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建基
當今世界競爭日趨激烈,特別是進入21世紀知識經濟社會的智能化信息時代,對各行各業形成了巨大的沖擊,教育行業同樣不可避免。我們作為基層教師,擔負著培養教育孩子的重任,理所應當要勇于擔當,不辱使命,做好本職工作。打鐵還需自身硬。教師要完成好自己的使命,就必須加強自身建設和提高素質,時刻關注國內外教育的前沿動態,正確把握教育發展的方向,緊跟社會發展的潮流,轉變傳統教育理念,構建創新教育思維,努力把新的教育核心素養理論與教育教學實踐緊密結合起來,為學生未來的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古人云:“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作為教師,給學生傳授知識、解答疑惑是最基本的任務,但只是這一點還遠遠不夠。教育的功能不僅僅是給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還要教會學生如何做人,教師“教書育人”是永恒不變的規律。重知識、輕能力,重教書、輕育人的現象既違背了教育的法則,也難以適應知識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國際上日趨激烈的競爭,更難以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核心素養”理論為解決這一難題提供了理論支撐和實踐平臺,核心素養的培養對學生未來的發展和國家綜合競爭能力的提高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所謂“核心素養”是指學生在接受學校教育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主要體現在文化素養(人文底蘊、科學精神)、自主發展(健康生活、學會學習)、社會參與(責任擔當、實踐創新)三大領域六個方面。因此,我們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要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轉變教育教學理念,努力學習核心素養理論,并在實際工作中加以實踐運用。核心素養的培養要體現在具體化的教學目標中,也就是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對核心素養的有關內容做出明確的規定,要通過具體的教學內容促進核心素養的培養,要對核心素養的成果進行教學指導評價,切實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和發展。當然,這一過程是漫長的,同時也是一個系統的工程,但只要我們堅定信念,勇于實踐,持之以恒,那么一定會逐步形成一套新的教育教學模式,為社會的發展、國家的強盛培養更多的人才。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語文教學必須依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所以語文教師必須認真學習課程標準,關注課程理念,否則就難以完成語文教學任務,更談不上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的培養。語文學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點,“工具性”強調學以致用,“人文性”強調學以明志。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必須培養學生具備運用乃至駕馭語言文字的能力,同時也要培養學生具有遠大抱負和理想以及報效國家和社會的情懷。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正確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通過優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進學生和諧發展,要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教育和語文實際運用的教學,要鼓勵學生自主閱讀、自由表達,注意聽、說、讀、寫的相互聯系,注意語文與生活的結合,注意三維目標的整體發展,注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突出語文學習的綜合性、實踐性。
教材是依據課程標準編制的教學范本,教師要正確處理教材,完成教學任務,就必須全面準確科學地領會課程標準,在此基礎上,認真研讀教材,按照課程標準要求進行開放而富有創新的教學活動,特別是在使用教材時,要不斷地補充完善相關內容。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正確理解把握教材內容,創新性地使用教材,而不能拘泥于教材本身簡單傳授教材知識。語文學科具有其特殊性,教材內容不僅僅涉及語言文字等方面的知識,而且涉及語言、文字、天文、地理、歷史、政治、生物、氣候、軍事、建筑、科普等諸多領域。作為教師不可能掌握所有領域的知識,特別是處于知識爆炸的時代,新的知識和科研成果更新周期越來越短,人的知識儲備越來越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所以每個教師必須經常學習,不斷充電,彌補不足。不僅要學習語文學科的知識,而且要學習相近學科和邊緣學科的知識,最起碼要做到能指導學生如何獲取相關知識。現代社會獲取知識的途徑方便快捷,網絡傳媒數不勝數,教師如果不加強學習,不與時俱進,不接受新的傳媒工具,那么面臨的不僅僅是完不成教學任務或不能勝任工作的問題,很可能會被時代發展的潮流所淘汰。我們知道,網絡上的名師優課、微課等很可能代替大部分教師的課堂知識傳授功能,雖然教師的情感教育和人格魅力的影響被代替的可能性較小,但是未來社會教師職業充滿危機,消除危機的唯一辦法是不斷加強學習,充實自己,創新發展,提高自身實力,成長為有思想、有知識、有創新的名師、優師。
綜上所述,作為一名基層學校的教師,我們必須認清形勢,把握機遇,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時刻關注教育前沿動態,不斷吸納新的理論并付諸教學實踐,把學生的健康發展放在重要地位,全面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和創新能力。教師要以“學為人師,行為人范”為宗旨,牢記“教書育人”的工作核心,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發展,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原則,緊緊圍繞“培養學生核心素養”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深刻學習領會《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內涵、理念,不斷研究教材教法,轉變傳統教學模式,強化立德樹人,革除應試積弊,加強學生自主能力、合作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同時還要根據語文學科特點,注重聽、說、讀、寫的教學,教會學生學習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知識面,引導學生運用現代技術成果,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完美的人格,增強學生的人文素養,適應時代發展的潮流,為國家培養更多優秀人才。
編輯 高 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