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少文

【摘 要】如何從小學開始讓學生愛上作文,除了教師有幽默的語言、精彩的表達以及個人獨特的魅力等,更為重要的是不斷引導學生走上寫作之路,讓寫作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讓寫作成為小學生生活中快樂的一件事,從寫作中感受生活的多種滋味。
【關鍵詞】小學生;寫作
一、用激勵的方法,從日記式的作文開始,培養寫作的習慣
多年來,我一直擔任中段的語文教學,自己每天都寫一寫日記,記錄一天中難忘的或者重要的一些事情,所以我要求我的學生每兩天之中寫一篇日記,也可以每天一篇。星期一至星期二寫一篇,星期三至星期四寫一篇,星期五至星期日寫一篇,一個星期至少要寫三篇。我及時對日記進行批改,分等級評價,分為ABC檔,對得到A檔的日記進行獎勵,可以每篇獲取兩塊稿費,并以電子稿的形式發到我的郵箱里,我們要求學生寫真實的生活、真實的情感、真實的思想。我們山區學校,學生每個星期學生回家一次,我就讓學生雙休日在家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并讓學生寫一寫自己做的事或者看到的事。這樣學生做自己的事和看到的事,就有話可寫,有話能寫,寫的內容各不相同。
二、教師引導學生掌握寫作的描寫方法,讓表達更加得當
在培養學生寫日記的同時,我引導學生描寫的方法,然后結合學生生活中的見聞,選擇適當的描寫方法,書寫真情實感的身邊事。如流程圖所示:
根據各種描寫方法開展習作,要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就必須改革作文輔導的方法。
1.無話可寫,字數不足時就讓學生從寫對話與心理活動開始
學生在寫作時一個很大的不足就是內容不詳,字數不足。針對這種情況,我就會鼓勵學生學會用語言描寫與心理描寫,因為小孩子說的話充滿童真,想象不受限制,所以我常常學生作文寫不長,就多寫對話與心理活動的過程。
當日記內容寫不長時,你就可以結合語言描寫與心理活動的描寫,讓日記的翅膀添加更多的羽毛。以上這位學生就充分利用語言描寫與心理描寫把日記的內容寫長了,有話有說了。這樣長期下去,就解決了學生無內容可寫,寫不多字數的問題。
2.寫詳細時要抓動作描寫、環境描寫、神態描寫以及心理描寫等多種方法的結合
自從引導學生掌握了描寫方法后,我每次選擇出同學用不同的描寫方法的例文,并讓這些同學在講臺上讀自己的作文,這樣學生受到了表揚后,還能在同學面前展示。寫作的積極性就更高了。又如學生寫的作文《挖筍》。就是運用了多種描寫方法。
今天,陽光明媚,萬里無云,正是挖筍的好日子。我跟著爺爺奶奶扛上鋤頭去大竹園挖筍。我走在路上,風迎面吹來,小花搖搖擺擺,仿佛是在跟我打招呼。走了半個多小時終于到了,我剛走進竹園發現了一株,真是開門紅。我拿起鋤頭小心翼翼地刨去旁邊的土,我慢慢挖,生怕損傷了它。我覺得到底了,我一鋤頭下去,結果判斷錯誤把筍給攔腰截斷了。奶奶走過來說:“這么好的筍,你給我挖成這樣”。奶奶說完把剩下的挖起來。我低著頭溜到其他地方去了。
我在走的時候,哎呦!什么絆了我一下,我揉了揉腳回頭一看。哇!有一株很大的筍,那竹筍高傲的抬著頭,仿佛在說:“你走路不長眼的,撞到本少爺?!蔽倚睦锵耄骸肮?!連筍都那么自大,我一定要挖了它?!蔽夷闷痄z頭輕輕地刮去去旁邊的土,有了上次的教訓,我不敢用力過猛。我刮去旁邊很多的土,終于見到底了,我掄起鋤頭,直接挖了下去,哈哈,我終于把這株自大的筍完完全全地制服了。我捧著我的戰績去見奶奶,奶奶說:“你真厲害,那么大你都會挖起來?!蓖砩?,我扒了筍的皮,抽了它的筋。吃著自己的勞動成果,感到無比光榮,無比自豪。
我出示這篇例文,從開頭的“陽光明媚,萬里無云?!眴枌W生,這是運用了什么描寫方法,然后讓學找出這篇作文中的其他描寫方法。學生在文中找出各種描寫方法。以這種方式讓學生漸漸地學會運用多種描寫方法進行表達。
三、緊密結合生活中的見聞,讓作文來源于生活
在以上的流程圖中可以看出,學生的生活主要是學校與家庭為主,然后延伸到社會上以方內心世界的不斷豐富。學校的活動很多,在學生積極參與各種各樣的活動后,獲得一定的生活體驗,使作文成為在教師指導下學生主動傾吐情感的過程。學生在參與中體驗、感悟并寫出活動的過程、收獲與體會。下面的這篇《一次難忘的春游》。
去年春游我們去高山沙漠,我聽了,一蹦三尺高,歡呼道:”耶!去高山沙漠玩嘍!“于是,我們出發了。一路上我們就像剛出殼的小鳥,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一個同學說:“我們在高山沙漠會不會迷路???要是迷路了怎辦啊?”另一個同學馬上反駁:“不可能,要是會迷路,干嘛還要去???”于是,我們就這樣一路吵吵鬧鬧地走到了高山沙漠。
到了那兒,發現早到的年級的同學都拿一個東西墊在屁股下面,從高處往低處滑。我心想:呀!要是掉下去可怎么辦呢?我搔搔后腦勺想:算了,既來之,則安之。我就玩一玩吧。我從幾棵小樹后找到了一塊汽車的舊輪胎皮,我學著別人的樣子把輪胎皮墊在屁股下面,往下滑去。
我滑下去了,可爬不上來了,我見趙宏吉爬上去了,我朝他招招手,說:趙宏吉,拉我一把吧。”趙宏吉聽了,毫不猶豫地伸出手來“救”我。那一刻,時間仿佛凝固了,我看著趙宏吉朝我伸來的那只手,悄悄流下了幾滴熱淚……打那以后,這件事成了我難以忘懷的事,我要在這說一聲:“謝謝你,趙宏吉。”
一次活動,學生積極去參與了這個有意義的活動,有許多感觸,此時教師就要有的放矢地進行指導。趁熱打鐵,把這些有意義的活動記錄下來。因此,教師要教育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導他們從不同角度觀察和認識事物,積極參加活動,記錄活動中精彩的瞬間。讓他們的心靈與生活搭起一座情感橋梁,從而通向由生活到作文的目的地。
一學期下來,我把寫得好的作文打包起來,在電腦上展示,讓學生從中感受不同的感受??梢詮哪7碌絼撔?。關注生活的點點滴滴,只要你處處留心,其實精彩就在你的筆尖上。從激勵學生開始,從小學開始把寫作當成一種習慣去培養,讓寫作成為我們生活的一種方式,讓多姿多彩的生活為寫作插上美麗的翅膀。勤于動筆,用寫作記下成長的足跡,讓回憶有更深的痕跡,讓回味更加甜美無比。愛生活,愛寫作,讓人生更加豐厚。
參考文獻:
[1]孫建鋒.生活化作文教學的實踐探索[J].石家莊:河北教育,2008,(12).
[2]張達富.新課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學現狀與思考.語文教學之友[J].201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