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雷
【摘 要】目前我國林業生態工程建設還存在諸多問題,面臨著嚴峻的形勢,因此,應加快實施林業生態工程步伐,進一步推動我國經濟、生態、社會的可持續性發展。
【關鍵詞】林業生態工程;指導思想
近年來,我國實施了植樹造林、退耕還林、天保工程等項目,恢復和改善了現有的生態環境,但森林資源和林業發展仍面臨著嚴峻的形勢,為此,要繼續加快實施以追求生態經濟最佳平衡為核心目的的林業生態工程,使其所具有的經濟、生態、社會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1林業生態工程簡述
1.1內涵。林業生態工程是隨著林業發展戰略轉移、國家生態環境工程建設需求而通過繼承、交叉形成的一門新的工程。它是根據生態學、生態經濟學、系統科學與生態工程原理,針對自然資源環境特征和社會經濟發展現狀,從生態、環境與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角度,進行的以木本植物為主題,并將相應的植物、動物、微生物等生物種群人工匹配結合,進而形成一種穩定而高效的人工復合生態系統的過程。
1.2特點。從林業生態工程的概念中,我們可以看出,林業生態工程的核心就是在對生態理論充分理解的基礎之上,根據生態理論,以生態環境改善為目標,通過工程措施即進行系統設計、規劃和調控人工生態系統的結構要素、工藝流程、信息反饋關系及控制機構所進行的林業生態建設。此工程旨在堅持土地資源優化組合的原則,通過大力植樹造林,全面保護和科學經營現有森林,合理調整森林的分布格局和功能結構,來充分發揮森林改善生態環境、抵御自然災害的生態功能。
1.3內容。林業生態工程包括以下內容:我國林業生態工程的總體布局與規劃,六大林業生態工程的基本情況與特點,我國主要生態環境問題與空間分布,生態環境工程建設面臨的問題與林業生態工程發展戰略。立地劃分與適地適樹,不同區域山丘區環境、資源、水土流失及土地利用特點,樹種選擇與林分組成,整地與造林方法,合理密度與密度控制,幼林撫育、防護林的林分定向培育,以山系、水網、流域等為單元的生態防護體系的構成與特點,水土保持、水源涵養、農林復合、農田林網、河岸道路防護、災害地植被恢復、海岸防護等防護林的配置與構建技術,干旱、鹽堿、風沙、干瘠、鈣積層等技術問題。
2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的指導思想
2.1堅持“按客觀規律辦事”,即在遵循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的基礎上,從我國的國情、林情出發,統籌規劃、突出重點、因地制宜。
2.2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即要做到建設與管理、保護與治理、興利與除害并重、并舉,以此實現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改善生態環境、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建設目標。
3林業發展與林業生態建設的關系
和諧社會一方面要求社會經濟的發展應在木資源的承載力之內:另一方面,要求在資源可持續的基礎上,達到社會經濟的發展。換言之。既要做到林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又要參與整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這里面既包含要不斷發展林業產業,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林產品的需求,又包含加強林業生態建設,滯社會對生態的需求。
3.1林業產業與林業生態的矛盾與制約。林業產業和林業生態之間存在著矛盾與制約的關系,這種矛盾與制約關系主要是由人們在林業生產過程中,不同利益取向和與勞動者自身利益關系不同造成的。在林業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投入和耗費一定的勞動,同時會產生一定的經濟和生態效益(可能是負效益),但這兩種效益被勞動者感覺到的時間先后和效果是完全不同的。發展林業產業主要產出體現的是經濟效益,勞動者的獲得是直接可見,與勞動者之間是眼前的局部的直接利益關系:而生態建設主要產出的是生態效益,生態效益的體現是一個累積的過程,是不容易被立即感覺到的。
3.2林業產業與林業生態的依存與促進。在林業生產過程中.林業產業和林業生態之間不僅存在著矛盾與制約的關系,更主要的是依存與促進的關系,這種依存和的關系同樣與人們對森林、林業產業及林業生態的認識和利益取向有直接的關系。主要體現在:林業產業發展和林業生態建設兩者統一以森林為基礎。林業生態建設的任務就是要恢復森林植被,增加森林的數量,提高森林的質量,最大限度地發揮森林的生態效益,離開森林也就無所謂林業生態建設;而林業產業的發展是以森林資源為前提的,沒有森林資源,就沒有林業產業,更談不上發展,二者是相互依存的關系。
4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的發展思路
4.1加大投入,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①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多層次、多方位地吸引社會力量籌措林業生態建設資金,引導有關單位和個人積極投資、共同建設林業生態工程:②進一步提高地方公益林補償標準,擴大公益林補償面積,鼓勵各類投資主體向林業生態建設投資。
4.2突出重點,以大工程帶動大發展。①大力加強丘陵崗地植被恢復工程、沿海防護林,突出黃土丘陵區水土保持林和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建設等;②繼續實施好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三北”防護林、風沙源治理等林業重點生態工程,提高建設水平,確保建設質量。
總之,林業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體,在國民經濟各部門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基礎性作用。從林業生態工程高效、穩定、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其還需進一步調整與完善。
參考文獻:
[1]羅群.《實施林業生態工程,加快崇明生態島建設》現代園藝,2007(12).endprint