思想陳舊落后,往往就會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引領學生過于注重理論知識、單項技能的學習,而忽視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就會打擊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主動性,導致教學方法和能力的不足。
2、體育教學模式。無論哪種學科教學都要有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高校體育教學亦是如此。高校體育教學模式應以改變學生的精神面貌和增強學生的綜合體制為重。但是,高校體育教學和教學模式實際還處在一種脫離的現狀。盡管在教育改革的影響下,有了新的高校體育教學目標,但有的高校還在繼續沿用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這就阻礙了體育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進而對體育教學目標的實現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3、體育教學設施。實現高校學生各項體育運動需求的前提是要有先進的體育教學設施。目前,我國很多高校的體育教學設施與學生的體育運動需求還不相符,甚至有的教學設施還很落后,并不能實現體育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這極大地阻礙了體育教學的創新,嚴重影響了高校體育教學的長遠發展。因此,我國各高校要注重改善體育教學設施,為體育教學事業的開展和發展做好保障。
二、國內高校體育教學發展的對策
1、實現高校體育教學管理能力的提升。教育教學理念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出發點,追求學生的全面發展。而我國高校體育教學以往追求的是以知識技能為主體的教學,過于注重追求學生體質的發展,而忽視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高校體育教學要進行教學變革,要追求“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的教學目標。體育老師要引導學生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要注重提高學生的體育能力和身體素質,可以將健身技能、健身知識同鍛煉身體的原則、科學方法進行有機結合,幫助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觀念[3]。既要讓學生學技術、知識和技能,還要讓學生會學習;既要教學生如何做人,還要教學生怎樣生存。這樣的體育教學理念才能加強大學生的健身意識,促進他們養成健身的好習慣。即便到了社會上,也能減少因疾病對生活和工作造成的影響,進而才能享受高質量的生活。
2、將終身體育教學思想滲透到高校體育課程建設中。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由于一些傳統的競技項目對學生的體質有要求,比如田徑、籃球、體操等,使這些項目只能作為選修內容,限制了一部分學生的參與。為了實現體育不僅在體育課上、更在生活中的教學宗旨,也為了讓體育成為一種習慣,而不僅僅是一種儀式,我國各大高校應在體育教學中加入非競技運動的個人運動項目,可以是不受年齡和運動負荷限制的項目,可以是適合職業人士的體能項目,也可以是容易堅持鍛煉的項目,總之這些項目務必要突出娛樂性、健身性和終身性。比如游泳、交誼舞、街舞、女子防身術、健美操、健身操和球類等項目。對于中國象棋、五子棋、圍棋等益心增智的項目,可以利用課余時間或不能上室外課的時間進行;對于保齡球、高爾夫球、攀巖等當下還沒普及的運動項目,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展示在學生面前,以此拓寬他們的視野。
3、創新高校體育教學模式。目前,我國高校體育教學中普遍存在三種典型的教學模式,傳統模式即基礎課模式、專項選項模式、俱樂部模式。各高校在體育教學中不能單一的選擇一項教學模式,應根據學校自身特性和學生實際情況,綜合三種教學模式的優劣勢,進行教學模式的有機結合。例如,可以將體質較好的學生歸納到學校各個體育協會或體育俱樂部,合理提高教學難度,充分體現他們的體育特長。高校對這些體育特長生,不但可以繼續培養他們的體育特長,讓他們參加各種體育比賽為學校爭得榮譽;還可以提高他們的能力,進行組織管理知識、專項教學方法的學習,讓他們出任俱樂部鍛煉課程的指導員。而對于那些體質一般的學生,可采用興趣制、選修制的教學模式,根據他們的具體興趣、愛好選擇競技項目或傳統項目,比如羽毛球、健身跑、太極拳等。此外,為滿足那些無專項興趣、愛好學生的鍛煉需求,還應保留綜合性的教學模式。
4、實現高校體育教學環節的優化。近年來,我國各高校體育專業生在不斷的增加,對體育運動場、體育器材有了更大的要求和需求。因此,各高校應加大體育教學的資金注入,完善學校的體育硬件設施,滿足教師體育教學的需要和學生體育學習的需求,進而促進體育教學的創新和發展。同時,學校要聘請專業的體育器材維修人員,進行定期的保養和維護,以此提高體育器材的使用壽命;還要淘汰掉那些陳舊的、年久失修的體育設施,并購進順應時代潮流的體育新器材。此外,各高校還應積極強化體育教學的課堂環境,優化多媒體體育教學設施的建設。
三、結語
總而言之,高校體育教學是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環節,能為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因此,我國各高校必須高度重視體育教學的發展,不斷發現體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并采取及時的、有效的應對措施,這樣才能加快高校體育教學的發展步伐。
參考文獻
[1] 華寶元.教育管理學四大范疇視角下高校體育教學管理創新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7,(01):107-109.
[2] 易招華,李平.基于多媒體網絡教學平臺的高校體育教學研究[J].自動化與儀器儀表,2016,(12):200-201.
[3] 秦鑫鑫,馮曉麗.新媒體融入高校體育教學的研究進展[J].中國學校體育(高等教育),2016,(09):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