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群
趣味的東西能引起興趣,導致神經興奮,激起學習動機,創造最佳的記憶心理狀態。所以有趣的知識就易于記憶,并能牢固保持。為提高化學知識的記憶效果,在化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嘗試把一些枯燥無味難于記憶的化學知識盡可能趣味化。我在化學教學實踐中,總結了一些較為有趣有效的記憶方法,現做一敘述,與大家分享。
一、濃縮記憶法
濃縮記憶法就是針對某類化學知識或規律,在深刻理解的基礎上,選取有代表性的字或詞縮略成提綱挈領的骨架進行記憶。如: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步驟可縮略為:“寫、拆、刪、查”。“寫”指寫出正確的化學方程式;“拆”指把化學方程式中能寫成離子的物質拆開;“刪”指刪去方程式兩邊不參加反應的離子;“查”指檢查一下寫的是否正確。
二、口訣記憶法
口訣記憶法就是把一些需要記憶的化學知識利用音韻編成歌謠,使讀起來朗朗上口,便于記憶。如:微粒之間半徑大小的比較口訣是:“層多徑大;層同序小徑大;層同序同,電多徑大。”“層多徑大”是指一般情況下微粒的電子層數越多半徑越大;“層同序小徑大”是指在微粒的電子層數相同的情況下,原子序數越小半徑越大;“層同序同,電多徑大”是指電子層數相同、原子序數相同的微粒(即同種元素的不同粒子),電子數越多的微粒半徑越大。這樣本來很難掌握的微粒半徑大小的比較,記住口訣就輕而易舉了。口訣記憶法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可以起到化難為易,較為輕松的鞏固掌握知識。
三、會意記憶法
會意記憶法就是把一些抽象的概念、現象、方法或實驗操作要領先進行自我理解和再加工處理,然后去巧記。如Br2、I2的水溶液常因濃度的不同而顯不同的顏色,學生不易記住,但溴水的顏色總離不了“橙”字,碘水的顏色總離不了“黃”字;在有機溶劑中Br2、I2的溶解度增大,顏色加深,溴溶在有機溶劑中溶液顯“橙紅”,碘溶在有機溶劑中溶液顯“紫紅”。所以可會意記作“溴橙碘黃水中藏,橙紫雙紅有機相。”這樣,學生很快就能記住了。
四、聯想記憶法
聯想記憶法就是把一些化學概念或規律用聯想的方法進行記憶,也就是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抓住問題的特征,由此及彼展開聯想促使記憶。氧化還原反應是高中教學的重難點,高一學生剛開始學習時感覺很難,因為他們對判斷物質是發生了氧化反應、還是還原反應;在反應中是氧化劑、還原劑,總是迷惑。如果聯想到氧化劑是用來氧化別的物質,自身發生的是還原反應;還原劑是用來還原別的物質,自身發生的是氧化反應。這樣就可以把氧化還原反應聯想記作“失升氧還,得降還氧”,即“失去電子的元素,化合價升高,發生氧化反應,相應的物質是還原劑;得到電子的元素,化合價降低,發生還原反應,相應的物質是氧化劑”。這樣,學生很容易記住,感覺學習起來輕松多了。又如:氫氧化鈉的用途是:用于肥皂、石油、造紙、紡織、印染等工業生產上,可以聯想記作“紙(織)上染了肥油”。
五、諧音記憶法
諧音記憶法就是把需要記憶的化學知識跟日常生活中的諧音結合起來進行記憶。如金屬活動順序表為“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氫)、銅、汞、銀、鉑、金”,可諧音記作“加個那美麗鋅鐵錫鉛(輕)統共一百斤”。又如:地殼中各元素的百分含量前三位是“氧、硅、鋁”,可諧音記作“養閨女”。這樣就很難記錯了。
六、比喻記憶法
比喻記憶法就是借助于形象生動的比喻,把難記的概念形象化,直觀的去記憶。如核外電子的排布規律是“能量低的電子通常在離核近的區域運動,能量高的電子通常在離核遠的區域運動。”這是一個很抽象的問題,學生一下難于理解。如果我們把地球比作原子核,把飛的高的老鷹、天鵝、海鷗等鳥比作能量高的電子,把飛的低的蜜蜂、麻雀、小燕子等鳥比作能量低的電子。能量高的鳥通常在離地面較高的天空翱翔,能量低的鳥通常在離地面較低的天空活動飛翔。這樣學生就不難理解了。
七、歸納記憶法
歸納記憶法,是將所記憶內容按不同屬性加以歸納,然后分門別類地記住這些內容及其屬性。如原電池、電解池是高中化學知識的重難點,很多學生對于正負極的判斷、電子流向、發生氧化反應或還原反應容易混淆,如果把原電池歸納記作“原電池能自發;負極區電子出,是氧化;正極區電子入,是還原。”意思是“原電池都是自發的氧化還原反應;負極失電子發生氧化反應;正極得電子發生還原反應。”把電解池歸納記作“電解池有電源;正陽氧,負陰還;兩金一碳,放電順序。”意思是“電解池必須有外加電源;電源的正極接電解池的陽極發生氧化反應,電源的負極接電解池的陰極發生還原反應;金、鉑和石墨作電極時,陰陽離子遵守放電順序。”學生只要能記住上面的歸納原電池、電解池的順口溜,我想就很難混淆了。
高中化學知識的趣味記憶法還有很多,像“古詩記憶法”、“謎語記憶法”、“圖示記憶法”等,這里,不在一一列舉。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多積累、多總結適合學生記憶的方法,只要記得快、記得準、記得牢,就是一種好的記憶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