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雪梅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高中語文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也越來越突出。高中語文新課程將探究作為改革的突破口,強調探究不僅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也是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的重要內容。本文根據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及建議。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語文;創新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在新課標影響下,高中語文在教學方面所存在的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如何在新課程標準基礎上來進行高中語文教學方法的探索革新,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文水平,成了每一位高中語文教師需要面對的首要任務。
一、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的困境
(一)教師不能良好地適應新課標
國家教育部門之所以進行新課程標準的改革,就是為了能夠更好地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樹立更強的學習自信心。很多教師失去了駕馭課堂的能力,感到無所適從,不知道該從何處下手,且在高中階段,教師與學生所要面對的還有來自高考的挑戰與壓力。
(二)高考試題的設置嚴重影響課堂教學方法
由于高考是考生邁向高等教育的門檻,語文分值所占的比重呈上升趨勢。語文是我國的母語,從當前高中語文教學來看,在某種程度上,高考的內容已經決定了高中語文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內容,這對高中語文體現出的人文性沒有恰當展現出來,對語文人文性的特點不夠重視。學生的情感熏陶和素質培養不足,嚴重制約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傳統教學方法受到沖擊
在我國各大高中語文教學活動中,采用更多的還是傳統的教學方式,忽視了對學生的閱讀理解與語言表達以及寫作等綜合能力的有效訓練,并沒有真正對其進行人文精神的塑造與引導,而是更多地在教學過程中強調文學知識的歸納與創作理論的傳授,教學內容枯燥乏味,從而使其進一步喪失了學習的主動性。
(四)學生對語文學科不夠重視
提升語文成績,需要學生在課內教學以及課外閱讀中逐漸積累,這與其他學科相比,語文成績的提高速度很慢。這對于那些想急切提升成績的學生而言,如果耐心不足,很容易對語文的學習失去興趣。另外,很多學生對語文成績的提高還存在這樣一個誤區,認為語文學習只要在上課的時候認真聽講就夠了,學生這種學習語文的態度,必將會導致語文成績不理想,挫傷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二、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的針對性措施
(一)重視學生在探究中的主體作用
引導學生分析文章,不妨做多維透視,既見花,又見刺;既見樹木,也見森林,認識會隨之走向個性化,走向深刻。如分析《項鏈》一文,許多同學根據提示,認為“文章批判了資產階級婦女的虛榮心”“結尾打擊了她的虛榮心,加深了諷刺意味……”但從人性論的角度看,美麗的瑪蒂爾德夢想有精美的飾品、過上優裕的生活,這是無可厚非的,我們不應去指責她,她的誠實品德令人敬佩,她的意外遭遇令人同情。
(二)繼續教學方式的優化創新
現階段我國各大高中語文教學現狀不容樂觀,如何才能讓語文教學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需要,實現學生語文素質的不斷提高,是每一個語文老師必須面對與深入探討的重要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必須根據相關的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來實現教學方式的不斷創新與改革,依據不同問題來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使其能夠更好地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三)培養高中生健康個性與健全人格
近幾年高考題,無論是閱讀題,還是作文題,都注重幫助學生提高識別真善美和假丑惡的能力,加大疏導正誤、優劣的力度,提高辯證思辨能力,以達到完善學生人格,提高審美情趣的目的。譬如在現實社會中,痞子與調侃的文字、漫畫與動畫、游戲與上網,等等。學生與我們成人一樣,潛心閱讀經典的少了,使部分學生缺乏傳統的道德意識,造成了人格的缺陷。語文教學提高學生的人文水平與人格修養,引導學生品味自然,建立起屬于他們自己的精神家園。
(四)積極推進高考語文教學改革模式
高考語文不僅是考核學生的語文成績,也是考查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近年來高考語文試卷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工具性這一特征,但對人文性的關注程度依然不夠。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必須要加強改革語文的步伐,與時代特征接軌。高考語文需要展現出這門學科獨特的人文素養,從更深層面的角度考查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以及鑒賞能力。
(五)確立教學思路,改善傳統語文教學理論
在當前教育新時期,我們要轉變“應試升學”為終極目標的死板思想,把目光從分數轉移到培養人、塑造人上。因此,高中語文教師應樹立民主創新的觀念,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作為教學目標,還學生以課堂的主體地位。教師要尊重學生思考和體驗的多元性,容許學生存在“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現象。
三、結語
為了更好地提高高中語文教學水平,積極響應新課程標準的號召,促進學校語文教學能力與學生語文成績的提升,進一步提高課堂效率,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廣大的高中語文教師必須轉變傳統思想,將新課程理念充分滲透到教學實踐中去,不斷反思教學模式,確保課堂效率與教學水平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高洪艷.論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語文教學改革[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0(8).
[2]崔恩.新課程視野下高中語文教師生命意識的重構[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8.
(編輯:龍賢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