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珍
摘 要 幾千年來,作為中國古老文化代表的漆藝一直是以漆器為主要呈現形式。民國時期是漆藝在歷史發展進程中使漆藝本身由工藝性向繪畫性轉化產生可能性的分水嶺。民國時期漆藝代表有雷圭元、李芝卿和沈福文等前輩漆藝先行者。本文主要探索民國時期漆藝術的發展情況,以此從根本上了解我國漆藝術的發展的脈絡,也為現當代探索漆藝術的愛好者們能夠更好研究漆藝術提供一定的史料基礎。
關鍵詞 民國時期 漆藝術 發展歷程
0前言
實際上在我國傳統藝術發展的過程中,繪畫的藝術實際上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按照其所使用的材料進行分類和傳承的。所以藝術家在創作的過程中需要選擇一種載體,以此進行文化藝術的傳承。漆畫就是其中的一種,這種繪畫就是使用了漆藝術技法,利用這一材料把具有民族文化運用到作品的創作過程中。漆藝術是一個具有很強包容性的藝術體系,其中包含:蛋殼、樺樹皮、魚皮,剪紙等藝術,這些藝術和特殊材料的融合,采用最新的手段展現出藝術內容,也能夠在根本上體現出其所具有的審美特點。而漆藝術的發展也有著一定的時間和歷程,以下則是針對民國漆藝術的發展歷程進行探析:
1漆藝術的探索
在1931年階段,雷圭元在法國巴黎學習回國,在這一時期其創作了一批漆畫,這也是目前我國漆畫能夠找到的,具有圖文依據的最早期的作品。實際上在中國現代的漆畫歷史上來看,這些漆畫和我國歷史中的河姆渡朱漆木碗有著相同的現實意義。在這一階段,我國還有相關的漆文化人員在1924年和1935年期間到日本學習漆文化藝術,所以這一階段才有了對漆藝術文化內容的最新探索,所以也正是這一階段,中的漆畫藝術才出現了成長的萌芽。
而雷圭元在1936年階段出版的與工美藝術有關的書籍內容,其中對于漆藝術的技巧和研究方式進行了詳細的介紹,這一點對于中國的現代漆藝術來說,都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價值。但是從這一書籍出版之后,雷圭元則更多的開始對中國的圖案學進行研究和教育,這也造成了漆畫藝術出現了一定的消沉。但是依然能夠在很多漆畫的藝術文集之中能夠看到漆畫的內容。
實際上還有很多藝術家對漆畫藝術進行研究,并且把這一藝術作為資深的追求,這也在很大程度上為中國現代的漆畫培養出最新的文化和藝術傳承人員。李芝卿就是對漆文化和漆藝術進行傳承和學習的主要人員。其在幾經周折之后,李芝卿把自身積累的漆藝術進行發展,這些也對中國的漆畫發展奠定了最為良好的基礎。
2不間斷的創作
我國有與漆文化有關的文獻內容曾經提出過,在民國時期,我國相關校園的領導支持之下,與漆藝術有關的研究組和實習人員共同創作了一百件左右的漆藝術作品,也為漆藝術的傳承做出了貢獻。其中沈福文也曾經利用漆藝術創造了毛主席的畫像,并且被外交官作為非常貴重的禮品贈送給了朝鮮。而沈福文所在的四川美術學院,也是我國各個校園中最早期成立的具有漆藝術專業的美術校園,所以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我國四川成為漆藝術發展和創作的主要發源地區。
在這一階段我國的漆藝術處于萌芽的階段,而當時的專業創造部門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階段,四川省美術院校中在沈福文等人的帶領之下,創設了與漆藝術有關的專業學科,并且開始進行這一藝術的創作和探索,在這一階段漆藝術處于發展和創造的過程和階段。
3二代創作實踐
民國時期福建省也創建了工藝美術研究所,并且逐漸開始在四川美院中調動畢業生進入研究所工作,這也為漆藝術的發展搭建了非常可靠的發展平臺,并且為漆藝術的創造人才提供了最新的發展氛圍。同時在這一研究所工作的藝術家們,與專業院校畢業的人才來說,其更加看重的是漆藝術的生產產品,所以這一階段也正是把漆藝術和文化進行二次創作,并且把所有的創作付諸于實踐的一個整體階段。在福建省美術院校中,成立了漆畫的創作小組,其中的人員都是漆畫創作的專業人士,他們集體的創作為我國漆畫的發展打下了作品的基礎,這些都為我國漆藝術未來的發展做出了良好的鋪墊。
4快速發展之勢
進入了民國時期,工藝美術行業在經濟基礎的需求上開始不斷的復蘇和發展,所以我國很多美術類的校園也開始招生,這一階段中漆藝術的專業活動也經常開展。在民國38年時期,廣州的美術院校也開始招生,《黃山云海》、《激流》都是當時參與展覽的漆畫作品。而在這一階段四川美術院校也創作了一批漆畫作品,這些作品的出現也促進了我國這一文化事業的發展,并且開創了由建設性的人才。同時中央工藝美術院校也正是掛牌成立,所以能夠看出,這一階段我國各個地區都成立的美術院校,并且在院校中開展了漆藝術和漆文化的教學內容,因此在這一階段也是漆文化快速發展的階段。
5結論
根據以上探討和分析得出的結果能夠看出,漆藝術在我國發展的過程中,經歷了幾個時間段,并且每一個時間段都有著不同的發展成就,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我國文化藝術的快速發展。漆藝術在發展的過程中,長久以來風格都在不斷的變化,并且存在于民族化和時代化之中。這些都能夠讓漆藝術長久的發展和進步。同時在民國初期,漆藝術也處于發展和探索的階段,其對于我國文化藝術的分析和探討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這一藝術的進步。而發展到六十年代的階段,二次創作也促進了這一藝術的進步,這些都促進了民族藝術中造型和完美功效的發展,所以這也是中國現代的漆畫發展過程中的路線,為我國文化的發展起到了良好的奠基作用。
參考文獻
[1] 叢慧.探析漆藝發展現狀[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
[2] 王萌.由攝影轉化為漆畫創作探析[D].揚州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