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佳靜
摘 要: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應抓住孩子的黃金階段,輔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培養孩子們課外閱讀的興趣。為了讓孩子們自由地在閱讀的海洋中遨游,去汲取書本的無盡養分,老師應該指導孩子的課外閱讀。
關鍵詞:小學生;課外閱讀;策略指導
一、課外閱讀的迫切性
有人說,沒有閱讀的童年是蒼白的,就如春天失去了桃花的芬芳,夏天沒了知了的鳴叫,秋天少了桂子的飄香,冬天不見了雪花的飛舞……小學是學習的黃金階段,就如初生的春筍,欣欣然張開了眼,迫不及待地要汲取雨露的滋養。又如大海里的小舟,隨海浪拍打,不明方向。那誰能為這些春筍提供雨露,誰又能為這些漂泊的小舟指引方向呢?俗話說“開卷有益”,我想除了家長的悉心培養和老師的諄諄教誨,唯有從書本采得雨露,從閱讀中揚起自我成長的風帆。
所以,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應抓住孩子的黃金階段,不遺余力地輔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培養孩子們課外閱讀的興趣。為了讓孩子們自由地在閱讀的海洋中遨游,去汲取書本的無盡養分,我們老師又該如何去做呢?
二、課外閱讀策略的指導
1.營造氛圍,鼓勵閱讀
“哪里有興趣,哪里就有知識。”要讓學生認識到閱讀的趣味所在,那他自然而然就會愛上閱讀。
首先,我在班級里精心營造閱讀的氛圍,利用班會課、晨會課時間表揚一些愛讀書的孩子,評選班級“閱讀之星”,講講他們的事例,并采取適當的方式獎勵,這樣其他孩子就會受到鼓舞,紛紛加入到閱讀的行列中來。
其次,利用班級的QQ群,我經常會把一些微信上推薦的中小學生閱讀書目發給家長,讓家長也了解哪些書適合給孩子看,或者經過家長之間的討論、溝通,他們會互相學習,選擇好書給孩子閱讀。這樣久而久之,一些家長也會受到影響,主動分享一些值得孩子閱讀的好書在我們QQ群里,使得我們班里除了孩子,連家長們也有濃濃的閱讀興趣了。
最后,每天語文課前的5分鐘,我們班除了誦讀我校自編的校本教材《經典誦讀》外,還會齊誦《日有所誦》,這些小詩非常符合孩子的心理特點,讀來朗朗上口,趣味盎然,讓他們悄悄地愛上閱讀。
2.精挑細選,推薦閱讀
世上的書千千萬,我們讀書也要加以選擇。因為只有好的閱讀內容才能保證閱讀的質量。我們老師在教授課文的同時,需要引導學生把視角延伸到課外,比如在學習《三顧茅廬》時,我們可以指導閱讀《三國演義》;在學習《三打白骨精》時,我們可以把《西游記》好好翻閱一遍,在學習《我和祖父的園子》一課時,我們可以走進作者蕭紅的世界,去讀讀蕭紅的其他作品。
閱讀指導課上我制作精美的課件,引導孩子先了解作者,介紹故事的主要人物,再走進文本去讀一讀、猜一猜、品一品,為孩子打開了一扇走進文本的窗口。這學期我們班整班借閱了《哈利波特》系列、《草房子》《今天我是升旗手》,孩子們沉浸在書的海洋里,樂此不疲,有時一吃完飯就回到教室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
3.授之以漁,指導閱讀
拿到一本好書,我們該怎樣去讀呢?有的人可能囫圇吞棗,不加思考地去讀,這樣即便他看完了書,我想收獲也未必大。其實讀書的方法很多,作為老師,我們要授之以漁,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閱讀。可以是瀏覽性地讀,翻翻標題、目錄、內容簡介,在最短的時間內尋找最關鍵的信息。也可以有目標性地略讀,當特別需要知道哪一部分知識或內容時,可以先閱讀這一部分內容。當然最深入的應該是靜下心來精讀,去細細品味文章遣詞造句的精妙,去走進作者的內心深處,與作者同呼吸共命運,感受故事里的悲歡離合。
4.讀思結合,深化閱讀
做摘抄是一個不錯的好辦法,在平時,我除了倡導孩子們進行大量的閱讀外,還會建議孩子們做做摘抄,把讀書過程中發現的好詞好句一一摘錄下來,試著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這樣一來孩子們除了閱讀,還學會了去思考,去積累,也為今后的習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除了摘抄,我還會讓孩子們在假期結束后,選擇自己喜歡的一本書做成讀書小報,上面的內容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設計,有的同學圖文結合,巧妙構思,制作的讀書小報不僅字跡工整清楚,而且內容豐富多彩,加上精巧的布局、優美的繪畫,簡直是件藝術品。作為老師,我會很自豪地給他們頒發優秀作品獎,還會將這些作品展示在班級的展板上,讓更多人來學習、欣賞。
當然在閱讀之后我還會組織同學們一起討論閱讀感受,寫寫讀后感,這學期我們精讀了《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孩子們都很喜歡,紛紛把他們的感悟、體會和對書中人物的所想所思寫成了文字,肆意揮灑他們的才情。
三、采得百花好釀蜜
李苦禪曾說:“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當孩子們進行了大量有效的閱讀之后,他們的內心必定是充實的,他們的語文素養也會自然而然得到提升,當他們面對老師布置的習作任務時,我想也定不會再有畏難情緒,而會用自己辛勤采得的鮮花來釀造出最好、最香甜的蜂蜜。
參考文獻:
[1]楊勇軍.小學生課外閱讀指導[J]山東教育,2007(7).
[2]趙令德,陳燕.淺談如何指導小學生課外閱讀[J].教育研究,2007(11).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