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艷
小班幼兒第一次離開家庭步入幼兒園,難免會把在家里養成的習慣帶到幼兒園,表現出沒規沒矩,特別任性,想怎樣就怎樣,如:東西亂拿亂放,不想要的東西隨手亂扔,吃東西不洗手……多數幼兒從未接受過正規教育,又未過集體生活,往往缺乏一定的紀律性和組織性,這在一定程度上勢必影響了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工作。小班老師該怎樣培養幼兒的常規,并爭取在小班這個關鍵期抓好常規教育呢?
一、關心熱愛幼兒,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
教師要和幼兒建立深厚的感情,這是培養良好常規的前提。自從本學期帶了小班之后,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老師對孩子的愛。小班幼兒年齡小,自理能力差,如大、小便不會脫褲子、提褲子,老師要不厭其煩的幫助他們一個個脫,一個個提。午餐吃飯時有的幼兒不會用勺子,老師要一口一口地喂。遇到情緒不穩定的幼兒,要想辦法哄。有的幼兒大小便在身上,還要毫不嫌棄的給他們洗、換。老師的愛遠不僅僅這些,還要體現在了解幼兒生理、心理特點和幼兒的教育規律上。要通過老師的關心和體貼,使幼兒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情感上得到滿足。在此基礎上,把關心熱愛孩子與耐心教育和嚴格要求結合起來,從而使教師和幼兒之間形成一種深厚的感情基礎,有了這種感情基礎,老師就可以科學的管理幼兒,靈活有效的對幼兒進行教育,培養良好的常規。如我班的朱峻宇小朋友,膽子很小,剛入園時老師組織的活動他不愿意參加,甚至連吃飯、喝水也不愿意,我知道這種情況后,經常耐心的幫助他,剛開始給他喂飯、喝水,后來慢慢引導他自己吃飯、喝水;還有畢銘軒小朋友·……在組織活動時也特別注意他們,經常提問他們,漸漸的,我們對我不再害怕,還把我當成了好朋友,對我提出的要求也會積極、認真的完成,性格也變得活潑、開朗了許多。是他們讓我明白了關心熱愛孩子是對他們進行常規培養的前提。
二、要耐心說服和表揚為主的教育方法,正面引導幼兒
小班幼兒年齡小,思維能力和自控能力還不夠完善,因此,即使老師講的對,幼兒也不可能完全接受,接受了也不一定按要求去做。所以,對幼兒的管理應體現在耐心說服和引導上。對幼兒的正面行為和點滴進步,我們都應積極鼓勵、充分肯定并提出新的目標和要求。小班幼兒在就餐時,餐盤里、桌上、地上全是飯粒,這最令老師們頭痛了,為此,我們在幼兒吃飯時經常表揚那些吃飯較干凈、講究衛生的幼兒?!八无瘸匠燥堈娓蓛簦P子里、桌上、地上一個飯粒也沒有,他一口一口的吃的多香??!今天我們就請吃飯干凈的小朋友當值日生?!边@時,孩子們就會好好的吃,生怕飯粒掉了。吃完飯的幼兒還會主動跑過來跟我講:“老師,我吃干凈了,沒有掉飯?!?。所以,我覺得,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因為事小而吝嗇你的表揚和鼓勵,幼兒會因為你的贊許而更加努力地做好每件小事。
三、結合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幫助幼兒了解“生活習慣”的概念
要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首先得讓幼兒形成正確的概念,了解什么是良好的生活習慣。小班幼兒年齡小,在家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會有家長包辦或代辦,根本不需要幼兒自己動手,因此他們不了解哪些是需要養成的生活習慣,哪些是良好的生活習慣,對于許多生活習慣的正確與否就更加沒有準確的概念。因此,我們教師就得先把有關生活常規的概念傳授于幼兒,如飯前要洗手、睡覺時要把鞋子放整齊、小椅子要輕拿輕放、玩具玩好要放回原處等等。幼兒只有明白了這些概念以后,他們才能學著遵守生活常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當然,在幫助幼兒了解這些概念時,我們教師也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如:故事講述法、觀察錄像法、示范法、游戲活動等,讓幼兒在有趣的活動中認識正確的生活習慣。
四、通過朗朗上口的兒歌強化幼兒的習慣養成
兒歌短小精悍,而且讀起來朗朗上口,易記,在對幼兒進行生活常規時,我們會經常使用兒歌來引起幼兒的興趣和幫助幼兒掌握生活常規的要領。在洗手的時候,幼兒一邊念兒歌一邊做:“洗手前,先卷袖,再用清水濕濕手,打上肥皂搓一搓,指縫指尖都搓到,嘩嘩流水沖一沖,我的小手洗凈了?!笨偠灾?,教師可根據幼兒的情況和各環節的情況,隨機地編念一些兒歌,來幫助幼兒掌握常規環節。
五、家園配合,共同培養幼兒遵守生活常規的習慣
《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特別是小班,初入園時,家長最擔心幼兒的生活起居,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利用家園聯系欄、家長早、晚接送孩子的時間以及開放活動和家長會,幫助家長了解幼兒遵守活動常規的重要性,讓他們在家也給孩子定一個在家常規,并督促執行。避免過度保護和包辦代替,盡量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讓家長也加入到培養良好常規習慣的隊伍中來,真正做到家園同步。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小班是幼兒跨入集體生活的一個轉折點,也是進行常規教育的關鍵期。幼兒剛剛進入一個新的生活環境,在新環境中對小班幼兒進行良好的生活常規的培養是極為重要的,所以我們必須認真培養小班幼兒的生活常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