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凌燕
【摘要】閱讀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在新課改背景下,盡管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改革呼聲很高,但是教學中仍舊存在不少問題。迫于應試教育的壓力,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改革面臨著諸多挑戰,如何抓住新課改這一機遇,充分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眾多語文教師重點關注的問題。目前,作為高中語文教師,筆者圍繞閱讀教學的主要問題進行簡單分析,并結合眾多觀點對閱讀教學模式進行了思考,希望能夠共勉。
【關鍵詞】新課標;高中語文;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一直引人關注的焦點問題。通過閱讀教學,可以促進學生文化水平的提高、幫助學生開拓智力、啟迪學生的思想,還能最大程度地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對推動語文教學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語文閱讀是一個艱辛而漫長的學習過程,需要不斷探索、學習和付出。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主要內容就是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加強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充實學生的精神生活。在現代教育理念指導下,當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必須與時俱進,更新學生的閱讀理念,順應時代發展的需求。
語文新課標中指出,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揚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充分調動學生的知識積累與個人經驗,在情感活動與思維活動中獲得獨特的體驗。可以說,真正意義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要體現以學生的閱讀實踐為核心,著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閱讀、主動閱讀和個性化閱讀。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意愿,做好學生閱讀實踐過程的引導者、組織者,既要嚴格管理學生的閱讀實踐,還要加強師生間的互動,也要積極參與到閱讀實踐中,與學生共同分享閱讀的成果,鼓勵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讓學生成為閱讀教學的真正主人。隨著課程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閱讀教學,同時,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一些問題也暴露出來,值得我們深思。
一、當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1.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場所主要還是集中在學校,這就需要學校為學生的閱讀實踐提供良好的環境和資源,然而,在高考壓力下,學生的閱讀時間被大大縮短,尤其是語文的課外閱讀比較缺乏,學生的課內與課外閱讀沒有做到良好的銜接,影響了學生的閱讀教學效果。
2.迫于應試教育的壓力,大多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著重對語文詞匯的記憶、解題思路等內容進行反復復習,甚至將可能不會考到的內容摒棄在門外,將高考重點時時放在首位,學生的閱讀不被重視,這種過于功利性的閱讀,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3.隨著課程教學改革的發展,語文教學中文言文閱讀與現代文閱讀成為重點。由于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難度,不少學生對閱讀失去了興趣,尤其是高中生,學習壓力比較大,學習時間緊張,他們的重心一直放在高考這件大事上,甚至有人覺得學習之余閱讀是在浪費復習時間。可見,這部分學生沒有從根本上理解閱讀教學的意義和重要性。
二、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注意事項
1.閱讀本身就是提高學生自我修養的過程,加強學生對閱讀文本的內涵的理解,充分調動學生的潛能,在閱讀教學中重視學生與教師的互動,將學生當作教學實踐的主體,尊重學生的選擇,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不同程度學生的需求,注重學生的閱讀過程,為學生提供良好的閱讀環境和學習資源,引導學生完成與文本的對話,促進有效閱讀教學的發展。
2.高中語文教學不能僅僅關注文本中的基本知識,教師要適時地指導學生,拉近作者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與之產生共鳴,進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這就需要學生反復閱讀,挖掘潛藏在文本中的文化思想和文化價值,聯系自己的生活閱歷與歷史現實,從持續的閱讀實踐中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3.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閱讀的方法有很多種,要根據環境、背景、人物需求等多種因素進行考慮,文章主要以字、詞、句組成,閱讀過程中要堅持“字不離句、句不離段”的原則,結合修辭手法、表達方式等線索深入研究文本語言,進而了解文章的文化蘊含。可以說,掌握有效的閱讀方式是提高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
4.學習知識的主要目的是用于實踐中解決問題。所以,閱讀教學不僅僅是讀文章,更多的是通過閱讀教學將語文的“聽、說、讀、寫”融合在一起,為我們的生活提供服務。語文閱讀教學不僅僅局限于課內,還要做到課內外結合、理論講課與語文實踐活動的結合,只有這樣,才能大大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幫助學生開闊視野。
三、提高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幾點建議
1.興趣是推動事情發展的內在動力。培養高中生對閱讀的興趣,首先,教師要創造條件,使學生有一定的閱讀需求;其次,學生帶著這種需求去閱讀,并從中獲得滿足,然后在教師的引導下尋找閱讀文本的閃光點,就是能夠吸引讀者的核心內容,經過一系列閱讀過程,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在閱讀中感受快樂。
2.閱讀過程中要有切入點。通過文字的標題和文眼,窺探文章的核心,掌握清晰的思路,可以使閱讀取得良好的效果。
3.師生互動,展開對閱讀文本的探秘過程。語文教師可以根據閱讀要求設立相關的問題,學生帶著疑問去閱讀,在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取獨特的感受。
4.在不斷閱讀中養成良好的習慣和閱讀方法,以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總之,語文作為基礎教育課程,其特有的人文色彩和審美要求對學生的發展有重要影響。在新課改中,語文教學理所當然成為重點和焦點。閱讀教學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思維能力和審美觀念的基本途徑,加強對閱讀教學的研究與思考,是我們語文教師的重要任務。我們要在實踐教學中總結教學規律,讓新課標的精神滲透到語文教學中去,讓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更富有藝術性,讓更多的學生感受語言的魅力,推動終身教育事業的發展。
(編輯:龍賢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