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成分
摘要:語文教學應讓學生自主地參與學習的過程,創設“寓教于樂”的教學模式,輕松愉悅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使學生愿學,愛學,樂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 快樂學習 教學應用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是近年來,每當站在講臺上,看著孩子們那一張張可愛但又寫滿漠然的臉龐,便倍感失落,難道現在的語文課堂就真的這么無趣嗎?作為語文老師,在新課改之下,怎樣讓語文學習快樂起來呢?
一、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全面展現自我
新課標強調: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巧設問題,引導學生,點撥學生的思路,學生要通過自己的活動,獲取知識。所以說,課堂舞臺上的主角不是教師,而是學生。沒有學生積極參與的課堂教學,不可能有高質量和高效率。心理學家認為:“課堂上只有經常性啟發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使學生始終處于一種積極探索知識,尋求答案的最佳學習狀態中。”如在教學《群鳥學藝 》一課時,揭示課題后,我先讓學生圍繞課題提出問題,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自學課文,把找到的問題答案用直線劃出,不明白的地方用問號標出。自學時要求學生做到邊讀邊想邊動手。通過這樣動手、動口、動腦訓練學生,能促使他們在最大限度里發揮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學習中掌握知識,形成技能。因此,課堂教學中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在全方位參與中學習,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率,使語文課堂生機勃勃,充滿活力。
二、創造良好師生關系,讓學習環境“快樂”起來
在分數決定一切、分數論英雄等片面狹隘的應試理念氛圍中,許多學生對于學習環境存在抵觸情緒,與教師之間關系淡漠。針對這樣的現狀,筆者在教學中以創造良好師生關系入手,讓學生感受到小學語文學習的環境和諧,以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教學中,筆者注重以溫和的語氣、和藹的態度對待每一位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可親可敬,消除學生內心的緊張情緒。筆者從不簡單訓斥學生,在學生犯了錯誤的時候,選擇恰當的場合,運用恰當的語氣進行教育,讓學生心服口服。為了營造良好師生關系,筆者還注重在教學中倡導民主平等的交流,學生可以通過短信、電子郵件等方式,對語文學習活動提出意見和建議,對于教師的教學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筆者經常利用課余時間和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學生學習的體會以及需求,將其作為設計和調整教學方案的重要依據,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學習環境的寬松和諧,更加積極投入語文學習。
三、在互動中學習
在整個語文教學活動中保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就不能只以單一形式進行,不然就會把剛剛點燃的興趣火花給熄滅。引導學生變換形式,不斷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是促進學生學習的重要措施。游戲是孩子樂意為之的活動。在課堂中,教師要找準游戲與教學內容的結合開展游戲,使學生真正“動”起來,做到在玩中學習,玩中思考,玩中創新。
在語文教學中,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的各抒己見。教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后,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通過辯論,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感悟,懂得了知識是無窮的,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體會學習是無止境的道理。這樣的課,課堂氣氛很活躍,其間,開放的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教師也毫不吝惜地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的思維在無拘無束的討論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給課堂教學注入生機。
四、開展多種形式的朗讀,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反復朗讀,像朗讀比賽,組織讀書會、朗誦會,寫讀后感等,以發掘每個學生的智慧潛能,發揮學生的一技之長。在朗讀過程中,理解內容,積累詞句逐步提高閱讀能力,又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如:在教學《群鳥學藝》一課時,讓學生在閱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各種鳥的語言進行反復誦讀,以悟出它們內心的想法和學藝的態度。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自編自演了課本劇,他們那逼真的形象、豐富生動的話語、獨特的表演手法,體現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這樣的教學讓學生選擇自己閱讀感悟的精華,進行具體表述,讓他們在各自品評中進一步得到升華。
五、多激勵學生
1、教師要發揚民主,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相信每個學生都能成功,讓每個孩子都抬起頭來走路。課堂上,要允許學生說錯、做錯,做錯了絕不挖苦、諷刺;要允許學生隨時改變自己的說法和想法;要鼓勵學生發表與老師不同的見解,敢于否定所謂“權威”定論;用一些激勵性的語言、鼓勵性的動作。如,信任的眼光、熱烈的掌聲,表揚的話語,多說幾句:“你真棒”、“你真了不起”、“你真厲害”!多給學生一點鼓勵,那么最后結果是學生感覺到“我能行”。
2、教師要對學生進行耐挫訓練。除了適時地設置適度的思維障礙,擴大“現有發展區”與“最近發展區”之間的差異,讓學生“跳一跳,摘得到”外,還應引導學生在經過挫折獲得成功后,回顧克服困難的過程,尋找取得成功的原因,進行自我反思,幫助學生建立積極的反思意識,錘煉其自信心,使其具備更堅強的毅力和不屈不撓的學習品質。
在長期的語文教學實踐中,讓我懂得只有為學生創設愉悅的學習氛圍,才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得以更好體現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而且對學生的全面發展也能起一定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周滿娥.小學語文“愉快教學”方法探微.新課程.2010(1).
[2] 周建紅.小學語文教師課堂教學機智的生成與把握.小學教學研究.2009(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