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廷華
藝術教育是學校實施美育的主要內容和途徑,對于提高學生審美修養、發展形象思維等具有重要的作用。隨著基礎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小學藝術教育取得了許多可喜成果,也存在著一些問題:課程地位不夠凸顯,課程評價不夠全面,課程實施不夠深入。要改變藝術課程的這“三不夠”,必須深化課程建設,改革課程評價方式,拓寬課程實施的途徑,以建設課內外融通、校內外一體的藝術教育“大課堂”,讓學生在這個藝術“大課堂”里鑒賞藝術成果、學習藝術技能、塑造和諧人格、提升藝術素養。
一、良好的藝術教育對學生成長的強大感染力
1.藝術教育具有陶冶情操的魅力
一件優秀的藝術作品所反映的事物,通常是經過作者的藝術加工,使生活的原形更加生動、典型化,從而更真實地反映了事物的本質。這些優秀的藝術作品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和靈魂。如:女畫家周思聰的中國畫《人民和總理》,表現了敬愛的周恩來總理赴地震災區看望人民群眾的感人場面,歌頌了總理愛人民、人民愛總理的真實情景;中國油畫家羅中立的《父親》表現了典型的中國農村勤勞、樸實、善良的農民父親形象;著名畫家徐悲鴻的《奔馬》反映了不屈不撓、奔騰昂揚的民族氣節;西班牙立體派畫家畢加索的《格爾尼卡》揭露了侵略戰爭的罪惡和丑行,這些作品深刻揭示了社會的本質,給人們提供了美與丑、善與惡的標準,從而引起人們心靈的共鳴,使人們提高了思想認識,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波蘭鋼琴大師肖邦的愛國樂章之所以讓侵略者膽顫心驚,也正是藝術這一不可抗拒的力量有著震撼心靈的作用,它催人奮進、使人向善,推動著人類社會的文明發展。
2.藝術教育具有增強審美意識的魅力
通過優秀的藝術作品鑒賞,如:欣賞璀璨、輝煌的中國瓷器和絲綢織錦藝術,往往使人贊嘆不已、蕩氣回腸,憑添無限的民族自豪之情和振奮之志,激發學生對祖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以及審美的追求和創作熱情。每當我們聆聽歡快、悅耳、充滿生機的樂曲《藍色的多瑙河》,還是放聲歌唱一曲盡情的心聲,或是觀看、參與盛裝的節日舞蹈,在對這些美好事物的親身感受中,可以增強學生的審美意識和生活情趣,不但激發了學生對文藝活動的愛好和興趣,還提高了學生的心理素質以及心理適應能力、應變能力。尤其是舞蹈和藝術體操等表演活動,可以鍛煉和加強學生身體健美的諧調性,從而使學生身心得到健康發展,造就樂觀豁達的性格,使他們更加熱愛生活。
3.藝術教育具有創新學生思維的魅力
人的思維分為邏輯思維(科學思維)和形象思維(藝術思維)兩大類,二者不可分割。如果只重視其中的一種,就是不健全、不全面的思維,它可能制約一個人素質的全面提高。對這一點有深刻認識的首先不是藝術家,而是科學家。形象思維中又以創造性思維最為重要,而藝術教育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最佳途徑。創造性思維是眾多因素綜合效應的結果,它是一種不受已有知識的局限,也不受傳統觀念束縛,不依常規,尋求變異,將知識不斷引向深入的高級思維活動,在創造思維中發散思維起著開拓信息的作用,所以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指導學生從多角度、多側面地靈活思考,開創獨創性的思維活動,盡管有時有的想法不一定好,但從多種發散想法中才能擇優,才更可能創新。
二、提高中小學藝術教育質量的策略
藝術教育關系到素質教育的落實,關系到學生個人的發展,關系到國民素養的提高,相關教育部門和教師都應有所作為,以期提高中小學藝術教育的質量。提高中小學藝術教育質量的對策有如下幾點:
1.藝術教育需引起教育部門重視
在以智育論成敗的時代,藝術教育處于被忽視的邊緣,這種現象必須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我們的教育不應該培養出一群“滿腹經綸”卻內心空虛的學生。藝術教育對于個人認知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藝術教育能夠發展人的認知,拓展人的思維,拓寬人的視野,是人全面發展的重要方面,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一步。提高藝術修養對于提高民族氣節、民族精神至關重要。教育部門、學校應加強監督,完善中小學藝術教育評價體系,保證藝術教育落到實處,使藝術教育保質保量的在學校教育中施行。
2.引進專業的師資力量
專業的師資力量是藝術教育的重要保障,許多學校缺乏專業的美術、音樂教師,往往由其他科任教師代教,這是不可取的。美術課不只是讓學生畫畫,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學會鑒賞美、欣賞美、表達美,了解各個繪畫流派。音樂課也不只是教學生唱歌,也要教學生識譜、了解各種樂器、了解各種音樂流派,除此還有創作課、活動課等課型,教給學生欣賞音樂的能力。教學方法上,要學習奧爾夫、柯達伊、鈴木以及美國綜合教學法等世界先進教學法體系,學習他們先進的藝術教育教育思想,并在此基礎上結合我國實際靈活運用,并且要不斷創新。完善的藝術教育知識,強烈的藝術教育意識,合適的藝術教育時機,多樣的藝術教育方法,優化的藝術教育評價方式是教師提高藝術教育能力的重要方面。這些需要專業的教師來完成,需要良好的師資力量作為保證。
3.加強各科教師藝術教育能力培訓
藝術教育不只存在于美術課、音樂課,藝術無處不在,各科教師也應加強藝術教育能力的培養,在學科教學中滲透藝術教育。藝術教育無處不在,各科教學都可以進行藝術教育滲透。以化學學科為例,各種化學實驗產生的神奇實驗結果,物質與物質之間相互作用產生的奇妙反應,都能增加學生對于自然界的向往,對于自然之美的感悟?;瘜W教師如果在此時善于引導,就是一種良好的藝術教育。再以英語學科為例,教師在講解單詞時,配合使用相應的能展示人類優秀藝術文化的圖片,讓學生感悟人類優秀的文化遺傳,增強藝術熏陶,是英語學科藝術教育滲透的有效方式。只有加強各科教師藝術教育的能力,才能使教師在教學中善于發現藝術教育的時機,以進行藝術教育。完善的藝術教育知識,強烈的藝術教育意識,合適的藝術教育時機,多樣的藝術教育方法,優化的藝術教育評價方式是教師提高藝術教育能力的重要方面。提高教師的藝術教育能力是社會的要求,也是人民的要求,教師具備良好的藝術教育能力,才能保障藝術教育的順利實施,提高藝術教育的實效性。培養學生良好的鑒賞能力、欣賞能力,能夠發現美、體驗美、欣賞美、表現美,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是培養全面發展人的重要方面,是我們教育的重要目標,需要每一位教師發揮作用。
三、結語
總之,中小學藝術教育是面向全體的藝術教育,提高和完善藝術教育水平是我們每個藝術教育工作者都應該關注的問題。藝術教育有著自身的特殊規律,在中小學教育中應該使其具有一定的相對獨立性。我們只有遵循藝術教育所特有的藝術審美規律,確保藝術教育在中小學教育中的獨立地位,才可能真正發揮藝術教育所特有的審美育人功能。
參考文獻:
[1]顧平.美術教育學導論[M].江蘇:江蘇美術出版社,2006.
[2]尹少淳.美術及其教育[M].湖南:湖南美術出版社,1995.
[3]郭聲健.藝術教育[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4]騰守堯.回歸生態的藝術教育[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8.
[5]牛曉牧.生態式藝術教育案例與解析[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